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起来读资治通鉴读书每天写1000字
能善始者未必善终——跟我一起读资治通鉴16

能善始者未必善终——跟我一起读资治通鉴16

作者: 月落天河 | 来源:发表于2019-01-05 14:31 被阅读30次

公元前337年,甲申年,显王三十二年。

韩国国相申不害去世了。

公元前336年,乙酉年,显王三十三年。

宋国太丘的祭祀神坛倒塌。

邹地的孟轲请求拜见魏惠王。魏惠王问孟子道,“长者,不远千里而来,也是有能给我的国家带来好处的事吗?孟子说,“君主,您何必说利益好处呢?我要说的是仁义之道。您说道有什么能对自己国家有利益好处,士大夫说道有什么对自己的家庭有利益好处,士人百姓说道有什么对自身有利益好处,上上下下都追求利益,那您的国家就有危难了。没有仁爱的人会撇下自己的亲人,没有忠义的人,会把自己的君主抛在脑后。魏惠王听了说,对。

当初孟子曾经拜子思为老师。孟子向子思求问治理百姓的方法,最紧要的是什么?子思说道,“应该先让百姓得到利益好处。”孟子说,“君子用来教育人民的就是仁义罢了,何必用利益呢?”子思说,”仁义就是利益好处呀,上位者如果不仁,则下民就不能安居乐业,上位者不仁义,下民就会变得奸诈,这样危害很大。所以易经说,“利者,义之和也”,又说“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利益就是仁义的完美体现,用利益安顿人民,来弘扬道德,这些是利益中最重要的。

司马光说,子思和孟子的话都是一个道理,说的都是一件事情。就是,只有懂得仁义之道的人,才知道仁义对人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利益好处,不懂仁义的人是无法知道的。所以孟子对梁王(魏惠王)直接谈及仁义只以仁义而不提及利益的事,是因为谈话的对象不一样。

公元前335年,丙戌年,显王三十四年。

秦国讨伐韩国,夺取宜阳。

公元前334年,丁亥年,显王三十五年。

齐王,魏王在徐州会盟,互相尊称对方为王。

韩昭侯下令修建高大的宫门。屈宜臼说,“您一定不能从这个门出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您这门修建的不合时宜,我所说的是时机不对,我所说的时,是指的时机,不是时间日子的意思。人在这世上有有利的时机,也有不利的时机。从前,您曾经有有利的时机,但您没有修建高大的宫门。前年,秦国刚刚夺取了宜阳,今年又赶上大旱,您不在这个时候体恤百姓的危难,只顾着更加奢侈,这就是所谓的时机越坏越要装样子,所以我说这时机不对。

越王姒无强攻打齐国,齐国派人游说越王,说攻打齐国不如攻打楚国利大。越王于是攻打楚国。楚国人大败越国,并乘着胜利的威势,占领了吴国的旧地,向东打到了浙江。越国因此分崩离析,越国各公族都争着自立为王,或者自称为王,或者自称为君,在海滨土地上分散居住。各自臣服于楚国。

公元前333年,戊子年,显王三十六年。

楚王伐齐,围困徐州。

韩国的高大的宫门建成了,果然,韩昭侯没能从这宫门走过。他薨逝了。他的儿子,韩宣惠王继位。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魏惠王和韩昭侯从前也有做强国的愿望,也曾做过一些有利于国家政治的决定。可是,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对,总会有头脑发昏的时候,可如果这个人是一国的君主,那就怎的糟糕了。因为他的昏庸为祸的是一国百姓,而不仅仅是自己。这就是一人专政的危害。

魏惠王专注于利益,对孟子的仁义学说并不重视,即使认为孟子讲的有道理,也仅仅是因为孟子讲仁义演变为利益。韩昭侯,也不再是当初那个连条破裤子都不肯轻易赏赐下臣的严格君王,而是变得奢侈豪华,追求排场。越王更是因为自大,葬送了自己的统治。能善始者未必善终,慎终如始,不仅对两千多年前的君王重要,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也是如此。

相关文章

  • 能善始者未必善终——跟我一起读资治通鉴16

    公元前337年,甲申年,显王三十二年。 韩国国相申不害去世了。 公元前336年,乙酉年,显王三十三年。 宋国太丘的...

  • 善始未必善终

    不知不觉,月亮已爬到了树梢头。深巷里,一袭青衣的女子拂面倚墙,淡淡的月光混合着微凉的风洒在她的衣袖上,泪...

  • 善始未必善终

    也许一开始我们拥有着一个美好的开始,属于我们的你追我赶,这是我们前世修来五百次擦肩而过的缘分,接着我们在一起了。 ...

  • 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善始者众,善终者寡这句话,出自《史记·乐毅报燕王书》,原文为:“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大...

  • 善始,未必能善终

    愛扶君与爱英无话不谈,经常联系。平素你送我一件电子产品,我送一件新潮衣物。礼尚往来,很是默契。渐渐地发展到了经济上...

  • 善始者善终

    南和县三思乡中心校2018年2月15日安全教育每日提醒警示: 一、安全文化:骄傲自满是事故的导火线...

  • 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善始者众,善终者寡曲赣江1“善始者众,善终者寡。”源于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大致意思是:一件事情开始只需要一个...

  • 36/365《资治通鉴2》功成难身退

    《白话资治通鉴》第二册是吐并六国,战国时代到此落幕。每个国家都曾有自己耀眼的名臣,但善始者众,善终者寡,功成通常难...

  • 随记

    古文三、九为虚数,三顾茅庐何解?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善始善终) 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

  • 善始,善终

    今天和朋友聊天,我聊到和老公有一次谈论死亡,我倒没有害怕死亡,我只是跟老公说,我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我要死在我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能善始者未必善终——跟我一起读资治通鉴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ur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