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来访者的分享,希望今天的故事对你有所帮助。
这次是关于与父亲的关系的问题,父亲在她的人生中有很长的缺失状态,小时候她基本上都是在亲戚家里轮流度过的,也看到了有的亲戚是真心待她好,而有的只是因为看在她爸爸的面子上帮助一下,而有的则可能就是非常不欢迎她的到来。但是懂事的她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为了不成为父亲的负担,她只能默默地辗转不同的亲戚住处,假装自己一切都好。
等到长大了,父亲老了,她也有照顾自己和父亲的能力了,但是却并没有办法原谅父亲之前的缺失,对父亲也谈不上多少感情,正如她小的时候那样,对于父亲可能也就是尽照顾的责任而已。她既觉得父亲可怜又觉得父亲可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有的时候她也会觉得自己对待父亲太过冷漠,甚至比不上自己对待领导和同事客气,但是她又想到父亲年轻时对她疏于照顾,她就觉得自己现在做得并不过分。
她经常会站在道德的角度来谴责自己,应该宽恕父亲,不应该跟这位老人家计较了,毕竟他年纪大了,而且她也理解父亲年轻时候缺位肯定是有苦衷的,她也时常觉得自己实在是有些过分。但是她就是做不到宽恕自己的父亲,她也不能够忍受父亲只有在需要钱的时候才会主动联系自己,平常也不会给自己打个电话什么的,而且经常会忘记她的生日,即使她一而再再而三告诉了父亲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最后,她已经寒心,觉得有没有父亲这个角色已经无所谓了,就是一种想摆脱又摆脱不了,想照顾又没有办法完全放下内心芥蒂来照顾的状态。既觉得父亲可怜又觉得他可恨。
人生在世,其实我们每个人,只要是有子女的,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都没有人教我们该怎么对待子女,怎么处理好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我们对于子女的照顾也都是局限在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照顾自己的,周围的人是怎么处理这类问题的,从自己的父母和周围的环境中学习,再加上我们自己的理解,可能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照顾孩子的模式。这种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只能说是在有限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自己能够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正如她的父亲,年轻时候的缺失可能也是当时他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她有不原谅的权力,也有照顾父亲的义务,所以才会有不断的纠结和内耗,让自己没有办法放下过去也没有办法从容面对未来。
给她的建议是不要强求自己原谅父亲,就让自己内心的对父亲的怨恨慢慢散发出来,既不要上海自己,也不要伤害父亲,就去感受自己对于父亲的这种复杂的情绪,去感受就可以了。可以通过日记、音频、绘画等多种方式把这种感情抒发出来,时间会给予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