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德经》之说文
道行创始,无中生有,从零到一,有形一体,必有阴阳两极互动,两集互动呈现或阴盛,或阳衰,或中和三态,三态成型而生万物苍生。万物或背负阴性而向阳,或抱含阳性而趋阴,或生气消气而和谐。
众人都厌恶的是:丧父的孤儿,失偶的寡者,朽而不死的,但是君王却已这些称呼自己。所以(根据道行反向的特点)物或人吃亏受损反而招至受益获利,物或人受益获利反而招至吃亏受损。
众人因此受到教诲,我也受到教诲。坚强栋梁(因为承载房屋的重压而倍受迫害)却未粉身碎骨而消亡,我认为这是(损之而益)的首要教义。
《道德经》之讲理
从零到一是道,凡事阴阳也是道,气运阴阳而成和谐则为德,阴盛阳衰是道的运动变化的方向,锄强扶弱是德的中庸和谐的作用。王公君主为人中盛阳,必以污名恶称而自谦,黎民百姓为人中弱阴,应该以好汉,壮士而自豪。
贵族富豪应行善舍利而自保福分不衰,贱民穷人则奋斗争取而自强生命不息。若持强凌弱,或图谋强者更强,则失道缺德,必加速灭亡。
贵贱,贫富,强弱都是特定环境,阶段,地区的相对比照,村中老大进入县城则是由阳衰转入阴盛,虎落平阳被犬欺,强龙不压地头蛇则相反。
吐故纳新,锄强扶弱,劫富济贫都是遵道上德,却不可自作自为。权财勾结,谋大求独,则失道缺德,天理不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