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读书
《活着》:突破活着的屏障

《活着》:突破活着的屏障

作者: 傲娇元气少女 | 来源:发表于2018-06-23 15:00 被阅读72次

    作为一个名词,“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

    有一位年轻的游客喜欢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季刚刚来到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这位老人家当时正在开导自己的老牛,但是却喊出了好几个名字。所以这位年轻的游客十分好奇,就走向前去与福贵聊天:“你的牛到底有几个名字呢?”老人回答说“只有一个名字,这牛叫福贵。”这位老人后来和游客一起坐在了一棵茂盛的树下,向他讲述自己的故事。

    从年少到年老,这位老人经历了许多的苦难。历史的年轮,在岁月和政治的流转中承载了太多的故事。正是这一个个的故事构成了风雨交加的黑夜。黑夜过后,终会迎来黎明。而黎明却总是那么的短暂。

    福贵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富二代,他的父亲是当地最负盛名的土豪。而他的妻子则是县城里的“县花”,是米行老板的女儿。这样的一个家庭,按着常理应该是幸福无比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是什么使得悲剧的发生?原来是赌博!福贵经常去青楼寻欢作乐,黄赌毒。本想着要将父亲年轻时所输掉的100亩田地赢回来,结果最终非但没有赢回来,反而将所有的家产都输的净光。愿赌服输,既然输了就要敢于承担输掉的后果。为此,福贵家族的财产都归于赢家龙二了。无奈之下,他们全家只能乔迁新居。迁到哪里了呢?原来是村口最破旧的茅草屋。福贵的父亲,去田间地头上厕所结果一去不复返,就这样的与世长辞了。福贵的岳父看着女婿如此的落魄,为了避免女儿跟着他吃苦受罪,就将福贵的妻子家珍接回了娘家,那时家珍已经怀二胎了。第一胎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名叫凤霞。福贵从一介花花公子摇身一变成为了一穷二白的落魄之人,面对妻离子散、亲人离去,一穷二白的生活窘况,他内心的愧疚感油然而生。

    晴天霹雳并非没有缘由,或许你还没有察觉,但它却是真实的存在。存在与赤裸裸的生活中,为要给我们的人生敲响警钟。当这一警钟敲响的时候,你的心是否已经察觉?孤独中的崛起,当如何崛起?继续的活着,活着......活着是生命的盼望,却又走向生命的瓶颈。

    福贵为了弥补自己所犯下的过错,决定租赁龙二家的田地。当他的生活有了一些起色的时候,他的妻子家珍带着儿子有庆回来了。一家人又再一次的团聚了:福贵、家珍、凤霞,有庆。家人的团聚,给这个破烂不堪的茅草屋加添了几分温馨与快乐。然而,又一霹雳正在悄然临到。家人团聚之后没过多久,福贵的母亲生病了。家里贫穷,没有钱买药治病。善良的家珍把从娘家带来的两个银元拿出来给福贵,让福贵给母亲买药治病。福贵来到县城,却凑巧赶上国民党抓壮丁。就这样,福贵被带到了部队。在部队里,面对“敌人”的炮弹唯一的愿望就是活着。每天躲在战壕里,等待救援和食物。在最饥饿的时候,甚至去偷别人的胶鞋熬成粥充饥。在这其间福贵结识了两个好朋友:老全和春生,老全后来因为给战死的人擦洗身体,而被炮弹炸死。老全虽然死了,却是死的如此有价值。后来解放军,来救援他们。并且愿意尊重个人的意愿,自由选择:留下或者回家。就这样,福贵又一次踏上回家的路。

    人的使命感、尊严、道德,随着战火的洗礼都会渐渐削弱。在饥饿面前,活着的唯一就是充饥。正是这个活着的唯一,人的尊严被践踏。生命的动力取决于尊严的高贵,倘若失去或被践踏,将无力而活。看似虽然活着,却已然离开。

