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得很早,所以今天五点左右的样子就醒了。闲来无事,打开微信读书,一口气读完了孟非的自传----《随遇而安》。
连续四个多小时,头昏脑胀还感到恶心。长时间看手机,实在不可取。
不过收获也是蛮多的。下面先摘录几句触动比较大的话:
1、永远不要对别人的帮助有太高期许,哪怕是你的父母,凡事要靠自己。
孟非之所以写下这段话,是因为当初他因为偏科高考失败,所以找不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而他的父亲,当初已经是江苏电视台的中层干部,多少是有社会关系的。给儿子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他的父亲是一个不愿意开口求人的人,因为父亲太顾虑自己的面子。所以孟非只能去印刷厂干最普通的印刷工。
但是现在看来,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那段最苦的印刷工生涯,也带给了孟非别样的历练。
2、如果你足够强大,敢于挑战一下,你就会发现有些貌似强大的东西,其实很脆弱。
孟非最开始做《南京零距离》这个新闻栏目的主播时,他刚刚从一个体育栏目跳过来。他本身是非播音主持专业,且是一个光头,这个节目还启用直播的方式,时长为一小时。最最需要魄力的地方是节目的时间段为晚上的六点五十至七点五十,刚好跟央视《新闻联播》的播出时段重叠。
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家都因为《新闻联播》的缘故,习惯性的放弃了这个时段。而《南京零距离》却打破了这个习惯,成为了江苏地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
3、任何相机和镜头都只能记录下一个局部,一个瞬间,无法表现人置身其中的感受。
孟非当年以记者的身份,在新疆做了一次为期三个月的采访。期间领略到无数来自异域风情的美,比如喀纳斯湖、禾木香。曾经他特别遗憾没有用相机拍下那样的人间仙境。但是今天想起来,他一点儿都不遗憾。因为文字和照片都一样苍白,无法替代他的回忆和感受。
行万里路,真的是非常有必要的。扩大的不只是眼界,还有心境。
4、中国人应该把花在饭桌上的钱匀一点到艺术消费上来。
孟非对于舞台剧是十分喜爱的。无论是刚刚工作还是他谈恋爱之时,都热衷于看舞台剧。
之所以这句话触动与我,可能跟自己的消费在这方面太少有关。其实看舞台剧,看电影,也是培养审美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之前我有看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的纪录片,他的母亲喜欢看电影,而且每次都带着年纪很小的王家卫。这让他在无形之中就跟电影建立了很深的情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成为电影导演届一代宗师级的人物,母亲早期带给他的电影方面的熏陶,功不可没。
5、愿意为别人付出并不求回报的人一定生活的很快乐,很幸福。
刚好现在过年在老家待着。读完这句话,我首先想到了婆婆。因为我每天都有看到婆婆对儿孙无私的爱。
早上我们一家三口在卧室磨蹭到九点左右才起床。婆婆每天都是早起做好饭,但是她很少来催促我们。偶尔实在有些饭菜不太好回锅再热,她就来催一下起床,如果我们还没起,她就把饭菜直接端到卧室里来。过一会,再来收走盘子。
饭桌上,她总是把最好吃的留给我们先吃。往往等我们快吃饱了,她才放下手中的活,过来吃饭。我一直让我儿子去喊奶奶,她才比平时稍微早一点来到餐桌。
所有的家务活,她都一人全部包办。结婚五年,我回来老家,最多就是扫扫自己卧室的地,收拾了一下客厅的茶几。偶尔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她都是喊我老公。有一次,我刚拿起拖把,就被她抢了去。一个劲的让我去玩,她来打扫。
大年三十晚上,因为老公酒精过敏,导致短暂的晕厥。当我讲给婆婆听的时候,我从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个母亲最最担忧和后怕的样子。那一刻,真让人特别心疼。
公公一辈子都待婆婆特别好,老公说,从没有见过他俩吵过架。
想到之前,因为带孩子的问题,跟婆婆闹过几次矛盾,我自己也真的是有点作。其实可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感恩她仍然待我如初。
回到《随遇而安》这本书,孟非并非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学习成绩除了语文,历史等文科科目以外,都相当差。第一份印刷厂的工作也因为年轻气盛跟领导闹翻而被开除。
十几岁时父母离异,也一度带给他一段特别灰暗的日子。但他身上没有一点来自单亲家庭那些所谓的标签。
从印刷厂工人,到电视台的临时工,摄像,剪辑,制片,新闻主播,再到红遍全国的《非诚勿扰》的主持人,那些有趣不失妥当的才华里,藏着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
这本自传,我也完全读出了随遇而安的味道,他从没有刻意的去追寻什么。只是在他进入电视台成为临时工的日子里格外努力。随遇而安是一种态度,但是在足够努力的基础之上。把眼前的小事做好,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