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可可狮专家微课笔记
20181231-手足口病真的那么可怕吗?

20181231-手足口病真的那么可怕吗?

作者: 毛豆妈妈1 | 来源:发表于2019-04-05 21:54 被阅读88次

课程名称:手足口病真的那么可怕吗?

课程来源:可可狮育儿学堂

授课时间:20181231

主讲老师:丁博

整理人:曼曼的田

校对人:大楠

编辑人:毛豆妈妈

点击查看“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团队”集体亮相介绍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中常见的疾病,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尤其是到了疾病多发期,父母更加盲目,更加恐慌,那么今天这节课,丁医生教我们充分认识并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及护理,只有做到知彼知己,才能战胜它,快来学习吧!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引起手足口病的是一种肠道病毒。早在1958年从患儿体内分离出了柯萨奇病毒,1959年被命名为手足口病,1969年EV71病毒在美国被分离出来,1970年发现这种病毒的毒株与已知的肠道病毒,在生物学特征上并不完全一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这种病毒定为:新型肠道病毒。

  这种病毒的理化特性:在弱酸中稳定,在一些去污剂中仍保持活性,病毒对常用的实验室消毒剂相对抵抗,包括70%的酒精、异丙醇、稀释的来苏尔。它对脂溶剂不敏感,也包括醚和氯仿。

病毒灭活:甲醛、强酸、次氯酸钠和游离的残留氯,42度时被灭活,紫外线消毒灭活,干燥表面使病毒滴度明显降低。

与手足口病相关的肠道病毒

COX(柯萨奇)病毒:A16/4/5/9/10

B2/5/13

ECHO (埃可病毒)病毒:11

新型肠道病毒:EV71

传播途径

            消化道:粪便

            呼吸道:唾液,口鼻分泌物。

所以日常我们应该重视个人卫生,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

流行病学

  在温带和亚热带,四季均可发病,4到9月份为流行高峰。

  传播源:人类。

  普遍易感,原发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稳定的特异性免疫。不同种和型别的肠道病毒感染后,不可能提供交叉免疫保护,所以可重复感染。

肠道病毒的传染力始于发病的前几天,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力最高。肠道病毒可持续存在于病患的口鼻分泌物长达3到4周,而由肠道排出病毒的期间可以存活6到8周之久。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3到5天。

前驱期:急性发热,多数为中低热,多伴乏力,可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持续12到36小时。

症状期:以口痛和皮疹为特征。

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常见于舌、硬额、唇、颊部、唇齿侧,初为2~8毫米红色粟米样斑丘疹或薄壁水疱疹,破溃后形成周围有红晕的黄灰色溃疡。患儿因口痛出现流涎拒食,口痛一般在5到7天缓解。

皮疹:常分布于手、足等远端部位,也可见于臀部、躯干、四肢。一般出现平或凸起的2~3毫米的红色斑丘疹或疱疹,位于表皮内。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突起,内会有浑浊液体,五天左右由红变暗,消退前结硬皮,不留疤!如无并发症,5到7天可恢复,皮疹不留疤痕。

皮疹特点:

四步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唇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疼,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多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

重症病例表现:患儿年龄小于三岁,于发病1-5天内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共济失调,惊厥等。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是血    性泡沫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发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升高或下降。

诊断标准

流行季节,常发病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

发热,手足口臀部皮疹。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间断为手足口病。

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

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核酸检验阳性。

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病毒分离阳性。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 、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四倍以上升高。

处置流程:

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丙类传染病报告。

普通门诊治疗,居家隔离两周,并告知患儿及其家长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重症病例收入住院治疗,危重病例收住ICU。

治疗:

普通病例

一般治疗: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以及皮肤的护理。

对症治疗:合理降温,防止惊厥;调节饮食。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预防接种:

建议接种的年龄:六个月到三岁,因为重症多见于三岁以下小儿,六个月以内不接种。

季节不限:每天都可以接种。

接种数量:打两针,间隔一个月,保护期两年。

不能接种人群:1、血小板减少或者有出血性疾病者。2、未控制的癫痫患儿或其他神经系统患儿。3、发热或急性疾患期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

总结

一般诊断:发热+手、足、口、臀部皮疹

重症病例早识别:年龄小于三岁,持续高热不退,精神状态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高血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高血糖。

预防口诀:

避免病从口入,勤洗手,饭前便后常洗手,常用奶瓶,奶嘴,碗筷,衣物,毛巾等,开水烫洗,手足口病病毒在100℃时3分钟可被杀灭,50℃时需15分钟。

手足口病高发期,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学校出现手足口病时要及时隔离,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看护人员接触儿童前,替婴幼儿更换尿布稍后,处理粪便前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应对其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消毒处理,轻症不必住院,宜居家休息,减少交叉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

好发于夏秋季节,常见于婴幼儿,有流行趋势,起病急,伴有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体格检查,可见明显的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及其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数十个2~4毫米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到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在口腔的其他部位。

  如果宝贝只有咽峡部的疱疹,通常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如果在此基础之上,又出现了手足口臀部位疱疹,那就诊断为手足口病,但手足口病不一定会有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1到2周可痊愈,少数发展迅速,累及神经系统发展为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死亡率较高。

防治:

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少去人多场所,玩具餐具定期消毒,避免和患儿接触。

发病应该及时就医,合并感染时予以抗生素治疗。进食困难者适当补液,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注意体温监测,合理退热,防止惊厥。注意口腔护理,盐水漱口,可以选择合理性的喷雾剂喷口腔。勿食辛辣,油炸,生硬的食物,饮食应该清淡,少量多次进食有营养且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米粥等。

20181231—手足口病真的那么可怕吗?(课程直达 点击立即学习)

再次感谢“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团队”认真细致的整理!

相关文章

  • 20181231-手足口病真的那么可怕吗?

    课程名称:手足口病真的那么可怕吗? 课程来源:可可狮育儿学堂 授课时间:20181231 主讲老师:丁博 整理人:...

  • 小儿手足口病其实没有那么可怕

    麦子中医育儿工作室 首先我们来看看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口出现水疱为特征,病情轻而短暂,一般五岁以...

  • 2018-02-23

    什么是手足口病,儿童手足口病的症状?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起手足口...

  • 手足口病知识分享

    1.你知道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是什么时候? 2.你知道手足口病喜欢找上多大的孩子吗? 3.你知道手足口病怎么才能好...

  • 宝宝发烧疱疹,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聪明的宝妈定会主动出击

    各位宝妈,还记得去年肆虐的手足口病吗?是的,现在,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的特点,一旦爆发,...

  • 育儿‖ 手足口病并非现象的那么可怕

    文/幸福花花 2018.07.23 星期一,天气:晴 上个礼拜三,我带小宝跟老妈一起出去玩了一整天。小宝精神抖擞,...

  • 手足口病,看传统医疗误区

    大家好,最近朋友咨询手足口病的比较多,现在课程分享:手足口病,看传统医疗误区 “手足口病3大部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

  • 【七草缘】皮肤知识天天学__第十六讲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友情链接:手足口病的病因及预防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

  • 手足口病

    反复发烧,口腔起白点,痛的吃不了东西,精神状态不好, 医生说手足口病,验个血看看,炎症太高,建议住院,折腾了四天,...

  • 手足口病

    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231-手足口病真的那么可怕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pv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