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百日成长打卡营50】
悦读分享:只因目中无人—萨提亚冰山理论:沟通法宝萨提亚将个人内在冰山共分成七个层次: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
萨提亚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行为
行为位于冰山的顶端,是我们五官所直接接收到的部分,是来自他人和环境的信息。如一个人在愤怒地叫骂,一个人在开心地数钱,一个人在静静地读书,等等。行为是我们最容易看见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出错的部分。
应对方式
我们对外在处境选择如何回应或反应,就是我们的应对。
萨提亚认为,人们往往有四种应对姿态。
第一种是讨好。
这种应对姿态的人总是感觉自己不好,或者一旦出了问题都是自己的错,对别人和颜悦色,希望让每一个人都对自己满意,也常常会牺牲自我价值。
讨好的人总是会对自己说:这是我的错,我不值一提,我不能生气,等等。
第二种是责备。
采用这种应对姿态的人刚好和采用“讨好”这种应对姿态的人相反,他们强烈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了保护自己,可能会变得充满攻击性和暴力,会将自己的态度表现出来,甚至不断挑剔苛责别人。
采用责备这种应对姿态的人可能常常会对自己说:我绝不能让别人觉得我好欺负或者软弱。
第三种是超理智。
超理智的人很少会碰触到情感部分,他们会引经据典、罗列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超理智的人往往比较沉闷,不通人情,别人对他的感觉可能是比较冷漠。因为很少触碰到自己的情感,所以他对别人的情感也不敏锐。
采用超理智这种应对姿态的人可能常对自己说:一个人必须冷静、镇定,讲话要有客观依据,事实胜于雄辩,情绪化是不对的,等等。
第四种是打岔。
打岔的人和超理智的人正好相反,他们的想法不断变换,很希望能够在同一时间做无数的事情。打岔的人总给人的感觉是快乐和乐观,他们很讨人喜欢,因为他们的出现会打破很多僵持或者不愉快的状况,他们就像一个群体中的开心果。
但是他们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严肃的话题上,他们可能很富有创造性、有趣,会用很多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他们可能常常对自己说:没有人会关心这个。
每一个人的应对姿态都形成于自己的童年。早在生命开始的阶段,我们就发展出对自己和世界的观念了。
尽管大部分人在18个月到2岁才学会说话,但是在2岁之前,我们就已经学到了大量的东西。父母也许会通过言语与我们沟通,但是我们却通过他们的触摸和语气、他们的手和声音来理解他们传达的信息。
这些我们早期学习的主要渠道——触摸和语气同样可能成为一种功能不良的学习通道。成人通常不会考虑这些。在学会说话之前我们会记住成人的言语,随后,我们会将这些言语和感觉体验结合起来。
步入成年后,言语通过左脑进入我们的意识,而我们已然忘记了作为婴儿时曾依赖过的语气和触摸。婴儿可能会将父亲强有力的双手或母亲焦虑的言语记忆为威胁性和没有爱心的,而他(她)的父母在发出这些非言语信息的时候却并不带有这样的意图,或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信息的存在。
除非父母教给我们,否则我们将无法发展出有效的方式来应对威胁。通常,作为成年人,我们会延续在童年时期学会的应对方式。
感受
感受是普遍的人的情感经验,如爱、生气、害怕、轻视、疼惜和嫉妒等。在个人身上会引发这些感受的因素,则因人、家庭或文化而异。
感受常常强烈地依赖于过去的经验基础。即便我们此刻的感觉是由当前的事件所激发出来的,我们也常常会使用自己长期积累的感受来进行反应。
我们的反应性感受是建立在期望和观点基础之上的,而它又与自我价值和自尊密切相关。
当我们体验到某种特别的感受,如生气或者嫉妒,通常会根据自己学到的规条是否接纳这种感受而产生反应,这会影响目前正在产生的感受是否被自己接纳。
我们也许被教导生气是不好的,所以在生气时,会认为自己不应该有这种感受,这种想法进而产生另一种感受,如对原有的感受感到羞愧。
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ABC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对于不同事件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并非事件本身引起了这种反应,而是人对这个事件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反应。
这个理论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有些人无所谓,而另一些人却很愤怒。
