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砂一极乐”“一念一清净”……风雅与禅意并行不悖。通过数日的深造学习,作者对于日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日本独特的美学特性,使空间独具自然、幽玄、脱俗、静寂之美,造园者以敏锐的感官去探索空间的深层本质,强调整体的生态设计,以榻榻米、竹、石、纸、木等简单的构成要素,塑造“空、间、寂”的独特日本美学。
枯山水---干枯的山与水
日本园林曾深受中国古典园林以及禅宗文化的影响,在引入并长时期浸润了日本文化后,脱胎出另一种独一无二的纯寂之美。“枯山水”在日本园林建筑中尤显独特,它摒弃了传统园林所用的开花植物,舍弃重叠在表相之上的诸多幻象,以沙代水,以石代山,以静止不变的沙、砾石等单一要素,构建质朴空灵的意境。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枯山水”顾名思义,是干枯的山水,使用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院,以达到自我修行。白砂石铺就成大海、静止沙纹代表灵动水纹、大石寓意高山,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在修行者眼中变化为海洋、山脉、岛屿、瀑布,白砂的曲线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无山而喻山,无水而喻水,脱离了高山丘陵,无河、湖、溪流的地理限制。以象征式手法悉心雕琢比拟山水,以抽象的方式表现出博大的自然意境,注重景观形式的心理感受,代表着日本文化中的减法美学、微缩意识、禅宗思想、侘寂观念……
蹲踞以洗心,守关以坐忘。“枯山水”中贯穿着日本“朝花夕落”的审美意识,充满了“物哀”与“幽情”,是“一花一世界”的抽象理念下的寺庙园林。
禅茶同趣,天人合一。
禅茶一味,一茶一会,代表禅宗美学枯与寂的意境。“枯山水”是日本禅宗抽象出来的产物,意在让人舍弃重叠在表相之上的诸多幻象,专注于体会“物哀”“空寂”“幽玄”的意境。
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枯山水”的历史在日本第一部的庭园著作《作庭记》中便有记载。时至今日,日本仍保留着大量枯山水庭园,它们多位于日本禅宗寺院,或是方丈庭园。造园者通过砂石之妙趣来参悟补道者的深刻蕴意,以一草一木,一砂一石为佛陀,目之所及,心为之通。它常被日本僧侣用于冥想的辅助工具,用静止不变“枯静”的元素使人心静神凝,从而抵达禅宗修行者追求平淡、含蓄、单纯、空灵,体现出外部世界与内在心灵相通的禅宗美学。
方寸之间,意犹未尽。枯山水用山石和白砂寥寥数笔构建了世间万物,虽言“空”相,但细微之处都有意味可言。置身于枯山水之中,便是一种修行。(文/史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