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康熙年间。
地处水陆要冲的吴城,周边矿藏丰足,更兼工商业繁荣,冶铁业在此地迅速发展起来,民间也流传着“铁到吴城自成钢”的说法。
上天似乎对吴城格外恩厚,蜿蜒的青汨江绕过大半个城池,江面可达数百米之宽,船舶舟楫如鲫,往来运载各类商品。
青汨江沿岸,一条狭长的街区延绵十里,因此得名十里长街,商贾、店铺云集,是吴城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放眼望去,长街上,客栈、浆染坊、药铺、茶楼、酒楼、典当行、米铺、杂货铺、钱匠铺鳞次栉比,来往客商络绎不绝,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这些多行业中,生意最兴隆、最热闹的当属打铁业了。整条街至少有十几家冶铁作坊。从早到晚,叮当、铿锵之声不绝于耳,铁铺老板赚取的银钱一般比其他商贩容易很多,保证全家老小衣食住行之外,尚能节余些许,日子过得丰足宽绰。
然而,并不是所有铁铺的营生都能风生水起,长街尽头的汤氏铁匠铺就是其中的个例。
三年前,汤鹏学徒期满,在十里长街租了店铺,开了这间汤氏铁匠铺。开张以来,他虽然苦心经营,却只能挣个衣食无忧,付完店租之后,基本再无剩余银钱。
若论打铁的技术,他已跻身能工巧匠的行列,锻打出的犁、锄、镐、镰刀等农具和菜刀、铲子、剪刀等生活用具,又结实又耐用。可是,店里的顾客却寥寥可数。
除了打铁,他有个奇怪的嗜好,闲暇时经常拿着小木棍在地上、墙上画来画去,什么都画,鱼、虾、螃蟹,梅花、菊花、兰花,兔子、猫咪、老虎……
没错,他非常喜欢绘画,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有时客人来了,也顾不得招呼,久而久之,生意自然没有别家红火。
一日,汤鹏做了个怪异的梦。
梦中,蓄着长须的老画师手执毛笔正在纸上泼墨挥毫,不多时,一幅山水图就绘制而成。他左右端详半晌,突然将画作掷入炼铁的熔炉之中。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老画师仿佛化身为老铁匠,他技法娴熟地将长钳深入火炉之中,夹出了刚刚那幅画作。天哪,它居然并未被大火熔毁,一笔一画宛如钢铁铸成一般,比之前的画作更加刚劲秀美。
“太好看了!”梦中的汤鹏发出啧啧赞叹之声。
“什么太好看了?”身旁的妻子推了推他,随口问道。
“嗯?”汤鹏醒了。他坐了起来,脑中清晰地浮现着梦中那幅奇特的山水画,太震撼了!世间竟有如此罕见的钢铁画作,打了这么多年的铁,爱了这么多年的画,第一次知道铁和画居然可以合二为一。他兴奋激动地再也睡不着了。
后半夜,他想再重回梦中,细细观瞧那幅神奇的钢铁画作。可是,闭上双眼的他,却怎么都无法入睡了,脑子里显现的仍是初醒时的影像。
他想仔细回忆所见画作的细节,却以失败告终了。
一夜无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