全球九大顶级交易员之一——汤姆·包得文
他认为交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耐性
观点1:
很多交易员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交易次数太频繁。他们不会慎选适当的交易时机。当他们看到市场波动时,就想进场交易,这无异是强迫自己从事交易,而不是居于主动的地位耐心的等待交易良机。
观点2:
我们之所以能够获利,是因为我们在进场之前已经耐心的做了很多工作。很多人一旦获利之后,他们就会对交易掉以轻心,操作就开始频繁起来,接下来的几笔亏损会让他们无法应付以致导致庞大的亏损,甚至老本都亏回去。
交易是人生的浓缩,世界的缩影,是全方位的金钱对抗游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它比股市更接近于人类战争的特点,交易市场上是人与人、心与心的直接博弈。帐户中的资金就是你手里握有的兵力。能否打胜仗不完全取决于手中掌握的兵力多少,关键在于战略战术安排是否得当,对资金的运用是否有过人之处。
善于学习的交易者不但能够在市场上学到投资的致胜之术,而且人类关于自然与社会科学的知识无不可用无不可学。能知佛学之境者,得交易之体;善用武学之道者,得交易之用;通心理学者,可察交易时人我之误;明逻辑学者,可辩期市之谬;知兵法者,可笃交易之术。五千年文明史人类投入最优秀的头脑和最多智慧的领域就是战争,几乎所有的先进技术和精华思想都缘于战争需要。而期货的历史只有区区二百年,而且人类中的顶尖精英并未致力于此道。假如智慧成就可以打分,人类在军事战略战术领域可能已经达到85分,但在股票期货市场领域可能只达到30分。而市场的博弈特征与人类战争机理又是如此相似,谁该向谁学,不言自明。
如果有心留意一下兵法的思想体系,再对比一下世界顶级的交易大师的投资心得可以清楚得看到两个不同领域的思想家在灵魂深处的思想碰撞,和这种碰撞所迸发出的耀眼的智慧光芒。2500年前的《孙子十三篇》可谓人类历史上论述军事思想的典范,历代军事着作无出其右,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总结出的军事原则和思想体系,对交易的重大指导意义。
一、慎战思想:《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者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举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军事家告诫后人的最重要的就是不可轻言战事,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存亡、和人民生死的大事,符不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是能否开战的基本标准,即开战的'风险/收益'比。领导人绝不能因为'愤怒'而轻开战端。交易同样事关个人的事业发展、公司的兴衰、以及国家经济、金融的稳定,交易大师也一再告诫投资人,从事交易一定要慎重,不可动用自己的生计来做股票。资金的投入一定要在出现好的时机时才进入,交易的唯一理由是目前是一个好机会,而绝不能因为情绪而盲目交易。
二、胜于易胜:《兵法》云: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交易同样注重在行情明朗时动手交易。交易者立心以平淡为上,无险为高; 冒险为不得已,非存心为冒险而冒险。交易技巧是简单的,当你试图用复杂高深的手段解决技术问题时,你并不是想真正解决问题,而是在卖弄无用的学问。着名交易大师'斯坦利。克罗'曾经说过:'除非在你看来行情已经简单得就像弯下腰捡起墙角的钱一样简单,否则什么也别做'真正高明的交易者往往看不出他高明何处,因为在他进场交易的时候行情几乎是人人都已经明白了。总是'后发而先至'。
三、知形任势:在战争中高明的将帅特别注意利用外部有利的形势,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弓广]弩,节如发机。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交易也特别注重'形'与'势',所谓形即目前市场的状态,势即价格的趋势。高明的交易者也和高明的将帅一样,总是顺势价格的趋势,去推波助澜,而不会去螳臂挡车。'重势不重价'是一个重要原则。'形态'、'趋势'分析在交易中占有极其的地位,能否辨清形势是关系到交易业绩和资金使用效果的核心因素。
投资是一场人性的博弈,面对着股票的投入,人们总会深思熟虑、理性决策,但实际情况真能如此吗?
为什么许多人常常发现自己手里,好票拿不住,烂票一大把?
为什么面对纷繁复杂的资本市场,人们总感觉患得患失,无所适从?
为什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们,在资本市场中会马失前蹄?
以下是投资决策过程中常见的一些人性弱点,克服这些弱点,你就离成功投资获利不远了。
投资决策的5个人性弱点
1、损失厌恶: 人们总是喜欢确定的收益,讨厌确定的损失。
假定你打开交易软件,发现上周投资的某只股票毫无征兆的涨得非常好,盈利超过50%(持仓成本为16元/股,现在涨到了24元/股),您会如何操作?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获利退出,落袋为安,部分老司机可能会选择部分卖出,收回本金和部分利润,留着剩下的一部分利润在股票里,再博一把。
在这里,无论是全部卖出,落袋为安,还是部分卖出,收回本金,反应了人们在盈利情况下,对于风险(不确定性)的厌恶。
人们会一直保持风险厌恶吗?不一定!