    当福贵再一次的回到那熟悉而又陌生的田间地头时,看到了他的一双儿女。当福贵召唤他的儿女时,儿子已经不太记得他了。他的女儿凤霞却依然清晰的记得,但是只是冲着他微微一笑,并没有开口向他说话。当福贵回到茅草屋时,又一个晴天霹雳降临在他的生命中。他的母亲与世长辞了,凤霞在一次疾病中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从此便失去了听力和说话的能力。福贵望着凤霞那双灵动的炯炯有神的眼睛,他又一次经历了活着。

    时间的车轮不停的在前进,转眼之间踏着那熟悉的土地来到了土改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即将上演了。

    他们村庄当中,屈指一数的最大的土豪毫无疑问就是赌圣:龙二。爱炫富的高调土豪,面对政治的决策也无能无力只能束手就擒,想要活着,却不能活着。龙二被枪毙了,他手中的百亩良田按着家中的人口被毫不留情的合理分配了,福贵家被分到了五亩地。福贵的日子虽然过得很苦,但是一家人却在一起:福贵、家珍、凤霞、有庆,其乐融融。

    福贵和家珍一天天的老去,皱纹已在不经意间爬上了脸庞,而白发也悄无声息的扎根在了头发上。虽然他们渐渐的在老去,而凤霞和有庆却在一天天的长大。转眼之间,凤霞已经18岁了,而有庆也已经12岁了。有庆到了要读书的年龄,为了减轻经济压力,决定将凤霞找个好人家送出去。凤霞被送到城里后,没过几天自己冒雨又回到了那间温馨的茅草屋。有庆看到姐姐回来后十分高兴,因为他是姐姐一手带大的。和姐姐的感情非常的深厚。凤霞和家人短暂的相聚后,又要再一次的回到城中。尽管她真的舍不得,却还是无可奈何。父亲背着女儿走在那条路上,父亲那宽厚的肩膀被女儿不舍的泪水浸湿。父亲的肩膀越来越湿润,而他的脚步伴随着湿润的肩膀渐走渐慢,他的心再也无法刚强了。父亲转身,依然走在那条路上,然而目的地却是茅草屋。女儿的眼泪不再是冰冷的,而是有了爱的温度。一家人又一次真正的在一起了:福贵、家珍、凤霞、有庆,其乐融融。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剪不断理还乱,这就是家庭。无法割舍的是亲情、流连忘返的是爱、无可奈何的是付出。因爱付出,因付出而爱。家庭,每个人生命的祭坛。

    时间滴滴答答分分秒秒的流走,踏着岁月的痕迹: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了!

    福贵家被分到的五亩田都归了人民公社,日子没过多久,大炼钢运动又兴起了。家家户户的锅都得被砸掉,放到油锅里炼钢。家家户户的锅都被砸了,那往后吃什么呢?吃食堂,也就是说凡物公用。在大炼钢期间,挨家挨户都要轮流看守汽油桶。然而,就在这期间家珍病了,得了软骨病,并且病情越来越加重了。俗话说“祸不单行”,就在有庆读书读到五年级的时候,有庆也出事了。那天下午,县长的妻子在医院里生孩子时大出血,情况特别的危机。于是学校的老师马上把五年级的同学们都召集在操场上,要他们去医院献血。最后,只有有庆的血型与县长妻子的血型配对成功。然而,由于医生抽血抽的量过多,最后与世长辞了。所谓无巧不成书,有庆是因为救刘春生的妻子而死的,因为刘春生是当时的县长。这位刘县长,正是当年在国民党的军营里与福贵同生共死的患难之交。春生在战争中被俘虏之后,当上了解放军,后来又在朝鲜战争中立下战功。部队转业后,回到县城成为县长。顾念曾经的友谊,所以福贵决定不再追究责任。默默的把儿子有庆埋葬在了村西头,自己家的坟墓里。 有庆的死,给这个本就脆弱的家庭又添上了一笔厚重的黑色。死人已死,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下去。家珍的身体、凤霞的婚姻,还有未完的事要去完成。

    最难以割舍的,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亲人。亲情是难以用语言去定义的一份爱,这份爱可以成为坚韧活下去的理由,也或许会成为磨灭人心的利刃。绝望中的希望,黑暗中的晨星,正在呼唤着你!你那颗已经被磨灭的心,是否有所感知?

