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总觉得吃东西食之无味?不是不是因为吃的好东西太多味觉被麻木了?我想应该是吧!
记得小时候,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反倒是吃嘛嘛香,小孩子很少有说挑食的,一到饭点就饿,端起饭碗就是一顿狂炫。那个时代油很贵,肉很奢侈,平日里吃的饭菜里经常是没有什么油水,一日三餐都是清汤寡水,早上和晚上腌菜,只舍得往腌菜里放上几滴香油,就这都已经被香迷糊了。而中午,那几乎是一成不变的蒜面条,更是没有一滴油。那个年代的人想胖都难。
偶尔改善一下伙食,炸个油条什么的,孩子们能吃上五六根,甚至七八根,大人那更是没钱吃,就连蒸个包子都觉得是人间美食,硕大的包子一顿吃上两三个是常有的事。而现在,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似乎饭量都下降了,再也吃不了那么多了,可能是生活条件好了,肚子里的油水多了吧,一日三餐都改成了炒菜,想不胖都难。
那个时候只要村里谁家办席,那必然是全家老少齐上阵,尤其是有孩子的桌子,菜刚一上桌就被孩子们抄起筷子抢个精光,拼的就是一个手速。要知道一桌子的饭菜这是只有过年才有的待遇,而且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并非所有家庭过年都有这样的待遇,所以吃席对于孩子们的诱惑力可想而知,那简直是致命的。
除了吃席平时大家也都特别能吃,北方人吃饭的碗总是比南方人大很多,小时候农村里那种傻大傻大的饭碗每次吃面我都能吃上两大碗,饺子更是,尤其是长身体那几年,感觉仿佛从来都没有吃饱过一样,看见什么都是饿,现在别说两大碗,一大碗都够呛。
现在只要一到饭点就开始发愁吃什么,尤其是周末在家,平时在单位里是餐厅做什么吃什么,但周末和假期那就另当别论了。北方人的主食是面食:面条、饺子、馄炖、饼,除了这些好像也没其他的了。偶尔做个米饭,但我并不是特别喜欢吃米饭,更偏爱面食多一些,所以一到饭点就发愁吃什么,来来回回无非就这几样。偶尔想下馆子改善下伙食也不知道该吃什么:炒菜、火锅、烧烤,除了这些好像真的没有什么比较特别的美食了。原本爱吃火锅的我现在是什么也不想吃了,一说到去外面吃饭就完全没有想法。
其实不只是我自己,不知道吃什么这是现代人的通病。大家都吃各种各样的美食吃多了,以至于到头来还是觉得家常便饭最好吃,百吃不腻,尤其是妈妈做的味道,那是特有的家乡味,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抗拒的,哪怕他赚再多的钱,拥有再高的权利和地位能够吃上一口妈妈做的饭那都是心满意足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