人们往往会用行为去表达自己的感受,生气的时候骂人、打人,伤心的时候哭泣,等等。很多时候,其实人们只注意到了别人的行为,却会忽略感受。
很多夫妻在吵架的过程中,丈夫往往比较理智,总会为自己找很多理由,甚至觉得太太胡搅蛮缠,但是,太太却可能会抱怨丈夫:你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太太可能用“胡搅蛮缠”的行为,在表达自己的感受。
观点
观点也被称为信念、态度、价值观。观点常常与我们对自己的感受交织联系在一起,强大、牢固而难以拆分。观点是基于现在和过去经验的结合,不只是根据此刻所见所闻的事实,也受到我们的期待与渴望的影响。
例如,有个小女孩知道父母不曾拥抱她,将之解释为自己不被爱或不值得爱;或是发现学校其他同学对她不好,欺负她,她的解释可能是自己很笨或不受欢迎。这种解释会影响她的自我价值感,以及她对自己的看法与感受。
我们往往会根据极为有限的知识基础来形成观点,特别是在我们年幼的时候。
限制性信念有三种——无助、无望和无价值,这三种信念往往形成于我们小时候。
“无助”的人,通常是因为小时候父母过于包办了他们应做的大多数事情,或强行要求他们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或者处处拿他们的弱项与别的孩子的强项作比较,让他们总感觉自己不如人。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我自己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但是我爸妈可以,或者别人可以。于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不会再去尝试自己解决。
“无望”的人,可能在小时候告诉过父母自己对于未来的期望,父母总是打击他,告诉他不可能,渐渐地,这个孩子就会向“现实”低头。
“无价值”的人,可能是父母将自己对生活的不满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甚至会期待孩子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如果孩子没有满足对他们的期待,父母就会责怪孩子“没用”。
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同一个事件产生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观点,每个人也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相同的事情。
期待
每一个人对他人和自己都有所期待,期待是根据渴望而来的。渴望几乎都是相同的,期待却因人而异。
比如,每一个小孩都渴望父母的爱,但小孩应该怎样知道自己得到了父母的爱呢?
有些小孩通过父母的拥抱和亲吻知道自己被爱,有些人则通过和父母玩耍知道自己被爱,有些则通过父母的言语知道自己被爱。
比如,一个小男孩期待和父亲亲密,他希望父亲常常陪伴自己,温柔地和自己说话,如果父亲能做到,他的期待就得到了满足,这个小男孩的情绪、行为都不会出现问题。
可是,如果父亲工作很忙,又是一个不太会表达感受的人,也不知道如何与小孩子亲近,这个小男孩将会经历期待总不能被满足的状况。可是,这个小男孩并没有什么办法来满足自己的期待,他只能忍受这种匮乏的状态。
那些未被满足的期望如果进入观点层面,这个孩子可能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差劲的人,所以得不到别人的爱;如果进入感受层面,很可能他会体验到受伤、孤独甚至愤怒。
多年之后,当这个小男孩成年,他会偷偷将这些渴望带入另一段关系当中,或一直带着由于期望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不适感生活下去。
如果在晚一些的时候这一期望得以实现,那么当前的关系将会呈现出它所具有的价值,而过去的渴望和不适也将消失。
很多时候人们并没有表达出他们的期望,或者他们可能也不清楚自己的期望。我们的期望通常来自人类普遍存在的渴望。
一个期望被爱的人,他的期待总是不能得到满足,为了生存,他会不断地放弃自己的期望和被爱的需求。这些经历不但会导致他产生低自尊、痛苦、伤害和自我贬低的感觉,还会让他产生这样的结论:“我不好,我不值得别人爱。”
我常常看到有些年轻人炫耀自己的奢侈品,一个简单的布包可能需要上万元才能买到,还有一些刚工作的年轻人会买几十万元的车代步。他们真的需要这些奢侈品吗?其实未必。那么这些奢侈品为何总是销量很好?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昂贵的奢侈品可以满足自己被别人肯定和尊重的需要。
这些年轻人,还没有对这个世界有太多贡献,自然获得的肯定就很少,尊重他们的人也不多,但是这些昂贵的奢侈品却可能使其他人羡慕他,这种时候,他的期待就得到了满足。
