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上个世纪的五十、六十、七十年代,为了迅速的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国家采取了“以农补工”的国策。
那时候的农民很苦,生产的农产品是先国家后集体,剩下少量的才是自己的,农民时常是捏紧裤腰带过日子。那时,当农村生产队的生产队长更不容易,一年四季,一天到晚,生产队长想的就是生产队里的事情,因为,一个生产队一百几十口人,几百亩田地,主事的就靠队长一人。雁无头不飞,队长还是起早贪黑无所农活不干的领头人。
我的父亲,一个解放初入党的共产党员,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当了近十年的生产队长。在我的眼里,父亲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带领着一队的人在队里的那几百田地,日以继夜的千辛万苦的耕作,以求在那些田地里多收获一些农产品,来完成国家的很繁重的征够任务,用余下的那点农产品再分配给社员群众来求生存。那时的农民,那时候的生产队长,就是那时代的牛,吃进去的是草,而挤出来的是培育我国社会主义大厦根基的奶!
我用尽了我肚里的那点文墨,费尽了我这点老力写下《父亲的队长生涯》这点文字,我就是想让以后有更多的人们,记得那时候的亿万农民,记得和我父亲一样的那时候的千万个生产小队长!
邹永志2023年10月13日定稿于安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