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72羡慕嫉恨

作者: 玩哲录 | 来源:发表于2019-04-10 12:38 被阅读1144次

    《圣经》里面有一种文化的内涵,就是不断的告诫世人,人性当中的妒忌是很可怕的,哪怕同胞兄弟之间也是如此,妒忌从生物学的特性上来讲,是人自私的一种表现。

    日本哲学家阿部次郎曾经对“妒忌”下过一个极妙的定义,他说,“什么叫妒忌?那是针对别人的成功,而产生的一种心怀憎恨的钦羡之情”,它来源于人性中的一种秉性,总觉得别人的成功贬低了自己,而这样的一种成功也正是自己所渴求得到的。

    很显然,妒忌是生物人、自私人性的一种表现,它是丑陋的,妒忌也是和攀比密切相关的,而且妒忌很容易导致犯罪,如果我们研究过犯罪心理的话,就会发现一些大案恶案,有很大的比例来自于人的妒忌与攀比之心,甚至是亲人与同胞,以及对人类本身,妒忌产生的犯罪也不计其数。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也是文艺理论家,他的人格也是很高尚的。傅雷先生在他的《傅雷家书》中有一段,他意识到儿子在国外学琴的时候,有点妒忌他的一个匈牙利同学,他儿子发现导师特别喜欢这位同学,然后他就流露出一种不满,流露出一种失落,甚至流露出一种怨恨,甚至一看到那位同学,就很反感,既而有想灭了对方的想法。

    而傅雷意识到了他儿子的这种严重的由“妒忌”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于是给他儿子写了很长的一封信,信里面有两句话,“妒忌别人是一种失去,而欣赏别人绝对是一种获得”。

    这是因为妒忌容易会导致头脑发热,很可能会产生冲动行为,更可能会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所以你失去友情,你也让你的朋友瞧不起你,而且还失去你自己的自信。你妒忌是因为,你也想成功,结果成功被人家拿走了,好像是别人拿走了你的成功一样,感觉到自己就没有成功。这会让人感觉到是双重的失去,而人最容易妒忌身边的人,因为你觉得他们的成功你也是可以得到的,而比如对于马云这号的人物,离得你太远了,你反而不会妒忌,因为他和你也没啥关系,这是因为距离的关系。

    距离就是它是一种本能性的,比如说为了保护自我,他可能会远离他认为是错误的东西,或不好的东西。而距离可以产生“美”,离得太近了你反而看不清楚,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产生客观,距离更产生思想,而离得太近过于亲密也可能产生伤害,越在乎越容易失去,亲密只能够产生熟知,亲密只能产生经验,但是它产生不了思想。

    为什么两个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以后,就会产生一种审美疲劳,离开了以后你就反复的思念,结果由于离开,你的思念转化你的文字,你的情书以及你献给你爱人的诗歌,就变成了历史的篇章。可是两个人天天在一起,你留不下这些东西,你也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东西,而只有思念你才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只有惦记你才能产生思想的火花。

    “因陌生而相爱,因熟悉而分手”,情人真是不可思议的矛盾。两个人天天在一起并不是好事,时间长了以后会产生抵触和反感,因为它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会被放大,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尤其是不好的一旦被放大,那会影响你对整个人的看法了。离得远了,不见他脸上的毛孔,离得远了,你看不到她身上的伤疤,你看见的就是一个想象物,是一个很完美的人,很完美的形象。

    傅雷和他的孩子说,“而妒忌却会让你双重的失去;你认为别人的成功妨碍了你的成功,这是错的,世界上也并没有这样的事,你也有自己的独特的才华,你有自己独特的品性,你能去追求你自己独特的成功。你应该学会欣赏,因为欣赏可以让你拥有双重的获得,你获得了别人对你的尊重,同时,你还获得了自己独特的成功的信心”。

    “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说这个“罗马”是代表成功的话,其实每一个人都能够走向他的成功之路。所以,也并不存在说,一个人的成功妨碍了你的成功,更何况“成功”的含义是很丰富的,有各种各样很多方面的成功,所以,妒忌甚至是怨恨别人的成功,那更多的是一种幻觉,是一种心理问题,而不是理性问题,人只要有一点点理性,就不会被这一种幻觉所误导。

    所以说,妒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是人性当中一种丑陋的东西,“妒忌的人”要学会让自己去欣赏别人,而不是诋毁别人,因为一个人学会欣赏了别人,这本身也是一个人自信的象征,别人有这方面的成功,你衷心的祝福他,因为你也完全可以去取得另外一方面的成功,“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状元”,即使是从成长与时间段上来说,他有这一阶段的成功,你也可以追求自己下一阶段的成功,或别的意义上的成功,等等。