渴望
不论是什么种族、文化、宗教、性别或肤色,所有人都想被爱、被重视、被接纳,所以渴望是普世皆同的。
当我们渐渐成长时,这些渴望得到满足或是未得到满足,都将会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成熟以及处理我们自身感受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这些渴望,我们发展出几种沟通方式,表现出来的形式可能是得到接纳或不被接纳的行为。
为了得到别人的重视,我们可能讨好或控制他人。当普世皆同的渴望未被满足时,就很难与他人联结,或者联结不稳固。
在生命早期,通过不断尝试和体验,自我受到反复“轰击”,并由此形成了对自己的定义,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生命也渐渐变成了仅仅是一个维系生存的过程。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孩子的渴望得到了满足,个体就有机会发展出高自尊、表里一致的生存方式、健康的压力应对模式,以及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
自我
冰山的核心或基础就是自我,它决定了我们与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这一部分最难以被察觉、被了解,常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看清它的真正本质。
“自我”是一种生命的真实状态。我们在情感上完全活在当下,能完整地兼顾我、他、情境,能让生命力在自然状态下不断成长,内心充满喜乐与意义感。能很顺畅地和任何人联结。我们的目标是与它联结,发现我们本来的面貌,以及我们最深切想要的是什么。
以上是“冰山原理”的理论,我想起昨天的一件事,现在试着分析一下:
> 昨天上午,我和大妞说,还有一次推拿没有做,希望他能上午去做,大妞很爽快的答应了,她打算下午和弟弟去逛街。打电话预约后才知道还有两次的操没有做,希望她去机构做操顺便推拿,至少要两个小时,于是马上预约了下午时间。
当我把这件事告诉大妞时,大妞很愤怒地表示她不去,我也很生气,这些事已经拖了好久,希望她去。她非常坚决的说无论如何都不会去的。我不假思索地说,那哪里都不要去,就呆在家里,把钱放我这。大妞气愤地把钱扔给了我,重重地把门锁上,呆在自己房间里。
> 我马上陷入了沉思,大妞的行为:她拒绝接受我的安排;她的感受:对我非常愤怒;她的应对方式:责备,我可以不去任何地方,把钱给我,自己反锁房间;她隐藏着什么样的观点:你没有征得我同意,这些都是你的想法,你不尊重我;她期待:你可以在预约前问一下我的想法吗?她渴望:得到我的尊重和理解。当我随便做主决定她的时间时,她的自我价值很低,因为我不尊重她,让她感觉到不安全,于是愤怒就开始了。
> 当我想到这些问题时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于是我敲响她的门,"大妞,开开门,我们好好谈谈。"
> 大妞:"不开,你直接说吧。"
> 我:“你告诉我你怎么想?”
> 大妞:“我不想去做操。”
> 我:“已经交了费,不去是不可能的。”
> 大妞:“我今天不去做操。”
> 我:“好吧,那你自己安排好时间告诉我,我希望这个月做完它。”
> 大妞:“好的,我看下日历。”
> 自己确定了日期给我,我马上约好了,然后告诉他具体时间,一场纠纷马上平息下来了。后来下午高高兴兴地和弟弟逛街去了。
学习完冰山原理以后,我们了解每一个行为背后都隐含着一个人的需求与渴望,但我们大多数人却只能看到别人的行为层面。 冰山原理可以破解人们的行为密码。
当你上班迟到的时候,如果领导骂你,也许他是期待你能早一点到公司;当顾客抱怨一个产品有很多问题的时候,也许他是期待产品能够改善。同样,若你的伴侣对你指责、抱怨,甚至和你争吵,在这样的行为下,他可能有一个没有得到满足的果你能够看到伴侣的这个需求,并且能够满足他,争吵一定会少很多。
很多父母说,当孩子长大之后,就越来越不懂孩子在想什么了,尤其是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之后,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叛逆,越来越搞不懂孩子。孩子真的那么难以理解吗?其实如果你能够用冰山原理去理解孩子,你会发现孩子并不复杂,他渴望得到的东西和你是一样的。
冰山原理是一个与人交往非常有效的工具,通过看到别人的冰山,你就能通过他的行为、情绪,一层层地深入他真实的内心,看到他内心的期待、渴望,如果能够满足他,你们的关系会变得非常融洽。
学会了这个工具,你的工作也会越来越顺利,家庭关系也会越来越和谐。当你能够看到一个人的内心时,你自己也会变得更加包容。悦读分享:只因目中无人—萨提亚冰山理论:沟通法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