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熊自留地第7期书评影评成长营读书
莫言小说《晚熟的人》里,“晚熟”是贬义还是褒义?

莫言小说《晚熟的人》里,“晚熟”是贬义还是褒义?

作者: 孟铎 | 来源:发表于2022-10-23 23:52 被阅读0次

《晚熟的人》是莫言2020年8月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这是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第一部作品。莫言在《晚熟的人》里用12个故事,讲述了获奖8年以来对外界的观察和自己的思考。

这本书的背景依然是莫言的文学故乡,高密东北乡。这一次莫言将自己放到了一个个故事里,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观察这个变得光怪陆离,令人迷惑的世界。

《晚熟的人》是和小说集同名的中篇小说,在12个故事中是比较长的一篇。

在这篇小说里,莫言讲了几个同龄人,以及围绕他们,在相隔几十年的两个历史时段发生的故事。

第一个人是蒋二,蒋二是莫言的老邻居,从小一起长大。蒋二大名叫蒋天下,在阶级斗争天天讲的年代,这个名字若是追究起来,后果就太严重了。幸亏蒋二出身好,最后改名为蒋二了事。

几十年前,蒋二脑子有些问题,村里人都把他当傻瓜。但他却在别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借莫言获奖的机会发了财。事实证明,他是最精明的人,那些年是装傻。

第二个人是常林。常林身高马大,爷爷早年当贫农协会主任,领着斗地主分田地,后被还乡团杀害。这样的出身使他成为那个时代的骄子。从来只见他打人,没见过他挨打,平时最是调皮捣蛋。

这些农村小青年每周六跑去八里远的生产建设兵团独立营蹭电影看。因为他们劳动了一天,又跑很远的路,浑身汗味难闻,再加上看电影时乱叫乱喊,常林还驱动意念,制造出威力很大,又响又臭的大屁,令人窒息,和那里的知青产生矛盾。

于是,和知青打了两次架。第一次知青集体把常林打了一顿,第二次矛盾更加激烈,这一次常林和一个叫单雄飞的知青一对一地打。单雄飞虽是练家子,但常林使用滚地龙拳的招式打败了单雄飞,并说自己的师傅是蒋启善,蒋二的爷爷。

第三个人就是和常林打架的单雄飞。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铁路工人,当时这个出身也是高贵无比,货真价实的无产阶级后代,按说,上大学、参军、招工都应该先安排他这样的人,但在走后门盛行的时代里,他却成了独立营回不了城的少数知青里的一个,最后不得不和村里的姑娘结了婚。

还有一个角色是蒋二的爷爷蒋启善,其貌不扬,个头矮小,却受村里人敬仰,原因是他有一身武功,传说他曾赤手空拳打死一个日本兵,夺了一支大盖子枪。单雄飞后来成了蒋启善的徒弟。

莫言获奖后,家乡被当地政府建成了旅游景点,建了些土匪窝、县衙门之类的景观,把莫言家的老房子也挂上牌子供人参观。

莫言带法国朋友来参观,见到蒋二,此时他已经靠着莫言的名气,卖盗版书、盖房子经商发了财。并透露开发滚地龙拳的计划。

五年以后,莫言带着日本朋友再次来到高密,蒋二已经恢复了蒋天下大名,成立了地龙文化公司,成了大老板,而且出口成章,与小时候的鲁钝截然不同。

而常林,已经莫名其妙地喝百草枯死了,单雄飞则在给蒋二打工。

就是这一次蒋二请莫言吃饭,席间说道:“……其实我不是装傻,我们老蒋家的人有个特点,就是晚熟,别人聪明伶俐时,我们又傻又呆;当别人心机用尽渐入颓境时,我们恰好灵魂开窍,过耳不忘,过目成诵,昏眼变明,秃头生毛。”

蒋二认为,他自己晚熟,莫言也晚熟,而常林则过于早熟,单雄飞在打架时就熟透了。

就此提出了“晚熟“这个词。

莫言此时还懵懵懂懂,后来被蒋二拉扯着看了滚地龙拳的大擂台,知道了这个所谓的武功大擂台,只是借他爷爷和莫言的名气做的一场戏。自己还无奈为他的假擂台讲了话,帮他烘托气氛,心里很是不爽。

可能很多人看这篇小说,都不能立刻明白,莫言说的“晚熟的人”究竟是什么含义。

关于晚熟,莫言解释,这个概念是来自民间的智慧,农村称智力水平不太高的人为晚熟,间接地说他是一个傻子,也确实有人装傻,大家都说他晚熟。

莫言还说自己就是晚熟的人,他说,自己出身于普通的农村家庭,喜欢文字走上文学之路,一辈子孜孜不倦,一本一本书地写,才有了得奖的机会。他的成功靠的不是天才般的奇迹,而是一步一步的努力。他认为晚熟的人走得反而更久更稳。

而小说里的蒋二也自称晚熟,他很明显不是一个品行很好的人,他小时候的装傻,和以后的精明,以及他自称的晚熟,是一个并不光明的行为。

按照莫言描述的,“晚熟的人”是一个非常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怎么能和这种人混为一谈呢?

