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每周500字每天写500字
【写作】揭秘:互联网上的爆文是如何写成的?

【写作】揭秘:互联网上的爆文是如何写成的?

作者: 蒙蒙mengmeng | 来源:发表于2017-05-06 19:58 被阅读35次

毫无疑问,在今天互联网时代,在很短的时间里,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吸取和消化信息的方式,凡是没有意识到这种重大改变的写作者, 可能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里,只是时间问题了。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普通的读者拥有了自己的信息筛选权,而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普通读者是没有自己的信息选择权的。

以前别人让你看什么,你才能看到什么。

比如文革的时候,及任何一个传媒不发达的年代,个人的阅读选择非常有限,每天只能看到少量的报纸,如果有了一本书,简直是如获至宝,可以在家翻来覆去看很多遍。

而今天互联网时代,阅读信息有了指数级的爆炸式的增长。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内容需求,需要不同的信息。读者可以自己去主动搜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筛选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阅读。

渐渐的,结果呢?

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自己赞同的内容。

就算是你自己没做过信息过滤,但今天的大数据技术,喜好分析等技术都会迎合你的内容喜好,最终使得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喜好的内容了。

如今,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仅次于新闻客户端的第二大阅读渠道,不仅是连接着人们的生活,甚至可以说,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一个单独的社交网络。

而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这种从1个点向多个方向发送信息的方式慢慢在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是由意见领袖为代表的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的写作方式已经彻底失效、 被抛弃了。

如果你没有掌握面向新时代的年轻人的写作风格,那么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你的声音不会得到半点的传播,你就没办法影响到大众的一丝一毫。

而如果你能写出符合互联网阅读习惯的文章,你的声音很容易就会在你的同龄人中传播开来。

在这样一个人口红利的时代, 无论你的目的是什么,是营销,是推广自己的见解,还是想影响大众的价值观,如果你能写出符合今天互联网阅读习惯的文章,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众所周知,特朗普打败了希拉里,成为了美国的新总统。

所以,我们就拿特朗普的演讲套路举例子,来剖析 “洗脑文”的核心套路吧 ,我把这种套路总结成3步。


第一步 帮助大众宣泄负能量

每个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都会对现状不满,这是全人类所有人都会有的基本心态。这些人可能没有那么强大的表达能力 将不满表达出来,但是他们需要有人把这说出来。

美国人现在最缺的是什么呢?

是安全感,他们不希望被恐怖分子炸死。

是工作,他们又很难找到工作。

可能由于自尊心等各种原因,他们也不好意思跟别人讲。就是缺少一个导火索,而特朗普呢,冒出来了,充当了这个导火索,帮助大众宣泄负能量。

像这种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希特勒这个演讲天才,还没有上台(出掌政权)前演讲的一个例子。

希特勒在演讲时不会说“我的德国梦,德意志要强大”这些啊。希特勒的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好意思,我迟到了,大家好。今天路上堵车,柏林的交通我已经无语了,我不知道我们的政府整天在搞什么?”

你看这样的话非常接地气,立刻拉进了和台下观众之间的距离,和观众站在了一起。

第二步 找替罪羊

找替罪羊的核心原则:一定都是别人的错,归根结底,一定不是听众(读者)的错。

特朗普说,是中国人的错,是墨西哥人的错,是奥巴马的错,反正都是别人的错。

另外,你看一些讲情感鸡汤的作者都会怎么说:你找不到男朋友不是你的错,不怪你,是因为你作为一个女人,太优秀了,是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

每个人潜意识里都不想把问题归结到自己身上,试想一下,一个剩女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会不会舒服多了。

特朗普的第三步是什么呢?

