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满天星想法简友广场
余秋雨《潮之惑》:在时代的洪流中做自己

余秋雨《潮之惑》:在时代的洪流中做自己

作者: 星海月浅浅 | 来源:发表于2022-09-12 14:49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近一段时间拿起手机看视频,总是很容易就被诱惑。通常看完一个视频之后,拇指就不停地在屏幕往上划过,视频一个接着一个,没完没了。很多视频都有同质化的现象,可是当人在舒适的温床中享受着快乐的时候,内容已经不太重要了。同质化的内容如果看腻了,拇指轻轻一动,视频马上就被另一个视频取代了,大数据总会不断更新内容给你,只有你看不过来,就没有不新鲜的。

时间就在这一动(拇指)一静(身体的姿势)间悄然消逝,转眼间两个小时就没了,但是个人还完全察觉不出人生又浪费了两个小时。

余秋雨先生写《潮之惑》,亦即潮流之惑,衍生为时尚之惑、趋势之惑、信息之惑、网络之惑、传媒之惑。他在文章中写道: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聪明人,都避不开这样严重的生命浪费?从浅里看,是出于日新月异的技术诱惑;往深里看,是出于人类在本性上的“软肋”。
人类在本性上有一种很不自信的“大雁心理”。怕脱群,怕掉队,怕看不到同类的翅膀,怕一旦独自栖息后,便不知道明天飞翔的方向。

我在一个公司上班的时候,几个部门的人坐在一个开放式的大厅办公,其中采购部和行政部是最活跃的部门。在办公的间隙或者午休时间,他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电影、电视剧、明星、热点事件、吃喝玩乐等,一个话题抛出来,总有人能接得住,接住的人再抛出另一个话题,还有其他人能接得住,我非常佩服,常常感叹别人怎么懂那么多呢!

我经常觉得自己插不进别人的话题里,因为我有很多年已经对影视作品不感兴趣了,平常也非常宅,对吃喝玩乐更加不在行,我曾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与社会脱节了,要不要改变现状,也曾有一段时间刻意去了解一些自己不太感兴趣,而同事们都爱聊的话题。

我的这个想法,应该就是余先生所说的“大雁心理”,怕自己融不进公司的集体,怕自己不能与时俱进。但是其实我又有点排斥这种心理,因为我在追赶他们的过程中,我经常会迷失在资讯的巨浪当中,没有了自我。现实中想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资讯中也没有自我,这真的是非常矛盾,人为什么不做一个单纯的自己呢?

当今的网络世界,资讯种类非常广泛,在自媒体日趋成熟的今天,有太多太多个人的意志。一个个创作者,有着独立的智慧,独立的品格,但是世界如此之大,资讯如此之广,更新迭代的速度超乎寻常。每个人都想着追赶第一波热度,不假思索或者不深入思考,就创造出他们认为已经比较好的内容。日复一日,资讯的同质化、异己化、平庸化就层出不穷。

不管是资讯的创作者,还是资讯的接收者,都被时代的巨轮催迫着往前赶,我们都存在一个同样的状况,那就是缺乏深度的思考。资讯被同质化、异己化、平庸化,人何尝又不是一样呢!在现实当中,在资讯当中,我们都不完全属于自己,都在随波逐流。也许,只有那些保持清醒、理性的人,能够傲然挺立在现实以及资讯的洪流当中,不被淹没。

当然,如余先生所说的:“新闻、信息、传媒、网络在当代社会具有不少正面意义。”避免同质化、异己化、平庸化,并不代表要一味地拒绝资讯,而是要正确看待资讯,利用资讯,为我们所用。

余秋雨先生有一年为了考察人类古文明遗址,有大半年的时间都与现代文明社会完全脱节。因此当一位传媒界领袖朋友开车来接他的时候,他请朋友将近半年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一一告知,为他补课。但是让余先生非常吃惊的是,整整半年时间,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朋友只讲述了十五分钟就结束了,朋友说:“当事情过去之后,连再说一遍的动力也没有了,因为已经一点也不重要。”

我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也沉默了。我们每天读取的资讯,到底有多少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呢?一年之中,我们又为这些无足轻重的资讯,耗费了多少生命?真的很值得反省深思。

有一句话说:“人这一生,不能活在别人的嘴里,不能活在别人的眼里,而要活在自己的生命里。”可惜我们很多人都活不透这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秋雨《潮之惑》:在时代的洪流中做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yq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