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句:
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 神的作为来。趁着白日,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
(约翰福音 9:3-5 和合本)
那人回答说:“他开了我的眼睛,你们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这真是奇怪!我们知道 神不听罪人,惟有敬奉 神、遵行他旨意的, 神才听他。
(约翰福音 9:30-31 和合本)
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同他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约翰福音 9:39-41 和合本)
祷告:
我们一起来祷告:“天父,我们何等喜乐来读约翰福音第9章这一个瞎子的故事,也正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因为我们原是瞎眼的,你却在我们瞎眼人的身上显出你自己的作为。从而让我们能够欣然跟随你,并能够在光明的泉源得见真光,也能够在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天父,谢谢你!你也引导我们的亲人,我们的邻舍,我们的民族,都能够得见真光,从而不再瞎眼。谢谢你的赐福和保守,愿你引导。以上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思想:
第9章是一个“个体生命如何遭遇上帝拯救的具体而微的故事彰显”。
第9章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拷问。甚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为了跟随这位医治我的主,我是不是愿意付出更重的代价?当然,问题的关键是:我有没有真的得医治呢?
在马可福音8章,耶稣也用唾沫为元素来医病,耶稣可以不用这个方式医治眼瞎的人,而在其他地方他也用别的方式,触摸眼瞎的人。耶稣的话加上他身体的触摸,使那盲人剩余的官能受到触动,让他强烈感受到耶稣在医治的时候的触动。在这个事件中,耶稣所用的步骤,让这个人有机会来遵行他的吩咐,以此显出他对耶稣的信心。很明显,耶稣是用不同的医治方法针对不同人的需要,以此表明:方法和途径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上帝在作工。而且这表明对一个个体本身的尊重,因为眼瞎的人没有办法看,因此耶稣就通过特殊的、让他能感受到的方式,让他能切实的感受到上帝之手的触摸和对他的接触。
哪怕是一个不好的事,哪怕是一个让人悲痛欲绝的事,放在上帝的手中,也仍然会显出他奇妙的作为,让神得着荣耀。
神的话不是用来研究和观看的,乃是用来遵行的。那些真的凭着信心而遵行的,一定会有生命更新和改变。正像一棵枯干的草来质疑春天在哪里,当它敞开心门,敞开怀抱去拥抱春风春雨的时候,低头看到自己变绿了,就知道春天已经来了。这个人的故事正是一个枯干的草变绿的故事。
但是这个人的生命因着见到耶稣就发生了惊人的转折和改变。他在这认出耶稣的过程中,也重新认识了他自己。他知道了眼前的这一位是谁,也明白了自己是谁。自己是谁呢?自己是一个已经深深蒙恩的罪人。因为在他身上显出了上帝的作为
也许在我们生命中,我们难以对耶稣有更多神学上的认识,但是从前我们是瞎眼的,现在我们看见了,这是一个事实;从前我们是枯干的,现在我们变翠绿了,这是一个事实;从前我们是流浪的,现在我们归回了。这难道不都是事实吗?
因此在这一个生动活泼的过程中,我们就看见,也承认他对法利赛人和犹太人的审判。耶稣第一次来并不是为了审判,但是当救恩临到,人拒绝救恩的时候,就是自己挣来了审判,以致于瞎眼的人看见了,而自以为看见的却成了瞎眼的。所以这正是福音和启示所带来的一个吊诡,有的也翻译成似非而是。从而让这个世界上自以为义的人成了罪人,自以为罪的人成了义人,自以为看见的反而瞎眼,自以为瞎眼的反而看见。他转换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跟眼前的这一位发生密切的关联,有没有接受光。我们里面的光不足以映照我们自身,因为我们里面的黑暗是何等大。但是因着外在的光来了,我们里面的光才能够逐渐变得强烈,以至于我们才能跟随这光,在他的光中,我们才能得见光。
真正的救恩和耶稣基督是谁的辩论,并不只是外在于我们的一个神学问题,而是内在于我们生命轨迹的一个生命历程和心灵更新的故事。藉着约翰福音第9章的心灵故事,让我们来反省我们肯不肯来付代价跟随世界的光,就不在黑暗里行。但愿你能有勇气,也真认出他,并知道他是值得。
我是那瞎眼的,是神开了我的心眼,并差圣灵使我可以看见,可以聆听,可以靠着祂遵行祂的旨意去行,生命得更新。
祂是活水的源头,是光的泉源。
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在祂的光中,我们才能得见光!
阿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