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三周读完这九本书,一战二战历史你都懂

三周读完这九本书,一战二战历史你都懂

作者: 笔者阿蓉 | 来源:发表于2019-08-23 21:44 被阅读14次

    你有过这种情况吗?当初兴致勃勃被种了草的书,结果买回来就放在书架上落灰。但是当你开始读的时候你就会感叹,当初应该早点翻开它!

    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就是如此。

    世纪三部曲分为《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永恒的边缘》。一共九本,在豆瓣都是高分推荐。

    先为大家推介第一部《巨人的陨落》,作者肯·福莱特,豆瓣评分8.9。

    当初买书的原因是据说世纪三部曲打破了中国市场畅销书总是500页左右的铁律。世纪三部曲宣传标语也很诱人:全球读者平均3个通宵读完。能让人通宵读完的书,可见内容上瘾程度堪比深夜刷手机。买!

    但是和很多人一样,买回来之后读书计划一直搁置,虽然内心时常谴责自己,但是无动于衷。于是我和朋友相约开学之前要把这系列书读完。大概3周,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呢?熬夜太伤身,况且我们都掉头发。

    一个头发稀少,顶着黑眼圈的读者,跟个网瘾少年似的,这样的形象总不会有利于宣传读书这件事吧。

    但是当我开始读《巨人的陨落》第一章时,我被他迷住了。如果我还是18岁的身体状态,我真的会通宵读完他!

    (以下内容有剧透)

    ·1·

    第一章是讲一战前背景下,小男孩比利初次入矿的事情。

    因为比利的父亲是矿工,所以比利到了13岁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实习矿工。但是比利身体弱小,甚至变声期都比别人晚一些,他始终担心自己不够爷们,连母亲叫他小男子汉时,他都觉得‘小’字特别刺眼。

    第一天下矿井,作者将比利的这种恐惧表述为坠入地球内部的震撼,但相比于下矿的危险,比利更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够男子汉。

    这种小孩子对自尊心的暗自较劲,在大人看来是多么幼稚而可爱。

    但是比利遇到一个混蛋头儿,他给了小孩坏掉的矿灯,让比利独自一人逐渐陷入黑暗中。

    对于比利来说,黑夜不仅仅意味着对鬼怪的想象与被欺负的委屈,还有四处窜来抢食的老鼠,最重要的是他无法感知时间流逝,陷入一种巨大的虚妄中。但是这个13岁的男孩子很快就决定一边唱着圣歌,想着耶稣,一边在几百米下漆黑的矿井里摸索着干活,一整天都是如此。他暗下决心以后他绝不会这样对待一个小孩。

    之后大人们问他不害怕吗?他说害怕,但是他不是一个人,耶稣跟他在一起。

    听到这些,大人们沉默了一段时间各自干活去了。

    比利也许发育晚了些,但是生活的残酷自然会让他加速成长。

    在这之后,大家都叫他“耶稣的比利”。

    然而之后对生活残酷的不解让他再也没有去教堂。信仰给予他勇气,但是信仰没有给予他他想要的未来。

    这一章里对厂矿环境以及矿工家庭,矿工之间的生活文化都描写的十分完整全面,仿佛你就在那个环境里看着这些人。

    至于那个大矿井,现在叫做英国国家矿业博物馆, 2000 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称号。从1983年对外开放,而以前矿工的工作地点,也自然成了这个博物馆的亮点——长达一小时的地下之旅。坐着旧式电梯进入矿坑,然后穿过小比利当年工作场地,平巷、马舍、车道。在矿井表面还有煤矿建筑卷扬机的房子,铁匠的车间和浴池。

    有机会去这里看看的时候,也许你会想起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曾在黑暗的矿井中凭借信仰工作了一整天。

    ·2·

    《巨人的陨落》和《长安十二时辰》是一类小说,虚实交织的历史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事件交融在一起,但是《巨人的陨落》一战的背景与版图更加宏大。如果觉得历史书讲时间轴、事件点太过乏味时,看看这本历史小说里那些鲜活的人物吧。

    故事分成了五条主线,描述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阶级的五个家庭成员在经历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英国女权运动、工人阶级崛起、西班牙流感等,一系列事情中的折磨与成长。

