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聚焦“双减”抓教学教研,提质增效办“五好”教育》的教研管理能力提升论坛,这是走上教学管理岗位四年来第一次参加关于教学管理的学习和培训,不得不说,看了各校的教学管理资料、各教务主任的业务能力,给了我巨大的压力,参会过程中我一直对照、反思了自己以往的工作,“本领恐慌”“能力危机”“自身差距”席卷而来。

本次论坛基于“双减”的政策落实和长沙县五好教育政策展开,上午进行的是三个专家讲座。
首先,讲座的是长沙市教科院刘兵教授,他从深层次的理论层面阐述了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实施与评价,最后解读了长沙市关于作业管理的文件。提出了作业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要通过不同形式的作业设计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其中有个观点很值得推荐,就是作业不只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检测教师教学情况的手段,我们要通过作业发现学生学的问题,也要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去认真反思和在教学中改进。
其次讲座的是长沙县研训中心副主任杨国军,主讲的内容是“三现”教学模式的构建。他从区域角度阐述了一所学校得以稳定与前行的基础——留住教师,而留住教师的手段是学校层面的教学模式构建,他构建了“出现—展现—呈现”的三现教学模型,构建课堂的教学模式、学校的教学体系,不仅为一线教师在理论层面提出了指导,还在实践层面予以指引。
最后是来自苏州实验小学的教务主任的视频讲座,讲述了苏小的课后服务,通过外包服务的方式,引进校外优质资源,即没有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让学生获得了优质服务,真可谓一举两得。
下午是分论坛,我被分到了初、高中部,首先分享的是百熙实验学校余胜国校长,一直都敬佩余校长的办学思想和以“尊重”为核心、“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的办学理念,今天听了他的讲座发现他的智慧不止于次。在教师基本素质提升、教研能力打造、教学课堂实施都独具智慧。分享中,他时刻以教师为荣,一直在夸赞老师成长的速度,在我看来,这与他的办学理念与管理理念密不可分。
接下来分享的是师大附中星城实验学校的陈胸怀校长,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陈校长在老师提升上下很大功夫,他的“四格教师校本培养体系建设”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发展,进而推进学校发展。他从“入格”“升格”“创格”“超格”,系统介绍了师大附中的教师培养体系,以教师成为研究者为导向,让教师从新手、能手、强手。一所学校所有的底气都来源于教学,他鼓里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并为教师提供平台。他说校长是教师的教师,应该把精力放到指导教师成长上,他很爱读书,带领老师一起读书,还在课堂上培养老师。他是一个很有哲学味道的校长,一席讲座引经据典、满满哲理,让人收获颇丰。
然后是昌济中学教导处邹正友主任,昌济中学是长沙县新建不到一年的新学校,在一所新学校如果谋发展,可能打牢基础是关键。邹主任从学校建章制度开始,通过“三节”“五环”来抓教学管理,行政上示范课,带头引领学校发展。从他们的做法中我看到了一抓到底的狠劲,一以贯之的韧劲,一鼓作气的拼劲!
接着,松雅湖中学长沙县黄英英语名师工作室作英语小初衔接分享,黄英老师基于学科教学与一线教师的调查数据,指出了目前我县中小学英语存在的问题,批判了注重升学和分数的现象和对英语教育过时的教育理念。她认为语言是发展的,我们要等待学生的发展,她倡导英语阅读,还主张老师年龄越大越应该学习,因为更容易结合经验出成果。她是有底气的,因为因为她爱这一行、钻这一行,她的经验曾在全国多个地方做了经验分享,深受好评,但对本区域的英语教学却深感无奈。分享前她说她不善于发言,但整个讲座她都慷慨激昂,因为那是她爱的事业,她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讲。
会议的最后是总结阶段, 从两位局长的总结发言中我看到了一条明媚的长沙县教育之路,这条路上有雄心壮志,也有胸有成竹!它让“不想为”者有所警醒,让“不会为”者感到紧迫,让“不敢为”者受到鞭策。它迫使这个系统内的所有人做出改变,也为这群人需要做改变的人提供了平台和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