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公益之路上悟悲悯(之七)
悲悯,是对他人的善意,更是对自身的护理。

许多人对悲悯不接受、有抵触,是因为他们觉着这件事是自己吃亏、别人受益的事情,于是就有了“凭什么”之类的问题。
他伤害了我的利益或感情,凭什么让我同情他或理解他?这个问题是一个随处可见的问题。是啊!面对一个伤害了自己利益或感情的人,去厌恶或愤恨还来不及呢,凭什么去同情或理解呢?

厌恶或愤恨,都是一种情绪,而凡是情绪都是双刃剑,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及自己。沉浸在厌恶或愤恨中的我们,往往是吃不香、睡不着,亟需心灵的护理。
于是,悲悯就呼之欲出了。

九十八、公益之路上悟悲悯(之八)
无条件的同情和理解他人,是为了消除或减缓缠绕自己心灵的不良情绪。凡事有果即有因,别人伤害我们的感情或利益,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的。这些缘故有些与我们自己做的不好有关,有些与客观情形有关。比如有时是我们先伤害了别人的情感或利益,有时是就一块蛋糕产生了竞争,等等。

无论是哪种缘故,我们努力去辨析清楚,都是很有必要的。否则的话,我们就会陷入一面理的泥潭之中,似乎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是个完完全全的受害者,似乎天理和正义都该以自己的感觉和利益为圆心来画。

沉浸在一面理的泥潭中,我们的情绪就会越发来劲,而来劲的结果就是自己也随之受到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