    岁月流转,跟随着时光的步伐我们再一次来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动荡阶段,原本伤痕累累的家庭,终于迎来了一丝光亮。凤霞出嫁了!凤霞经队长介绍认识了县城里的搬运工万二喜,唯一遗憾的是他是偏头。虽然,万二喜自幼父母双亡,但也正是因着这样的一个家庭背景促使他对凤霞的父母非常的孝顺,而且也十分的疼爱凤霞。结婚之后,没过多久凤霞就怀孕了。这是一件既喜又忧的事,为何如此说呢?因为凤霞的性命是在生产时因难产而丧失的。凤霞和二喜的儿子,家珍为其取名为苦根。因为这孩子一生下就没有了母亲,是个命苦的孩子。有庆、凤霞,一双可爱善良的儿女就这样一个个的离开了人世。而福贵、家珍、二喜的心,也随着他们的离去而离去。然而,凤霞死后不到三个月,家珍也与世长辞了。二喜带着苦根,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他渐渐长大,又当爹又当妈。为了既能照看孩子,又能继续当搬运工赚钱,二喜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把苦根放在背篓里,背在背上。二喜整天没日没夜的干活,并不是因为经济缺乏,而是因为每当他闲下来的时候就会想起凤霞。苦根,就这样在父亲那健壮而又雄厚的背上成长了四年。当苦根四岁的时候,二喜在搬运货物时,被两排水泥板夹死了。从此,只留下了福贵和苦根二人相依为命。然而好景不长,在苦根七岁的时候,因为吃了太多的豆子而被撑死了。并不是因为苦根嘴馋,而是因为家里太穷,孩子难以吃上一碗豆子。

    以后的日子,就只能福贵一个人过了。生活中没有了帮手,所以福贵决定买一头牛帮助他耕地。当福贵走到牛市场的时候,看到一头老牛要被宰杀了于心不忍,于是就花高价把这头牛买了回来。从此他们相依为命,并且给这头牛取名为福贵,因为这头牛和他一样勇敢的活着。

    福贵老人的心与那些已经逝去的家人紧紧依偎在一起:“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地,家珍、凤霞耕了也七八分田,苦根还小耕了半亩地。”

    一个又一个的困境接踵而至,令人感到窒息。活着,活着......冲破困境而活着,可是真的活着吗?或许早已千疮百孔,或许早已破烂不堪,或许早已昏昏沉沉。幽暗中的黑暗,却以为已经看到光明,其实早已无望。正如老人福贵在故事的最后所唱的那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叙述者看着老人和老牛在暮色苍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独自一人:“我看到广阔的土地坦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同样的作者也以简单的美丽和朴素的力量,召唤着读者。因为人生所有的不同都无法抵挡一个基本共同之处,人的共同之处。人的体验和欲望还有想象和理解,会取消所有不同的界限,会让一个人从他人的经历里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就像是在不同的镜子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

    人生从嗷嗷待哺到生死垂危,经历了无数次的“活着”。时间总是那么的吝啬,在不经意间流转。然而就在这不经意间的流转中,经历了生命的磨砺。橄榄若不压榨就不能出油,生命若不经历磨砺就不能成长。每一次的成长都是一次生命的蜕变,而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会带来生命的更新。生命的更新铸就了一次又一次活着的勇气,而活着的勇气是什么?为了活下去而活下去的勇气,活着就是为了活下去,活下去的动力就是活着,活着是活下去的最好印证。

    追忆过往的年日,兜兜转转只为活着。而终究为什么而活着?苟且而活或是尊贵而活,内心的态度决定着活下去的质量与意义。冲破活着的屏障,为要体验活着的价值。在百鸟鸣叫中,体悟鹰之重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着》:突破活着的屏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or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