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给人力量的文字每天写1000字想法
大城市好辛苦,但我还是想留下。

大城市好辛苦,但我还是想留下。

作者: 樱宁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19:16 被阅读80次

    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小城市甚至农村,向来是很多年轻人的两难选择。这也是《逃离北上广》、《回家陪伴父母》等话题长居热搜榜的原因。

    很有意思的是,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到城市的年轻人,在面临城市/小城市/农村的选择时,我自身的想法经历了一系列转变。

    今天就来聊一聊,我们应该留在大城市,还是返回农村?

    01

    2004年,12岁的我从小镇来到市里上寄宿初中。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走进城市,那时的我喝惯了村里的井水,非常不习惯城里带有消毒水味道的开水,只能买些茶叶或调制饮料和着开水喝下去;

    我也难以忍受城里始终熙熙攘攘的人流,来往汽车的鸣笛经常让我心烦意乱,甚至路边下水道里的味道都会令我作呕。

    周末回家,我和老妈去菜地里施肥除草,看着眼前熟悉的盎然生机的山村绿意,想起城市里冰冷灰色如同牢笼的钢筋水泥楼,我在心里感叹:还是农村好!

    2010年,18岁的我来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城市读大学。

    许是就读中文系的缘故,我的骨子里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充满了向往。

    我仍然喜欢农村,更确切地说,我喜欢田园生活。那些《大学毕业生回乡发展》、《高薪白领辞职返乡发展农家乐》一类的新闻,经常能引起我的兴趣和亢奋。

    我脑海里还会浮现这样的画面:等我老了,就和爱人一起回村里,买一块地,盖一座房,从此读书种菜、挑水垂钓、白云苍狗……

    那时的我大概没有想到,多年后的今天,我会选择在大城市扎根。我的人生大事,工作、买房、结婚、生子,都是在城市的版图里完成。而当年在心里牵念不断的乡村,早已渐行渐远,回不去了。

    02

    我终究成了乡村的过客。

    是的,再回到老家,我已经感到不习惯了。农村的道路拥挤脏乱,距离最近的购物商城也在15里之外,日常的娱乐生活只有打牌和看电视。

    一大早就会被邻居家的鸡鸣狗叫吵醒,晚上10点还有人在唱卡拉OK,夜归的青年仔骑一辆拉风的摩托车经过,车上自带的音响震醒半条街。

    当年在我心里认作是清净之地的乡村,如今比城市还要喧嚣,而我已经与它格格不入。

    乡村终究成了我生命的底色,许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带着独家的乡村记忆,站在城市的大街上,抬头看着车水马龙和脚步匆匆的人潮,心里涌起的是踏实感,还有生命拼搏向上的力量。

    03

    今天在看《大国大城》,其中有一章谈到了在大城市生活的诸多好处。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是大城市的“人力资本外部性”,二是大城市包容性的就业创造。

    所谓“人力资本外部性”,意思是说,在人口集聚效应比较强的大城市里,一个人的教育水平提高了,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收入,同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能相互学习和影响,从而带动其他人收入的提高。

    低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在城市里也可以享受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好处。比如在城市里工作的农民工,他们通过与身边人的聊天与接触,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具体来说,我认识一个做饭阿姨,只有小学文化,来自福建农村,她在这一行业已经做了八九年。她的雇主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群体,她平时生活中遇到一些疑惑,比如孩子的教育、买房等事情,与雇主交谈后,她也获得了很多有效的信息。

    确实,在大城市里生活,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给个人带来的劣势。

    大城市的就业需求也比农村多得多。很多人天然地认为,低学历低技能的人,在大城市里没有安身立命的本事,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岗位也比较少,所以他们很难长期待下去。

    事实恰恰相反。大城市里的富人相对更多,那么对消费型服务的需求也就更多,年龄大的、没有学历和技能的群体,也能在城里找到工作机会。比如月嫂、保姆、清洁工、快递员、外卖员等,这些岗位都是不错的选择。

    就像伊朗电影《小鞋子》里,阿里的父亲带着他到富人区去找工作,住别墅的富人们需要可以帮忙打理草坪的工人,所以他们顺利获得了一个工作机会,也得到了一大笔收入。

    所以,大城市的生活有很多便利,无论是医疗、教育、交通还是就业等方面,都比农村要好得多。

    总体来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相信年轻人的未来和舞台,一定都在大城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城市好辛苦,但我还是想留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eu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