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城坊岁月读书人的天地(一)

城坊岁月读书人的天地(一)

作者: 兜易 | 来源:发表于2022-05-07 08:18 被阅读0次

很多人一说起广州,想到的就是做生意,就是“讲饮讲食”,仿佛是一个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的消费城市。其实,广州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每个人以在这里找到自已的位置,包括那些肩不担担,手不提篮的儒生们。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朝廷铲除了尚之信,天下渐刍太平,但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动荡之后,整个儒林十分消沉,明朝留下的书院,凋零不堪,士人学子,星飞云散。为了提振文运衰颓之势,番禺知县李文浩在清水濠畔复办番山书院。这个头一开,就像挖井时挖开了泉眼,水便源源不断涌出来了。其次,陆续也有一些官员创办了培训机构:广东督粮道蒋伊以办岭南义学的名义,在龙藏街恢复晦翁书院和开办穗城书院;知府刘茂榕在城南木牌头(今泰康路木排头)创办珠江义学;巡抚李士桢复办濂溪书院。

这些书院、义学的规模都不大,都有垂范的意义。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内阁学士满丕来粤考乡试,接任广东巡抚,与原巡抚范时祟交接之际,两广总督赵宏灿提议,在广州办一所大书院。于是三人共同捐资,在药洲东侧(今越秀收院街),利用双门底旧盐司署作院址,创办粤秀书院。有官方做招牌钩,起点很高,后来在雍正、嘉庆、同治三朝,又做过大规模修葺,更加宽敞整齐。(待续)

相关文章

  • 城坊岁月读书人的天地(一)

    很多人一说起广州,想到的就是做生意,就是“讲饮讲食”,仿佛是一个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的消费城市。其实,广州是一个复杂的...

  • 城坊岁月读书人的天地(二)

    梁廷枏[nán]曾撰《粤秀书院志》一书,描绘了书院的布局和景致。书院前有旷地,为考课甲乙观录、启馆时官员列队、诸生...

  • 城坊岁月读书人的天地(十八)

    光绪十三年,1887年,书院建成,命名为“广雅”,取“广者大也,雅者正也”的意思。张之洞上奏皇帝,请为广雅书院颁匾...

  • 城坊岁月读书人的天地(十九)

    广州自清初两王入粤屠城之后,城中已很少有五世以上的家庭,无法建宗祠,只能由同姓族人建合族祠。但雍正十三年,1735...

  • 城坊岁月读书人的天地(十五)

    梁耀枢,字冠祺,号斗南。他本来无意参加殿试,只是被川资(古指盘缠,路费)所吸引,因为当时书院规定,如果在院生徒要赴...

  • 城坊岁月读书人的天地(十四)

    应元书院创办于同治八年,1869年,在学海堂东侧,与菊坡精舍仅一墙之隔。这是一所专供举人肄业的书院,只收举人,恩、...

  • 城坊岁月读书人的天地(十六)

    光绪十年,1884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兼署广东巡抚。他因倡导“以工为体、以商为用”,在广东开办枪弹厂、铁厂、枪炮厂...

  • 城坊岁月读书人的天地(十七)

    张之洞和梁鼎芬二人为书院选址绞尽脑汁,踏遍城厢,曾考虑过海山仙馆、濑珠岗、小蓬仙馆、大东门外某庭园、大北门外山地、...

  • 城坊岁月读书人的天地(三)

    书院每月的初三为官课,总督、巡抚及各司、道大吏轮流到书院坐课、命题和批卷;十三和廿三两日为馆课,由山长主持。生徒每...

  • 城坊岁月读书人的天地(八)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徽派朴学的一代宗师阮元出任两广总督。他在广州九年,创办了最负盛名的学海堂,还主持编修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坊岁月读书人的天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sz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