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三十多岁的某一天,我突然感觉身体摇摇欲坠,虚脱和疼痛突如其来,以为死之将至。其后的几年,这些症候总是不期而至,闹得人心惶惶。
这些感觉,在三十岁之前从未出现过。方才懂得一句老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们喋喋不休地叫你注意身体注意身体。
一直觉得自己还在青春的尾巴上,现实告诉自己:顶多算个阑尾,而且已经发炎了。
此时也方才领会“养生”二字,不是老人家们的故弄玄虚,更不是年轻人嘴里的玩笑——什么“保温瓶里泡枸杞”,没有礼貌!
所以就此开始“养生”。
最懒的方式就是找中医了。
艾灸、拔罐、针灸、推拿、紫外灯、伏贴……包括喝药汤。
人在脆弱的时候是很容易依赖人的,我每个疗程下来都会爱上一个女中医,不含糊。
但是最依赖的东西,又最容易让人懈怠,因为你总觉得会有人帮你罩着,所以就依然习惯性放纵。
经过好几年每年好几个月的辨证施治,我得出一个辩证法:与其依赖别人,不如激发自己,还是先从自己下刀吧,否则这些恶习没完没了轮回,会一直轮到我死掉为止。
先是嘴巴上面做文章。
我觉得这个是最难的,比锻炼难多了。食色性也,“食”放在头里,就说明它的诱惑力和惯性力。
戒烟。某一天我把烟灰缸洗了洗,放到文件柜顶上。同事问我:干什么?我说不抽了啊。他笑笑摇头。但我就是不抽了啊,这有什么可难的?我一口气就憋了整整十个月,一根都没碰,虽然每次看到别人吸烟,口水就像庐山的瀑布一样。你问十个月之后呢?你问得着吗你!
戒酒。吃饭而不吃酒,味同嚼蜡。我会倒一杯小酒,流着涎水闻它,闻到都快没酒味了,再倒掉。你又问了:十个月之后呢?你同样问不着,你是美国世界警察吗?
至于吃食,对我来说太easy了,我对所谓美食一点兴趣都没有,吃什么都是吃。这对我简直就是送分题。
不过也不是,每天早上熬一小锅“薏米粥”,还真是蛮难下咽的。嗨!就当药吃吧。不过我宁愿吃药,也不想吃这个薏米。
除了吃,还得练哪。
先是跑步。跑步或快走,肯定是最便宜(bianyi)的养生术。但是话说回来,现在到处是坏的空气,专家说早晨空气最好,专家又说早晨汽车都跑起来了,空气最差;专家说晚上空气最好,专家又说晚上污浊的空气都沉积下来了,最差。
而且还要面对那么多脑袋扎着头带、胳膊别着手机套、手机播着各种资讯课程的跑友们,闹得慌。想来想去,还是室内跑步机没那么别扭,但是跑起来略感孤独寂寞冷。
有撸铁的老铁指引我:买一套铁,撸撸更健康。但是我在专卖店撸了一回,觉得自己的细胳膊细腿差点要折断,觉得健身和养生还是有点三观不合的。还是先养后健吧。
中国的传统养生导引术五花八门,实实虚虚虚虚实实,其科学性总难考证,但趣味性还是蛮足的。
先练个“八段锦”。八段锦很早就是各类中医药学校的体育必修课,现在都延伸到普通中小学了。国家提倡的东西是不是就一定好,这个不好说,自行判断。
这玩意名头很多,有“少林八段锦”、“武当八段锦”,什么“十二段锦”、“十八段锦”、“二十段锦”,反正大旗多得很,各立各的flag。
国标版的八段锦持续练了两年,兼着站桩,就是养生桩,不是那种练武功的“五平大马”马步桩(马步桩得有童子功,中老年人玩会伤筋动骨的)。
你要问有没有效,怎么说呢,你如果每天跳个大神,坚持两年,也指定有效果。
身体好点了,心情就好点了,玩心就大起来,陆陆续续地又玩起了“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大舞”、“马王堆导引术”、“养生导引术12式”等。
“易筋经”的根子其实不是源自少林,更大可能来自于道教文化,它是修行人在日常参禅打坐之余,为了缓解筋肉的劳损和气血的淤积,而习练的一套导引术。宣传上经常使用“达摩易筋经”这个名头,纯属拉大旗扯虎皮。
“五禽戏”常见“华佗五禽戏”之名,其实根本没人知道华佗是怎么演习五禽戏的,现在除了国标版“五禽戏”,剩下的民间大师们,都说自己是华佗传人。其实我是龚自珍的传人。
“大舞”取名自周朝的祭祀表演节目,演练痕迹也模仿了古典化的巫术与舞蹈的结合,玩起来很有意思,男人玩显得特别娘炮,我喜欢。
“马王堆导引术”,是在挖掘马王堆古墓的时候,根据墓壁上的壁画而编练创作的,颇具古风,如果演练的时候结合起西汉的宽袖深衣,味道好得很。