还是上面的例子,假定股价不是大涨,而是大跌了50%,(持仓成本为16元/每股,现在跌到8元/股),您会如何操作呢?
心理学家发现,大部人会选择继续持有,等待反弹。因为此刻卖出,意味着浮亏变为实亏,这是一般人不愿意接受的,为了避免确定的损失,人们甚至变得更加愿意承担风险,持有股票,期待反弹。最后,盈利(赚1000元)带来的快乐程度要小于同等额度亏损(亏1000元)带来的痛苦。如此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散户手里的好票拿不住,烂票一大把。
2、代表性偏差:人们习惯于简单根据过去的经验对新信息定论。
如果你听到某某分析师说“我认为股价下一步将会……,因为2011年的经济指标和现在相似,当时股价……”,听到这种话的时候,要小心了,这里可能存在着“代表性偏差”。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在街头随机访问一些路人,问他们“到底是心脏病危险还是中风危险”,得到的回答往往是这样的,如果他们身边有人不幸患上了心脏病,他们会说心脏病危险,而如果身边有人中风,则更可能说中风危险。
其实,这个问题需要医学家对大量的病例进行细致地研究,才能得出结论,人们习惯于简单地套用过去的经验去预测未来。
回头来看前面分析师的那句话,2011年至今,虽然经济指标类似,但无论是产品规模、法律法规,还是监管态度、投资者的成熟度,我们的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仅因为一些指标的类似,就推出股价会有相似的走势,这个结论的靠谱性是有待进一步考证的。
固然,从过去相似的事件中去总结归纳经验,是经济/金融学常用的研究方式,但结论的得出需要严格的论证、推导和检验。简单地通过套模板得出的结论肯定是有待检验的。然而,你去翻翻券商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存在大量这样的语句,受过专业训练的分析师尚且如此,何况个人投资者乎?
3、控制错觉:人们惯于相信自己能够控制的结果,其实却不一定。
假定你买了一张机打的彩票,我说2元转让给我吧,你可能毫不犹豫就转让给我了。但如果这张彩票不是机打的,而是你研究过往开奖情况,用心选的号码呢?你仍然愿意2元转给我吗?
理论上,两张彩票中奖的概率是一样的,精心挑选过的号码会让人有一种控制感,产生控制错觉 ,使得在你的心目中,那张精心挑选过的彩票会有更高的中奖预期和估值。
4、懒:惰性是很多人亏损的重要原因。
人天生是存在惰性的,懒得关心时政大事,懒得去了解宏观经济,懒得去学习基础知识,懒得去了解具体的投资产品,懒得去思考什么收益与风险,甚至懒得读完这篇文章。
而资本市场本身却是瞬息万变,天道酬勤的,每天发生的各种事件和信息,影响着各类投资产品的风险与收益,唯有多接触、勤学习、常思考才能够有机会抓住脉络,跑赢市场。
最可怕的事情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勤快,巴菲特每天用工作和休息时间的80%来阅读(财务报表、报告、杂志、报纸),彼得·林奇每年要访问200家以上的公司和阅读700份年度报告,他们能赢是有原因的。
5、可得性偏差:人们更倾向于被容易获得的信息所影响。
还记得那句“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XXX”的广告词吗?简单粗暴,有人正好在考虑过年带些什么礼品回家,脑袋里飘出这个广告词,然后就买了。
人们更倾向于被容易获得的信息所影响,这也是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广告的原因。
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手上有点闲钱想投资点股票,一时也不知道买什么,脑袋里冒出某只股票或者基金,也不太熟,可能以前身边朋友提过,或者电视里有推荐过,看了看就投了。恭喜,中枪!
人欲所得,必有所失!