    作者的人物选角,或者说选择各个国家的代表很有意思。

    英国选了两个家庭,家里有矿的伯爵兄妹和伯爵家矿场里生活的矿工家姐弟俩。有下层平民,有上层贵族,他们之间产生过友情爱情,但最后还是因为自身的阶级走向了分裂。伯爵妹妹支持男女平权,却没有意识到女性之间的平权。

    俄国选了想摆脱残酷的沙皇向往美国自由民主的一对兄弟,这对兄弟尤其是哥哥格雷戈里身上的遭遇,就是俄国历史的缩影,俄国没有选贵族主线,大概那时俄国贵族眼里的俄国完全没有什么真实性可言;

    美国选了政治权贵之后的哈佛青年外交家,美国没有选平民主线;

    德国则选了一位喜欢英国伯爵妹妹的痴情外交官,也没有选平民主线。

    跟着这些人物,你会看到在1914开战以后,生活在煤矿厂里,但是父亲在英国工人协会当工人的兄妹是怎么成为那么优秀独立的人、被称作“耶稣的比利”的矿工为什么再也不去教堂、英国女仆与已婚的骄傲伯爵相爱生子却被赶走后如何成为一位女权政治家、英国伯爵与昔日同窗的德国外交官在一战“圣诞节休战”的前线相遇时的反应、一战中协约国的女爵与同盟国的外交官相爱并且私定终身又会迎来怎样的考验、美国总统与外交官如何通过报纸操作民意,以及美国在一战中参战与否的重要性、还有列宁在俄国革命中被哪些方面支持,布尔什维克在俄国革命中如何一步步走向政权。

    在这众多的故事线中,我和朋友最喜欢的是这两个平民主线,英国矿工比利和俄国工人格雷戈里。书里他两的成长轨迹也相对完整。

    比利的成长让我从一开始就喜欢这个人物,而后他在经历种种事情中表现的勇气与坚定更让人感动。

    而格雷戈里,他的坚韧与善良让人心疼。每次面对自己的欲望与正直的行为时他总是被自己的善良驱使选择了后者。将自己辛苦攒钱买下通往美国的船票送给了逃亡的弟弟,即使弟弟再也没有联系过他,他还是说:“一个人爱自己的家人,不是因为家人体贴善良,你爱他们是因为他们是的家人啊”;他将自己弟弟的女友和孩子看做自己的亲人抚养长大;将自己的食物与站街女交易,在看到她需要养家糊口时便走了。他善良但不怯懦,当长官要求他射杀逃兵时,他选择杀死长官。

    ·3·

    这些小人物的人生轨迹被战争左右,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仍旧可以选择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了解了这些人物阶级之间或亲或远的复杂关系,你再看那些百科式的历史介绍时,你会不自主地对应故事里你看着成长的微不足道的人们。当谈起一战的时候,你心里想的不仅仅是战胜国战败国,在哪里发生的战役,而是会想那个你熟悉的故事人物也在这里,他在这场战役里做过些什么,他如何走到这个战场,是积极参战还是身不由已。

    这种融合式的真实体验要感谢作者肯·福莱特对写作的严谨,他雇了8位历史学家校勘书中的史实错误。

    他说:“要么某一场景真实发生过,或者有可能发生;要么某些话真正说过,或者有可能说。如果我发现有某种原因让某种场景不可能真正发生,或不可能说出某些话——例如某个人物当时处在另一个国家,我便将其略去。”

    我也非常喜欢马伯庸的评价,他说:“《巨人的陨落》以小言大,见微知著,我们阅读的是几簇浪花的起伏,却能感受到大海的深邃与广博,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在真实历史中创造一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巨人的陨落》可做小说看,也可当历史读。满分推介。

    摘句:

    “他觉得自己获得了新生,是一种不同的生物,一只飞翔在空中的鸟。”

    “一个人爱自己的家人,不是因为家人体贴善良,你爱他们是因为他们是的家人啊”

    “一个小孩的成长就像一场革命,你可以让他诞生,但后来如何就全然不在你的掌控之下了”

    文末送上一只小书童的读书三步曲,从兴致勃勃到有点走神,最后要不睡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周读完这九本书,一战二战历史你都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ex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