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拿到了一份三年级的期末质量检测卷,语文,数学,英语我全部浏览了一遍,好像有几个语文题目我还真没把握。整套试卷看下来,好像题型别说与原来我们上小学时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就是与儿子上小学时也是不一样的。英语已经有了50分的听力,数学更多的考察数学思维,语文考察的是积累与素养。看来我以为的小学没多少知识点是不符合实际的。也难怪家长抱怨一辅导孩子鸡飞狗跳。
试题的考察方向必然引领教师的教学方法,从数学试卷考察的范围与难度来说,范围很广,难度不大。其中的分数部分考察部分虽然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但是高效课堂一节课就能完成。因为在前年跟随一个培训,关于这部分的一个同课异构,一位普通老师,一位齐鲁名师,讲授课题一样,效果截然不同。普通老师的课重点讲授概念与书写,而名师一节课完成了分数的起源,概念,写法,比较等内容。也就是这张试卷里考察的全部内容。
对比老师的课堂效果忽然不对,名师确实没有几个,但是成为名师的基本条件却是对学科的整体把握,而不是只在课本呈现的范围内让思维固化。数学试卷里有一个填空题几乎就是水果摊老板的生活记录,一段话里让填单位名称,包括质量,时间,价格,距离等等。所以,教学的重点应该是理科思维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点的讲授。英语里考察的是日常英语对话以及从文章里提取关键信息,这无疑也是文科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从小学跟随儿子一路走到高三,所有需要弥补的,我有深深遗憾的地方在这套试卷里都找到答案,所以所谓的难只不过是考察的广度问题了,只不过理科思维与人文精神的考察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