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习惯

作者: 小淑爱酷仔 | 来源:发表于2017-05-22 22:27 被阅读0次
七个习惯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习惯的引力就如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一般,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能危害我们,关键看我们如何运用。不过,习惯或许一时有碍于达成目标,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宇宙万物各循轨道运行,彼此保持一定的秩序,毕竟也都有赖于引力的作用。所以只要我们善于运用习惯的庞大引力,就能使生活有重心、有秩序、有效率。

“习惯”的定义

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三者的混合体。

知识是理论性的观念,指点我们“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是指“如何做”。意愿则是“想做”,表示我们有付诸行动的愿望。要培养一种习惯,这三项要素缺一不可。

假设我与同事、配偶相处得并不融洽,因为我总是只愿表达自己的意见,从不肯倾听。除非我有心改善人际关系,设法了解正确的待人接物之道,否则我可能根本不“知道”我必须聆听。即使知道了,也不见得明了该“如何”去倾听。但知道应该聆听,也懂得倾听的技巧,还远远不够。除非我真想听、有这个意愿,否则依然无法养成习惯。因此习惯的培养需要这三方面的配合。

今天提出的七个习惯是相辅相成、一气呵成的。借着培养这些习惯,我们可以循序渐进,由依赖而独立,再由独立进而互赖。

人类在幼年时期必须完全仰赖他人,经由长辈的引导与养育而成长。但随着光阴的流逝,我们日渐独立。生理、心理、情感与经济能力等方面,都不断成长,直到有一天终于能够完全自立。

但这并不表示成长就到此为止。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我们可以体会宇宙万物唇齿相依的关系。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整个大自然共享着一个生态体系,个人无法离群索居。大凡人类较高层次的心智活动都与人际关系有关,就是明证。

由婴儿以致于成人,是人生必经的历程。只不过成长涵盖许多层面,例如生理上发育完全并不意味着心理或情感同样成熟。相同地,生理上有缺陷,也不代表心理不成熟。

所谓“成熟模式图”,即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依赖期:围绕着“你”这个观念——你照顾我;你为我的成败得失负责;事情若有差错,我便怪罪于你。

独立期:着眼于“我”的观念——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

互赖期:从“我们”的观念出发——我们可以自主、合作、统合综效,共创伟大前程。

依赖心重的人,靠别人来完成愿望;独立自主的人,自己打天下;互赖的人,群策群力以达成功。

如果生理上无法自立,例如身体有残缺,便需要别人的帮助。假使情感不能独立,价值观与安全感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一旦无法取悦别人,个人便失去价值。若是知识上无法独立,就得依赖旁人代为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问题。

相反,生理上独立的人可以畅所欲为;心智上独立的人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兼具抽象思考、创造、分析、组织与表达的能力;情感上独立的人能够肯定自我,不在乎外界的毁誉。

由此可见,独立比依赖成熟得多,不过独立并非个人成长的极致。

拥有真正独立人格的人,能够事事主动积极,而非受制于人。这种境界的确值得追求,但并非圆满生活的终极目标。

只重独立并不适于人我息息相关的现代生活。一个人若缺乏互赖观念,难以与人相处共事,充其量只能独善其身;永远无法成为出色的领袖或团队的一分子,也不会有美满的家庭、婚姻与团体生活。由此可知,个人无法离群索居,想要独自追求圆满人生,无异于缘木求鱼。

互赖是一个相当成熟进步的观念。生理上互赖的人,可以自给自足,但也了解互助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情感上互赖的人,完全肯定自己的价值,但也承认需要爱、关怀以及付出。知识上互赖的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总言之,一个互赖的人,能够与人分享内心真正的感受,做有意义的交流,也能共享别人的心得。

但在此必须强调,只有独立的人才能达到互赖的境界,依赖的人还不具备足够的条件。因此,因此,先讲述七个习惯中的前3个,着重在如何自我约束,由依赖进步到独立,这些习惯属于“个人领域的成功”范畴,是培养品德的基础;而后才是“公众领域的成功”,即习惯4、5、6所讲授的团结、合作与沟通;第7个习惯则涵盖了其他6个习惯,谈的是自我更新。

“有效性”的定义

介绍的七个习惯最合乎效能原则,且效果最为持久。它们能帮助你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把握机会以及吸收最多的正确观念。

我对“效能”所下的定义是——“产出与产能必须平衡”。伊索寓言中有则鹅生金蛋的故事,正足以说明这个常遭人忽视的原则。

这则故事是说,一个农夫无意间发现一只会生金蛋的鹅,不久便成了富翁。可是财富却使他变得更贪婪更急躁,每天一个金蛋已无法满足他,于是农夫异想天开地把鹅宰杀,企图将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来。谁知打开一看,鹅肚子里并没有金蛋,鹅却死了,再也生不出金蛋。

这则寓言是效能观念一个很好的例证。一般人往往从金蛋的角度来衡量效率,也就是产品愈多,效能愈高。可是上面的故事却告诉我们,效能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产出”即金蛋,也就是你希望获得的结果;一是“产能”即鹅,也就是你借以达到目标的资产或本领。

仅重视金蛋,无视于鹅的人,结果会连产金蛋的资产本身都保不住。反之,“重鹅轻蛋”的人,最后可能养不活自己,更不用说鹅了。因此,产出与产能必须平衡才能达到真正的高效能。

今天主要介绍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都能产生高效能,因为它们基于原则,效果持久,是品德的基础,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2020.3.2 史蒂芬·柯维 一、七个习惯的概述: 二、七个习惯的关系: 七个习惯可以分...

  • 七个习惯,七个提问

    七个习惯,七个提问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

  • 2018-05-03

    一、七个习惯概述 1. 这七个习惯是什么? 2. 七个习惯之间的关系 3. 两个相关概念 二、七个习惯分述 1. ...

  •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读后感

    七个习惯概述 1. 这七个习惯是什么? 2. 七个习惯之间的关系 3. 两个相关概念 二、七个习惯分述 1. 积极...

  • 秋叶训练营复盘之复利的思考

    学习应用类 学习七个习惯,在生活中实践七个习惯,通过分享教会别人实践七个习惯,认证七个习惯讲师,有更多机会分享。再...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目 录 一、七个习惯概述 1. 这七个习惯是什么? 2. 七个习惯之间的关系 3. 两个相关概念 二、七个习惯分述...

  •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一、七个习惯概述 1. 这七个习惯是什么? 2. 七个习惯之间的关系 3. 两个相关概念 二、七个习惯分述 1. ...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一、七个习惯综述 1.七个习惯是什么 2.七个习惯之间的关系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属于个人领域习惯,双赢思...

  • 2016-05-01 江雪 《独钓寒江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许久以前肖老师就要我们看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直到现在才看完,里面的七个习惯是哪七个呢?文章的七个习惯都是以比...

  • 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一、七个习惯概述 1. 这七个习惯是什么? 2. 七个习惯之间的关系 3. 两个相关概念 (1) 思维定式 思维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个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gi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