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出喜剧亦或闹剧想起的

作者: 龙_隆 | 来源:发表于2022-03-13 10:12 被阅读0次

网上一条小新闻,今年秦岭终南山的雪,既多且大,短短个把月,就下了十数场雪。据说大雪让山上修行的近五千隐士,下了山,重返红尘,真不知道这应该算是一出喜剧亦或是闹剧。

身为一普通人,我不愿,也无法去揣测入山修行隐士们的想法、目的。

百人就有百行,百行自有百念,既然选择了入山修行,自然有想去、要去的理由,或因看破红尘,或是诸路断绝,或愿普渡众生……只是目的不同,动力便不同,坚持的力度更是不同。

如生活中,遇到不顺之事,一咬牙,看破世事,红尘滚滚不再念,跺脚回身入深山。可这样的做法,难道不是在逃避吗?!青山孤灯,风过茅屋,雨打破窗,粗茶淡饭,“躲避”,可是应对不了的。

若生活中,深感“横垄地里拉犁,一步一个坎”,蒙着眼睛乱跑,处处都碰壁,只觉得入山修行,方能解除困境。可高楼大厦间,都无路可寻;荒山野境中,就能顺风顺水?!

记得儿时看书,深念魏晋风流人士,挥手自兹去,不带走一片云彩。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这风度,这气质……然而后来才知道:隐居,也要本钱,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睡,哪一样不需金钱加持?!隐士界的大佬,五柳先生那可是祖上数代为官呀。

终南山中的隐士们,修行的如何,没有一个明确的,可见的标准,但山里破屋烂舍的租金,倒真是翻着跟头,往上涨。

当然,心怀天下,普渡众生者,另当别论。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的李叔同先生,出生于富家,曾留学日本,学冠中西,学富五车。这样一位家有爱妻,事业有成者,竟然放下一切,先修道,再入佛门,发下普渡众生的宏愿,修行佛教各宗派中最难的律宗,成为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的一代高僧,弘一法师。

小子不敢妄言,仅借几位名家对法师的评价,以表对真正的修行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鲁迅先生: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

太虚大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林语堂: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夏丏尊: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一出喜剧亦或闹剧想起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ww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