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写了奶奶的故事,又刚好读了一篇别人写的奶奶的故事。发现自己的整体基调是伤感的,看到的故事却是温暖的。
我的回忆里也不只是有苦苦的劫难,酸酸的伤感,还有着甜甜的温暖。
小时候,奶奶为我缝制过很多个沙包。我的沙包和别人的不一样,里面满满的,除了玉米还有一些布,看着鼓囊囊的。
我小时候常常守不住自己的沙包,然后奶奶就会为我缝制新的沙包。
我那时羡慕别人的沙包只装很少的玉米,可以玩丢沙包的游戏。就自己拿着针线去缝制,可是针脚太大,每次都会漏。
奶奶看到了,就把我缝制的沙包返工,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沙包,那时真是太开心了。
奶奶的手工活特别好,家里的窗帘、门帘、褥子、被子、垫子、鞋垫等,处处都是奶奶的杰作。
奶奶每天做得最多的还是纳鞋垫。奶奶不识字,却又一本保存了几十年的书,书里都是她积攒的鞋垫花样。
奶奶会用单纯的白线做特别结实的花样鞋垫,也会用毛线和彩线缝制各种图案的鞋垫。
每次儿女们来家里时,她就会拿出她缝制的鞋垫让他们随意挑选。虽然鞋垫一下子变少了,但是奶奶却开心了!
为儿女们做鞋垫可能是她展现自己价值的一种方式吧!
我只做过一双完整的鞋垫,还是当时流行的十字绣。我已记不清那双鞋垫最后的结局了,只记得完成之后特别有成就感,到处和别人炫耀。
我从小就爱吃大米,不爱吃馒头,家里不论多么贫穷的时候,每顿都为我准备了米饭。
小学时因为早自习太早了,奶奶早早就起来在炉子上专门为我热饭,等我洗漱好,就可以吃了,吃完正好去上学。
我从小喜欢吃米饭,加土豆条菜汤,然后再倒上稀粥,全部放在一个碗里吃。有米有饭有粥,不干不淡刚刚好。
我从小的习惯就是只吃一碗,不管碗有多大,都是一碗。为此爷爷奶奶还专门为我买了大碗,只为让我多吃点。
家里的碗大都没扔过,但是大大小小各种各样,都是为了我不断变大的。我用过的最大的碗,直径可能有20厘米了。
就是现在,我也还喜欢把稀粥倒在炒饭等比较干的饭上吃。那种熟悉到灵魂的味道,让我觉得特别怀念。
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没有住过校。每天一日三餐都会回家吃饭。
我记得小学时,我总是和小伙伴们一起上下学。我家住在村子的最东边,其他人回家了,还有一段路只能自己走。
每天奶奶都会陪我有过那段路,把我送到路口,看着我去找小伙伴上学。
放学时,奶奶又会早早等在我和小伙伴分别的路口接我回家,就担心我会害怕。寒来暑往,从未缺席。
其实奶奶的胆子也很小啊!她却不管天气怎样恶劣,一如既往地等着我。
我考上了镇上的高中,他们就离开村子,来到了镇子上学校附近租房,只为陪我读书。
虽然我不在父母身边长大,但是我一直觉得自己和别人比,也不缺什么,爷爷奶奶给了我无条件的完完全全的爱。
大学期间,爷爷奶奶相继离世,我选择了封闭自己的情感,这样好像就可以隔绝所有的伤痛。
我开始否定自己的一切,否定过去,忘记过去,迷茫前行。现在终于梦醒,学着接受现实。
他们虽然不在了,可是那些曾经美好的回忆不该就此消失,我想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
我总爱否定走过的路,但看到别人从走过的路中撅出金子后,我就也想回头去看一看被自己否定的一切,果然处处是宝藏!
过去也都是自己,否定过去,也就是一直在否定自己。当我开始正视自己时,肯定自己时,我就开始了我的绽放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