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是我一天之中最轻松自由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思考自己关心的问题。
这时候不被外界人和事情干扰,能自己做主,真正能体会自由的快乐。
许多人喜欢和别人交谈,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和自己谈心。面对自己确实需要勇气,而面对别人只需要信心和小聪明就足够了。
只有能够坦诚面对自己的人,才能够真实地面对别人。
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够认识别人;对自己真诚,才能够对别人真诚;欣赏自己,才能够欣赏别人;相信自己,才能够相信别人。
世界是调整我们心态的工具。
每个人有优点,就一定会有缺点。消灭了缺点,优点也就不存在了。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短处就可以被忽略。
今天感冒头晕,我依然改变不了自己爱写字和写作的习惯,晕晕乎乎还要把自己模糊的思想用清晰的文字记录下来。
我的文字不是创作,不是艺术品,是我的心情思想日记,是我直面自己内心,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也是一种倾诉和宣泄。
读书太少,人不免浅薄。但是读书太多,就会消化不良,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我在过去的几十年,就是这种状态。
记忆力好的时候思考力比较差,记忆力差的时候思考力比较强。
所以记性好,不必骄傲;记性差,不必自卑。
书和药一样都有副作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好书读多了,人一样会变傻。
许多人说经典重要,实际能够读进去经典的人是非常少的。因为中国人注重现实和实际,而阅读经典往往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读书的目的不是有用,而是让我们超越“实用主义”的价值观,不为物质、权利和虚荣心束缚。
大部分人几乎不阅读经典,凭一些小聪明就可以在社会上混的比较好。大部分人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所以再平庸的人都不愁找不到朋友和知己,而且往往这种人朋友还特别多。
最平庸的作品,拥有最多的读者。
齐悦梦想大型社群第31篇
网友评论
独到的视角,写出了自己的观点,辩证中映射着人生的哲思。用对比,剖析了读书与现实的差距,具有普遍规律。
我依然还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多读书一定有好处。
文中有些语句很新颖,比如,书和药一样,都有副作用。这是值得探讨的。
有些语句就比较武断了,比如:“读书的目的不是有用”;“最平庸的作品,拥有最多的读者。”
读书陶冶自身,当然也是一个方面,其实这也是有用。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指导实践,毛泽东学马列就是为了指导中国革命,这就是读书之大用。实用,不等于实用主义,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平庸的作品读者最多,此论也过于偏激。当今世界,读者最多的作品当属毛泽东著作,可以说遍布世界各地,你能说他平庸吗?
上述评论,有感而发,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周老师感悟颇深,非常认同!
读书太少,人不免浅薄。但是读书太多,就会消化不良,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我在过去的几十年,就是这种状态。说明周公一直在思考中进步,很认真的对待自己,对待人生,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