第三步 画大饼

画大饼就是描绘一个美好的愿景。

特朗普说会怎么说呢?假如你们选举我为美国总统,你们的安全就有保障了,你们的工作就不会被抢了,你们的医保就不会交这么多了,总之,你们的小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并且,这种大饼都是非常具体务实的人生蓝图。

而希特勒呢?希特勒不会讲“你们选举我,德意志民族会伟大复兴”这样的空话,而是“如果我当选,德国的每一户人家一定会拥有一辆小汽车”。

赫鲁晓夫也说过类似的话, 说什么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土豆烧牛肉。

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内容和目标,而不是空泛的大话。


以上三步 就是所有的煽动家政治家都会运用的语言煽动模型。

不管是政治家,还是做传销的,可能具体到每个人的语言文字,在每一个步骤的分配比例不一样,但是基本的模型就是这三步:宣泄负能量,找替罪羊,画大饼 。

为设计师找替罪羊。

做设计师久了,你会不会经常听到这些熟悉的话语。

“你这设计不够震撼,要让别人看了就有买的冲动!”

“东西太平,看了没啥感觉,我们要品质感,要眼前一亮!”

“我们产品这么多亮点你就列一条?全部放到设计上!”

“你到底有没有用心做?我难道一直没说明白?”

“这样行不?那样行不?你们是专业的你问我?我会我还雇你们干什么!”

此刻,不知道有多少设计师在心中默默流泪:

臣妾做不到呀!

为什么?设计师夜以继日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反复修改稿子,还是被甲方否定,结果就是无底线的返工!

设计师本来应该是一个受人羡慕的高大上职业,为何设计师却如何苦恼呢?

其实很多时候,这根本就不是设计师的错。原因有很多:

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审美是有差异的,美学修养不一样,众口难调呀!

还有,每一个甲方都觉得自己比设计师更专业,甲方往往自己啥也不懂,只是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力莫名其妙的出创意···(顾客就是上帝呀!)

还有更重要的是,有时候海报设计的没有吸引力,往往是因为文案烂的像一坨翔啊!~~~

文案不好,怪我咯,也没人跟我说设计师还要学习文案啊!!!

为运营猫找替罪羊

作为一只打造运营猫,你会不会经常受到以下“待遇”:

整体打造,做一些没有啥技术含量的活:排版、配图、统计数据、Ctrl+C ctrl+V……

被领导布置各种很不现实的KPI:0成本吸引1万粉丝、 学学人家写篇10万+、没素材瞎编出文章。。

莫名其妙被批评:自己一身毛,还说运营是妖怪。

其实很多时候,这根本就不是运营的错。这锅该谁背?

天天被加班,工作人手有限,一人干了三人的活,又是助理、又是运营,忙的不可开交。

有投入才有产出,有多大投入才会有多大产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这是基本的经济学规律。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让运营0 成本做活动,引流几千人,运营只能说:臣妾做不到啊。

领导运营总监,你来分分钟写篇10万+呀?!

为英语学习者找替罪羊。

英语是每一个人学生时代无法抹去的梦魇。

拼命背单词,背了忘,忘了背,背了还是忘、、在背单词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英语水平还是上不去。

听力就是听不懂,耳朵为什么老师不开窍?

学了十多年,还是个哑巴英语,只会说一句“how are you”……

为什么,勤奋的中国学生学了多年英语,到头来听说读写,样样不精通?

其实,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学生勤奋的错,不是学生不懂坚持的道理,而是老师那些错误的英语教学方法——英语教学理念出了错。

同样是,从一楼上到16楼。有两种方法:一 爬楼梯 二 做电梯。

只要你够坚持,你够勤奋,爬楼梯也能到16楼。但是,如果有更轻松更快速的上16楼的方法——做电梯,为什么不去尝试呢?对吧?为什么不去做电梯,而非得爬楼梯呢?

同样的原因,很多时候学生学英语就被英语老师的低效学习方法带到坑里去了。

拿着单词本背单词,本来就是最低效的记忆单词的方法,还被老师一再推崇。

有些同学听力听不懂,老师却指望通过一本教材解决所有学生的不同问题。

老师的口语发音都不一定准确,怎么指望学生不是哑巴英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揭秘:互联网上的爆文是如何写成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dy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