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过,我们被灌输的观念,越是错的,越有惊人的繁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愈发顽固,直到最后,它能在不知不觉之间蒙蔽一个人,使其失去心智成长能力。
有一个普遍存在而又令人惊讶的例子:很多人相信没有生出儿子是女人的错——即使是在今天。中学《生物》课本里讲得很清楚:女性卵子里的性染色体是XX,而男性精子里的性染色体是XY,精子与卵子结合时会出现可能性相当的两种情况,即XX和XY。所以,生出来的孩子是男是女,是概率相同的随机事件,与女性没有关系。科学事实简单明了,但结果显而易见:不是每一个读过书的人都能理解并接受这个简单易懂的科学事实。
选自《把时间当做朋友》
对于生男生女这件事,古往今来很多人都会坚定认为这就是女人的事,为了求个儿子,人们让女人试了很多办法。大家认为这就是正确的,而且代代相传。如果不了解生物学知识,我们很难突破自身思考限制,找到一些看似正确的观念的漏洞。那么下一次,我们拿什么去拯救自己呢。
这就需要在关键时刻运用心智的力量,其实就是元认知能力。思考我们的思考是怎么发生的,是否需要重新思考或者改变呢。这里面比较难的在于,我们习惯以为自己在思考,但是真相是我们习惯的采用常用的方法或者思考方式。而对思考的再思考有点像编程,你要知道自己写得代码能做什么,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写。第一层是根据程序员的编译去执行,第二层更像是对于算法及背后设计思路的分析。
想象下一次遇到关键时刻,把自己从当事人抽离出来,无论是运用编程和编程人的方法,还是用拍照设备和拍照人的方式,都是让我们跳出当事人,而进入影响当事人的上帝视角。元认知能力需要刻意训练,更需要带着开放心态和多元化的思考方式。不要执着于一条路,也不早被习惯拿下。
举个实例,早年间我常常觉得自己太丑了,因为脸上长了不少青春痘,更本质的原因认为自己家没钱,所以自卑。而倘若当时我能够接触了元认知,就可以看得更宽广一些,我因为家庭条件和身体原因而自卑,而自卑与否不一定是外界因素左右,主要是我自己怎么看。我可以选择用学习成绩高低,或者人缘好坏,或者学识渊博程度,或者财富多少来评判自卑。当然也可以放下这些所谓的条件,换个思路,自卑就是一种比较和错觉,拿自己差的跟别人好的比,怎么比不都是自愧不如呢。问题在于我们需要或者必须要比出一个高低么。比较可以让我们看到差距,奋发有为,也可以让人情绪混乱,自怨自艾。关键看你选择什么。
第一层是看到自己不足,第二层是看到自己爱做比较,由于过度比较而自身认知出了问题。为什么爱做比较,可能是自信心不足,也可能是想要要一个完美的人,或者是患得患失。
书评007 《把时间当作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