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百日成长打卡营23】
这两天学习了《心理营养》这本书关于“安全感”方面的知识。对于儿童,什么是安全感?“安全感”就是孩子能相信自己,他知道自己在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他是安全的。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就是在生活中让孩子多为自己做主。孩子可以做的我们都要放手,充分的让孩子去尝试,每一环节每一个过程都可以给他增加一分安全感。不要催促孩子,不要计较结果怎么样,任何失败,累计经验会获得自信。如果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为他做这做那,孩子没有机会去尝试,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导致没有安全感。而让孩子获得获益一生的安全感就在最重要的0~3岁,这些都需要父母有意识的引导。
3岁前的宝宝需要我们无条件的关爱,因为他们还不懂得取悦,我们需要用最自然的方式去对待孩子,饿了就给她吃的,孩子想要抱,那就抱抱他,孩子想要自己去探索,在安全与道德的范围内允许她走出去。我想起以前带大妞的时候,每次要离开家的时候,总是会偷偷地离开,结果孩子每次特别怕分离,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担心什么时候“妈妈不见了”,所以很多时候需要我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焦虑,不发脾气,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孩子,妈妈有事要出去,什么时间会回来,家里有奶奶照顾你。可能在最开始的时候孩子会很难过,但是当他慢慢地发现,妈妈地离开,不是代表妈妈不见了,妈妈还会回来的,孩子的内心就会接受这样的事,也不会因为害怕妈妈地不见而没有安全感。现在小妞两岁七个月,孩子的探索欲望很强,而且每次我离开家的时候都会和我说:妈妈再见。有很多次,我有事情不得不把小妞放在外婆或是大姨那里的时候,小妞会很高兴地和我说再见,所以如果哥哥或姐姐在家的时候,我也会很放心的把小妞留给他们照顾,而小妞总会很放心我地离开,因为她知道妈妈有事出去,等一下就会回来。我觉得在生活中我有意识地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妞是23个月才断奶,那段时间对我也是非常依恋,晚上要奶睡,还要夜奶,但是我却非常享受这种亲密的关系,对我来说,无条件的满足孩子,除了让孩子感觉到安全感外,更重要的是母子连心的感觉。最后的几个月我有意识地告诉他:“宝宝长大了,会吃饭了,以后要跟奶奶说拜拜了。”当真正断奶的那一天来到的时候,小妞在第一天表示了非常地难过,第二天就开始接受了牛奶,所以这个断奶并没有很痛苦。
所以父母地突然离开更会给孩子造成不安全的感觉。我想越有安全感的孩子,越容易接受分离。
情绪没有好坏,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需要接纳它,理解它,而不是带着我们自己的情绪去焦虑,去否定,不允许孩子有情绪,这些都会压抑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变得为了取悦父母而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当孩子有情绪反抗父母的时候,我们更要看到孩子的心力还没有完全被破坏,而要看到情绪后面的问题根源,帮助孩子,让孩子体验到自己有价值的,重建孩子的自信心,更多的时候孩子只是需要被父母肯定,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寻求的是关注。当孩子寻求过度关注的时候,我们就要反思自己,我们对孩子的关爱够吗?经常被否定的孩子必定是一个没有安全感和自卑的孩子,而他的内心深处是渴望着温暖和爱。
看到所谓的“问题”儿童,我们都要经常自问:是什么因素促使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我需要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通过反思,才能真正的帮助到孩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9320242/b7671371bda546c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