    “妒忌”本身是一种心理异常现象,当然了,如果从效果来看,也有心理学家说,“妒忌从某种意义上讲,恰恰表明一个人是有上进心的表现,所以也值得肯定”,心理学总是想把一切心理现象给中性客观化,甚至是合理化,然后告诉人们比如“妒忌”这是人性,人人都妒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当然也是可以这样的,这种搞法,已经逾越它的学科界限了。

    即使是这样说,我也很怀疑这些心理学家的动机,我认为,“妒忌”并不是“上进心”的表现,而是一种变态的表现。当然,一个没有上进心的人,确实他也是不妒忌的,你任何人去成功好了,我站在这里晒太阳,我在这里睡懒觉,我无所谓,当然了从这种人的表现来说,没有上进心的人也是不会妒忌的,这个倒是对的。

    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妒忌”恰恰就是上进心的表现。“上进心”,我们可以通过欣赏别人获得上进,通过向别人学习而获得上进,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被这样一种虚假的“妒忌”情绪,来占据自己的心灵?

    其实哪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但是一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欣赏别人,然后学习别人,也让自己同样有一份自信去取得成功,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还有一些人是希望把那些成功的人把他搞下来,就像一些学生的真心话,“前面那几名厉害的人都不行了或都消失了,我自然也就变成第一名或变得好了”,这是一种自欺欺人,而且这样的一种心态也是很糟糕的,这更是一种很灰暗的人生观,而且是一种不敢面对现实不切实际的幻想,“损人也不利己”,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什么好处。

    因此,我所探讨的问题是很重要的,不要认为和我们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每一个人,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都跟我们每一个人在塑造自己人性的过程当中,也是有着逻辑关联关系的。尽管,我在理论上的讨论,有时候也有点泛泛而谈,但是我所针对的是现实中的很具体的人性问题,因为我们观察这个社会,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悲剧与喜剧,也大多与之相关。

    我是希望,我们的人性更完美,我们人格境界更高尚,我们的心胸容量也会更开阔,那么,我们成就事业的平台也就会更宽广。就拿“妒忌”来说,也经常会招致一些误解,甚至是有人把爱情当中的“妒忌”说成了是一种爱和美,比如,有人认为,“妒忌恰恰是表明她爱了,所以她妒忌。如果她都不妒忌了,说明她不爱你了”。

    真的是这样吗?

    这样的“爱”本身也谈不上什么爱,爱是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之上的,而“妒忌”恰恰是对爱情有着巨大的杀伤力,“奥赛罗”正是因为“忌恨”所导致的一个巨大悲剧,现实生活中更不用说了,人性当中冷不丁就会冒出来的一种妒忌心理,那不是可爱而是丑陋,这种东西一旦多了,恰恰不会导致爱,反而是很快的消灭爱情,让情人们如“鸟兽散般”的逃跑。

    所以,对于人性的“妒忌”,我们要超越它,提升它,引导它,傅雷当时他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儿子这样的一种心理,也及时的给他做了一种引导,所以他的孩子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得益于有他这样一个伟大的父亲。

    按照新弗洛伊德主义者的一个观点,说人容易发怒,其实是一种生物学的特性,就像容易攻击别人,这也是一种生物学的特性一样,因为人有时候遇到危险时他要自我保护,当然有时候也只是人的一种判断或感觉,比如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丁点的事情,当事人也觉得自己貌似受到冒犯,于是,有一些人就表现出了不应该有的一种冲动。

    “忍”,这个理念也一直在很多中国哲人牛人中流传,比如像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他知道他自己容易冲动,所以他后来在自己办公的地方就挂一个匾牌,在上面有两个字叫“制怒”,意思就是要不断的来提醒自己,来节制发怒的情绪,否则冲冠一怒要出事情。

    当年吴三桂父子“冲冠一怒为红颜”,结果也成为千古罪人,把满清引入了关内。有意思的是,这个红颜“陈圆圆”倒是悟性很高的一个人,吴三桂父子虽然对她很好,但她发现这对父子容易冲动、生气、与人叫板,也就是说她意识到这种性格的人也容易跟朝廷叫板,而最终不会有好结果,对她来说,“反正我说了你们也不听,我出家总可以吧”,陈圆圆一方面是很感激吴三桂父子把她从对李自成那里救出来,而另外一方面,她又觉得吴三桂父子容易冲动发怒,这种人也是靠不住的,跟着这类人也不是长久之计,早晚一天会被这种人给害死。

    所以,她在屡屡劝说无效之后,她自己后来就干脆自己出家了。果不其然,满清王朝收拾他们了,吴三桂兵败,这个家族后来也是满门抄斩,但陈圆圆姑娘本身幸免于难,她的家族也没有受什么牵连。陈圆圆,很有悟性的非凡女子,她以她自己对人性的观察与理性的判断,就预先的洞察了吴三桂父子人性当中的缺点,而正是因为她有这样一种预先的洞察,她才能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能得以善终的结局,这就是一种智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爱72羡慕嫉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dn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