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弟子的必修课便是坐禅,意思是闭目端坐,凝志静修。坐禅的功用是能让坐禅的人,头脑清晰、思维有序、行动专一。
禅,佛教中指静思。
古代,作为一个僧侣,作为一个出家人,在佛教修行,需要心无杂念,需要六根清净,要处于清心寡欲的境界。这个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还是很难的。
佛教的始祖:释迦摩尼的传奇一生。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公元前五百余年释迦牟尼出生于北印度迦毗罗卫国,是国主净饭王的太子。成道后,被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为“释迦族的贤哲”。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
悉达多太子天资聪慧,长到12岁时,就已经掌握了当时印度最高的学问,16岁时,娶了表妹耶输陀罗为妻。他的生活可谓幸福美满,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一生,起因是他有一次驾车出城游玩。他在驾车经过东、南、西三座城门时,分别见到了人类老、病、死的三种状态,于是认识到所有人都有不可逃避的痛苦。后来当他在经过北门,看到一位游行的苦行僧时,决定奉行这一古老的修行方法,以摆脱命运的枷锁。就在他29岁那年的一天晚上,他丢下妻子和家庭,独自出宫修苦行去了。
跟随他的五个人以为他放弃了,便都离他而去。无奈中的悉达多独自一人来到菩提迦耶的一棵毕波罗树下,盘腿而坐,总结过去的经验,并重新调整思维方法。经过数天苦思,终于获得了彻底的觉悟,立身成佛,号称释迦牟尼,那年他只有35岁。
佛陀最初的弟子,被称为“五比丘”。这五人便是世间最早的比丘。比丘的意思就是出家的男人。从那时起,佛教已经具备了组成宗教团体的三个要素:领袖、理论、参加人员。释迦牟尼是领袖,佛法是理论,五比丘是参加人员,佛教管这三个因素叫做“佛、法、僧”三宝。——摘录于佛教百科
中国唐朝时,高僧唐玄奘从长安出发,途经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昭武九姓七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铁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兹嘎拉山口)——今阿富汗北境——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今阿富汗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所以,三藏法师确实真的是一个苦行僧。三藏法师的功绩: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了。静思,也是我们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抛却心中的欲念,抛却心中的浮躁气息。
禅,是静思。闭目养神,修炼心性,浮尘于世间,禅心解万结。
禅语记于心,远离尘世纷争,画人画骨难画心,因为人心过于复杂,才有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说。说明人很难做到心口如一,两面三刀、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事情也常能见到。
静心、静思,戒骄、戒躁。时常怀一颗禅心,对神灵有敬畏之心。
愿此文能对您有所启迪!
佛渡有缘人,心怀善念,心怀感恩之心,禅语记于心,好善乐施,您也会感觉到世间的美好,感觉到世间的温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