金融交易市场,不仅仅是金钱的名利场,也承载了诸多交易者的欲望,人通常善于伪装,但是在欲望面前,很多人会暴露出人性中的阴暗面——贪婪,欲望,恐惧。
所以,大部分的人不是败给了市场,而是败给了自己。
很难有人能够清楚的说出投机交易与赌博的区别,因为两者的运行模式有太多雷同的地方,但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投机市场中,有些人自诩价值投资最后却输的倾家荡产,有些人自嘲是市场中的赌客一个,最后却收益不菲。
我认为,所谓交易与赌博的区别,根本在于交易者的思维上,当人性的弱点占据了你的思维是,你所有的行为都是在赌博,因此所谓交易与赌博的区别,其实往往只在交易者的一念思维,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
单就投机本身来说,没有永远的输家也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是大部分人在成为赢家之前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彻底的赌徒,一夜暴富的例子在市场从来不缺,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成为那个宠儿的机会,你不能指望用如此被上帝下注的概率去获得成功。
市场每一天都在孕育新的希望,每一天也有很多希望破灭的故事,想要把握住市场波动的机会,自身的心态修养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学习交易技术可以让你生存,修养心态则可以不断提高交易的上限。
避免落入赌博思维最根本的一点是,懂得忍耐,能够克制自己的主观欲望,多反人性思考,等待最好的时机,并且择机而退。
笔者精髓投资感悟
1、任何一次买卖都不允许过量,永不在交易清淡的品种上投资。在买卖受损时切忌赌徒式加码。
2、炒股就是炒心,套牢就是套心,人的心灵意志大于一切。在股票操作中,没有事情是你努力过了也做不到的。胜负只是一时的,但意志却能决定你的一生。
3、股票投资中,真正的投入要素包括金钱、时间、心态和经验,对股票运动规律的认识、投资哲学思想和操作策略等远远不像金钱这么简单。如果你已经输了钱,不要再赔进你的心态,凡是人就会犯错误,但这绝不是你再犯错误的理由,同样的错误绝不允许犯第二次,每天进步1%,这就是成功的最大秘诀。
4、恐惧主要在买入阶段,表现为怀疑、等待、放弃、后悔、兴奋、追入。
当一个股票从底部反转起来的时候,很多投资者对它是怀疑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感观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惯性。然后就是等待,等待符合它进场的技术点位,可是由于熊性思维的左右,当这个技术点位出现时投资者一般会认为股价已高,没有必要再进场了,于是就放弃。而当该股继续上升时,投资者会后悔自己当初在设立的技术进场位为什么没有进去。股价继续上升,投资者终于从后悔到兴奋,不顾一切地扑进去,但是由于没有抓到中间部位,或者说进在头部,其风险是不言自明的。
5、其实炒股的真正目的应该是磨炼自己,如何使自己的判断、认为与市场的运动的实际和市场运动的规律相结合,说得再简单、再直接点,就是怎样使自己的操作与股票的上涨节拍相吻合,从而使你的认识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你若真正达到了这个相合的境界,你这个人肯定会被磨炼造就成为一个非常谦卑的人,非常有见识有智慧的人,非常有休养、有悟性的人,也是一个非常能放下自己的主观认为的人,当然你也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这都是因为你掌握了规律之后上天对你的奖赏。否则,你若违背市场的运动规律,则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6、不要贪多,及时离场
问问自己能记住几个电话号码?普通人是110个,你呢?手头股票太多时,产生的结果就是注意力分散,失去对单独股票的感觉。我一直强调,你必须随时具备股票运动是否正常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控制进出场的时机。买一大堆类别不同的股票,恨不得挂牌的股票每只都买一些,是新手的典型错误,因为注意力将因此分散。将注意力集中在三至五只最有潜力的股票,随着经验的增加,逐渐将留意的股票增加到十至十五只。我自己的极限是二十只股票。读者可以试试自己的极限何在?
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超出自己的极限。
有疑问的时候,离场!
这是条很容易明白但很不容易做到的规则。很多时候,你根本就对股票的走势失去感觉,你不知它要往上爬还是朝下跌,你也搞不清它处在升势还是跌势。此时,你的最佳选择就是离场!离场不是说不炒股了,而是别碰这只股票。
如果手头有这只股票,卖掉!手头没有,别买!我们已经明了久赌能赢的技巧在于每次下注,你的获胜概率必须超过50%,只要你手头还拥有没有感觉的股票,表示你还未将赌注从赌台撤回来。当你不知道这只股票走势的时候,你的狱面只剩下50%。专业赌徒决不会在这时把赌注留在台面上。
别让“专业赌徒”四字吓坏你,每个生意人其实都是专业赌徒。
你在学习成为炒股专家,对自己的要求要高一些。这时出现另一问题。炒过股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我拥有某只股票的时候,我对它的感觉特别敏锐,股市每天算账,它让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如果手中没拥有这只股票,我对它的注意力就不集中了。”我自己有同样的问题,我的处理方式就是只留下一点股票,如100股。如果亏了,我就将它当成买药的钱,权当我买了帖让注意力集中的药。
若本文对你有帮助,点赞关注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反馈,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如果还不懂操作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号,我会为大家图文详细讲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