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瓜瓜。上期我介绍了一个专为时髦女精英们设计的时尚内容电商:山茶花。
今天我们来看看另一家时尚内容电商,See。
和山茶花相反,他很适合有时间、爱逛街,却不一定有钱的年轻女孩;只用一个工具,给这些女孩打造了一个非常热闹的时尚交流区。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咱们还是从 内容-社区-销售 三要素来分析。
内容元素1:拍照求同款工具
See的特色是找同款。我们先看看这样一个理想的时尚购物场景(摘自媒体对ceo万旭成的访谈):“我以后逛街不用提那么多袋子,看到一个东西,拍,发上去,第二天全寄到我家里来,价格绝对比线下便宜。”“这个场景是很丰富的。玩微博、Nice、Instagram,只要有图片,拍张照,就能消费。”
如果说,山茶花是靠梦想世界来打造消费场景。那么See的消费场景就是现实生活的那一个瞬间。我们看中了某种心仪的东西,想要马上得到的瞬间。
我们看到See的求同款的需求还真不少,因为参与门槛很低,只需要拍照,或者把网络的图片贴过来就可以。回答也很踊跃,几乎有问必答。求同款的回复,使用的是算法加人工的方法。算法推荐相关单品这里。下面还有其他博主回答。
只是,瓜瓜必须吐槽:求同款心愿得到的回复,并不是100%精准的。回复大多是一个相似款。看来See的算法和运营都还得努力啊^_~
内容元素2:用标签系统把各类时尚内容串成大网
See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来源有See邀请的时尚博主、See的官方编辑。她们共同打造了随性的街拍和各类专题,风格多样。
推荐和标签系统,把各种内容串联起来。
1 每个帖子下面,展示和帖子相关的单品和求同款心愿。
2 点击标签,看到和标签相关的商品、内容和用户(博主)
这样一张信息网,大大增加了浏览的机会,能发现本来不知道的品牌;坏处是容易迷路,一不小心就看了各种东西,把最开始要找的忘记了。
很适合漫无目的,喜欢刷手机打法时间的女孩。而时间宝贵,只想看精品内容的女性,可能会有选择困难症哦。
社区元素:3个设计,突出人与人的交流
See用3个设计把这张内容大网,打造成一个活跃的交流区。
1 在内容信息流的第一行突出个人信息。我们看到发帖人的名字,个性签名档和微博微信地址。她们也许是博主,设计师,造型师。欢迎大家关注自己的微博,感觉更加真实。即便是See官方的编辑,叫See姨,也是一个人
2 每个人有自己的主页。类似微博。晒出自己的照片和街拍。
3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系统:关注,互评和相互喜欢。每个帖子下都可以评论和送钻石。从数量看,相当活跃。
这种设计,极大突出了社区内容的人格化,拥有相似品位的人就聚集到了一起。在内容的迷宫中,找到自己的归属。
就是…功能和界面太象小红书啦,严重怀疑是一波产品经理做的。
销售元素:三类时尚专家并用
See使用3种方法满足购买需求:
1 官方旗舰店入驻。
2个人买手代购。欧美品牌和韩国品牌都有。
3 See的官方自营:See购小助手。官方店铺的选品很杂。美妆居多,少量家居和服装。数量也不多。不知是刚刚过完大促,商品下架了,还是本来就这样。瓜瓜直接看到的现状,官方自营很没有章法。
以上三种买家,统一称为时尚专家。这也是一种人格化的称呼。
说到这里,不知大家注意没有,See设置了三个角色:普通用户(发布求同款);时尚博主(发布时尚内容);时尚专家(销售商品)。她们有各自的作用,每个角色下都是以个人身份出现。
这样的设置可能给See带来一个问题,就是
身份系统中角色太多的隐患
1 什么是网站的身份系统呢?
身份系统就是你的网站上的用户包含哪几种角色,且这些角色有明确身份定位。
比如天猫:身份系统包含买家和商家两种角色。
京东:身份系统包含购买用户、自营旗舰店和联营旗舰店三种角色。
小红书:身份系统包含发笔记用户、自营店两种角色。
用户身份是被服务的;其他角色的设计是服务用户的。所以其他角色必须有明确的定位,让用户很好识别,而且很方便就能找到。还记得为什么天猫要从淘宝拆分出来吗?就是为了让用户能更清楚的区分,个人卖家和官方旗舰店商家;从一开始分拆频道到最后分成两个网站。
所以一个网站的身份系统,不会包含特别多的角色。比如平台类的时尚电商,要么是自营,要么代购。大多采用一种角色,顶多使用两种,也是一种为主,一种为辅。
2 See的身份系统,居然包含了5种角色,增加了管理难度
See有3类角色:普通用户;时尚博主;时尚专家。其中时尚专家又分为3种。一共是5种角色。在识别、寻找、主次定位方面,就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来管理。我们看看See实际做的如何
识别:See有分别的命名。在时尚专家上有不一致的地方,比如当你想联系时尚专家时,按钮显示的是‘ 联系时尚买手’。这里的时尚买手和时尚专家是一个角色,用了两个名字。
寻找:以内容带动用户关注博主。比如在首页的Top排行榜,推荐Top内容, 自然就看到博主。
时尚专家则需要先看中商品,再找到专家,没有专门频道。代购制平台,一般都会有一个类似买手街的频道。See居然没有这么做。是否为了强调内容属性,而故意弱化卖家呢?
主次定位:个人,旗舰店,官方自营三类时尚专家,哪个为主呢?资源向谁倾斜?如何做选品的区隔?这些瓜瓜从See的app里都没有看出特别明显的意图。对于一个初创的平台类电商,最好先主做一种,否则运营会跟不上。也不能让用户形成信赖和购买习惯。
以上就是主打求同款工具的See。下期,瓜瓜会介绍同样靠普通用户和博主共同创作时尚内容的电商-花生米,她家的独门武器是‘搭配卡片’。
注:See的融资信息:2015年8月完成约数百万美元的a轮,资方包括 IDG、晨兴资本 和 BAI。
今天就说这么多,我是瓜瓜,喜欢扒时尚电商、时尚创业的故事。如果你也关注这个行业,就给我留言吧。案例讨论、投稿、什么都好。
下面几个地方,你也能找到我:界面新闻;今日头条;知乎专栏;简书。
还有小密圈:时尚玩家圈,欢迎加入。
记得关注我,我才能回复你哦
点击原文,加入瓜瓜专为时尚电商人 打造的小密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