很多传统的东西,都有“玄妙”之感,这是优缺点。优点是有审美趣味,缺点是不太科学,易被科学党诟病。在我看来这都是优点,要那么科学干什么?我不喜欢健身房里的健身计划,什么动作练什么肌肉,好乏味啊。
中国武林,除了能打架的,就是能养生的,以及二合一的。就算不能打架不能养生,起码能说会写,文言文二级甲等。
譬如“养生桩”,就这么一坐一举之间,江湖上的说法讲究,能出一大套文集,把你从一窍不通忽悠到彻底蒙圈。反正我是蒙圈的。
小布什和普京在切磋中国养生桩
我觉得这些名头和历史多半是用来吓唬人用的,但是我挺喜欢被它吓唬,觉得特别朦胧美,特别有文化归属感。尤其是我在公园锻炼的时候,跟老人家们一切磋,忽悠术语如连珠:头顶悬、目似瞑、鼻观心、敛颌、提项、肩沉、命门后凸……老太太们看我就像美男子。
说了这么多,都是话唠,没有有意义的指导。是啊,当然没有,如果你是一个健身或养生达人,不需要指导;如果你是一个毫无意志力的人,神仙来指导你也没用。如果你连吃饭都要顿顿叫外卖,不是尿急了都懒得站起来,还去寻求什么健康指导,少鬼扯了。
继续唠嗑。后来我又嫌这些运动太简单了,想搞点复杂的,就开始玩太极拳。考虑到毕竟是中年人的身子骨,就舍弃了刚猛腾挪的陈氏太极拳,选了杨氏太极拳85式大架。
这东西真好玩,古里古怪的,莫名其妙的。我还真不信它能打架,甚至于有多养生我都持保留意见。但是我就是喜欢,反正它是个运动,总比不动强。而且我有长期站桩的基础,也不会像有些人乱学乱扭,把筋骨给拐腾坏了。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妮爸说”,一个不太成熟的中年老爹确实挺好玩的,真的。在所有的武术套路里,你几乎找不到跟它一样古怪和无厘头的攻防动作,很多动作感觉好“文学化”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纯粹是理论想象的,真打起来还来得及吗?
常见的一个辩解是:太极拳是练慢使快,下意识的反应,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说实在的,我不信,太反逻辑了,重点是只有传说没有实证。
但是确实挺好玩的,真的。我觉得这玩意特别有诗意。当然这个诗意不是那种电视上表演故作飘逸的假诗意。而是一种特别质朴的诗意,玩耍的时候也不是以筋骨为能,故作艰难之举,就要老态龙钟的、慢吞吞的、急死你的那种,才有味。
我不喜欢这种太极拳,徒求形美,跑得太偏了
回头再说一句,身体有没有好处呢?必须有啊。还是那个意思,你如果连着很多年跑步,或者做广播操,或者做任何锻炼吧,都会有好处的。养生这种事情,与形式的关系不太大,与你的坚持度关系太大。
所以我奉劝那些身体不好想养生的朋友们,你练什么都行,但是千万不要到处踅摸“最好”的养生术,指望一夜暴富,几天回到青春期,做梦去吧你。
前阵子,太极拳名家梅墨生死了,59岁。哎呀这可把那些崇洋媚外标榜科学的坏人们给得意坏了,什么尖酸刻薄的话都冒出来了:
著名养生专家59岁高龄去世
梅墨生认为自己养生有方,必远离重疾
养生专家梅墨生没活过60,而她抽烟晚睡不锻炼却活了112!
锻炼,健康,寿命。这三者本来就不能完全划等号。生命的复杂多端,无常的诡异难测,一个小小的太极拳是无法承重的。
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国传统养生术,我起码可以保证一个小点:对你的椎体尤其是颈椎,那必须有好处。所有传统养生术里,都特别讲究“桩”,就是对椎体的自然拉伸。另外肩周有疾的,也很有效。
在长期的养生玩耍过程中,我已经养成了半自然的“头顶悬、肩松沉”的习惯,哪怕是走路,哪怕是骑车,我都会有意无意地去拉伸舒展自己的椎。我曾经是“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现在荡然无存。
最后补充一点:心情很重要,太重要,最重要!锻炼可以随时来,这个easy,但是情绪是一个捉摸不定的恶兽,它可以轻松摧毁你的一切,你的肉体、你的灵魂、你的整个人生。
所以说,如果说真正想要好的养生,光找个动作模板是不够的,你还得好好把你的那颗心给慰安了,想法子给抚摩平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