认真研究之后,才明白莫言在这里将“晚熟的人”用在蒋二身上是正话反说,是讽刺的手法。

真正晚熟的人,是以莫言为代表的人。

他们憨厚,脚踏实地,不走捷径,埋头做事,不怕吃亏。他们可能被投机取巧的人占尽先机,可能很长时间被挤压在角落、底层,也会迷茫,甚至被人嘲笑;

但是真正晚熟的人,经得起时间考验,勤勤恳恳做事,不断积累成长。

这样的人,一旦有了合适的时机,有了能够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们就会焕发出光彩。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在你我的身边,你会觉得似曾相识,突出的代表就是莫言。

在莫言的眼里,晚熟是一个正面的褒义词,恰恰代表了一种求新、求变、不愿意过早的故步自封的精神,他甚至认为,人最好不要成熟,这就是一种永远在进步之中的态度。

美国作家,《在路上》,《达摩流浪者》的作者杰克·凯鲁亚克的名言: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O ever youthful, O ever weeping)和 乔布斯的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 (大意:像初学者那样好学,保持好奇心)推崇的也都是大致同样的态度。

蒋二自称“晚熟”,他借农村对智力不太高的人的形容词描述自己,实际上是对自己装傻成功的得意洋洋,忘乎所以。

以蒋二为代表,这些人精明世故,在需要装傻时装傻,该出手时则出手。靠耍小聪明,他们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投机取巧,占尽便宜。同样,社会上,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精明人。

莫言在发布会上坦言:这个世界上,并没有谁是真正的“晚熟”,他们实际上只是在装傻,甚至可能装几十年,因为他们从装傻中体会到了乐趣,而且得到了相应的利益。

这种人最终会怎样?

在小说中,很快,蒋二的电话将莫言从睡梦中叫醒,哭啼啼地:“两台推土机正在推毁我们的擂台和滚地龙拳展览馆......“

原来他是非法占用”滞洪区“盖他的擂台和展览馆赚钱。这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莫言没好气地说:“继续晚熟吧。” 又睡觉去了。

蒋二是莫言推崇的“晚熟的人”的反面,几十年前他装傻,不交税不交各级提留,占了便宜,借爷爷滚地龙拳和莫言的名气,卖酒,搞假擂台,忽悠莫言为自己的假擂台站台,烘托现场气氛,好像也得逞了,也能赚到钱的样子。

但是他究竟是翻船了,他的船翻在哪里?从他得意忘形的言谈,从他恣意地利用别人,从他随便在“滞洪区”花费巨资搞建设,他的船翻在狂妄自大,不守规矩,无视法律法规,目光短浅种种劣迹上面,

所以,蒋二和“晚熟的人”南辕北辙。莫言让他“继续晚熟吧。”,可以理解成“继续装傻吧。”

不少作家、艺术家或者歌手出名之后,不再有新的作品出来,被称为获奖魔咒。

莫言能否打破这个魔咒呢?他用新书做了回答。

这本书从长篇变成了短篇,但依然好看。字里行间也保留了以往的创作风格,比如善于营造梦幻和传奇的氛围,既有利于推进情节,也令阅读体验更加有趣。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影评变现营  第3篇  2769字

相关文章

  • 莫言小说《晚熟的人》里,“晚熟”是贬义还是褒义?

    孟铎(齐帆齐商学院成员) 《晚熟的人》是莫言2020年8月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这是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第一...

  • 莫言小说《晚熟的人》里,“晚熟”是贬义还是褒义?

    《晚熟的人》是莫言2020年8月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这是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第一部作品。莫言在《晚熟的人》...

  • 读《晚熟的人》

    读《晚熟的人》 读莫言的《晚熟的人》,是莫言获得诺贝尔小说之后,出版的第一本书。 01 莫言,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

  • 《晚熟的人》①

    晚熟的人,真的是熟了吗?莫言《晚熟的人》讲述的故事。 《晚熟的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新作。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集...

  • 早熟晚熟顺天道 谨守良心才成人

    ——读莫言新作《晚熟的人》 最近抽空读完了我非常喜欢的著名作家莫言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这是莫言先生自获...

  • 记读完莫言《晚熟的人》

    《晚熟的人》莫言: 这本书是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新作:每个人在命运面前都是晚熟的人。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

  • 晚熟的人

    这个晚熟的人,不是莫言的晚熟的人。 对,这个晚熟的人,就是我。 别人适龄就去读书,知道要做好学生的样子。而我,还是...

  • 《檀香刑》:快意恩仇,听觉盛宴

    最近莫言又上热搜了,他蛰伏八年的《晚熟的人》终于出版发行了。这部《晚熟的人》是莫言中短篇小说的合集,我对莫言的这部...

  • 晚熟的人

    看了莫言的短篇小说《左镰》《晚熟的人》,什么早熟或晚熟都没有明确的定义,按照书里说法,晚熟应该是指同龄人里不那么聪...

  • 晚熟的人的自我修养——读莫言《晚熟的人》有感

    晚熟的人的自我修养 ——读莫言《晚熟的人》有感 《晚熟的人》是我看过莫言先生的第一本书,虽然之前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言小说《晚熟的人》里,“晚熟”是贬义还是褒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mw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