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书

作者: 傻傻小牛虻 | 来源:发表于2017-04-24 10:37 被阅读0次

    读书,是营造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精神世界

    为什么阅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处于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情趣。少年读书,一禀朝气,或为奋斗,或为情窦初开的纯真感情,“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也。青年读书,多为探索世界,稍通人情。高阳小说里读出官场机器运行的规则,路遥的世界里透彻人世的奋斗与苦痛。壮年读书,多为实用,讲求功效。“一技之求,精益求精”,“书中自有……everything”。老年读书,只为消遣,茶艺、林园,金石,书画,情趣之醇正,而无一毫物欲之窒碍,正待此时。

    中国的两个半圣人,孔子不学而能,以述为作,以一己之力,开万代风范;王阳明,初泛滥于词章,继而出入于佛老,终于彻悟“心即理”,倡导风气之先。曾国藩,出入于理学,磨砺于战事,知雄守雌,为半个圣人。他们虽生于不同年月,磨砺于不同事端,而读书明事,淬炼人格,一也。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营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精神世界。并让这个精神世界的力量映射八方,流溢四海,这是一样的。

    我们读书,最终的目的也是一样的。为自己营造一个朝气蓬勃、奋斗有为的精神世界,让这股精神成为成长的催动,成为人格的执守,成为生命的皈依。此精神出,而为伟大的事功;此精神蕴,而为高尚的人格。让自己在这精神世界里,自得其乐;以这精神世界为依,人与物,各得其所。

    读书,猛火煮,慢火熬

    读书,要猛火煮沸。非如此,则不能痛吃其肉,痛啖其髓。修炼人格,要与时涵养。非如此,则不能神与人化,知与行合一。人有惰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寻常事。常尚未得其门而入,便改弦更张,另觅他途。掘十井而不得一水饮,此之谓。所谓猛火煮,即是刚接触一途,便专注此一途,心无旁骛,日进寸进,迅速批点,迅速完结。目的即是破门而入,宏观高览,兼收并包。由此恢弘气象,便容易入得门径。此“猛火煮”的意义。待入门日久,涵养日深,日有所会,寸有所得。才所谓日日新,又日新,其中新意丛出不穷。神与人两化,才算熬得滋味出来。此是“慢火熬”的意义。

    读书,知行合一

    意动处即行实,行动处即意表。知行合一,是读书人最终最后的考量。中国读书人,为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格自高不算高,言为世范,移风易俗,此为高。无论有道无道,见则有功,隐则有功,此为高。知行合一,可说是读书人修身匡时的最根本追求。

    论读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gu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