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国治押赴刑场前,康熙问朱国治是否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死?朱国治说因为自己诬陷了吴三桂。康熙却表示,并没有诬陷吴三桂,因为吴三桂确实有不臣之心,早晚必反。
接着,康熙又坦言,吴三桂杀不了,只有杀朱国治。就像几年前鳌拜要杀苏克萨哈,他明知道苏克萨哈是忠臣,可孝庄太后教导他,用苏克萨哈的头换朝廷两个月的太平。而现在,之所以要朱国治死,是因为要用朱国治的头换朝廷两年的太平。
康熙让朱国治放心,等他死后,他的儿女康熙将视如己出,三年之后,也会为朱国治平反,并为其子嗣加官进爵。朱国治听完,叹了一口气,表示死而无憾。随后,纳兰明珠便命手下将朱国治押赴刑场。
看到朱国治的从容与忠心,康熙命人先为他去除刑具,再问他敢不敢回云南继续做官,朱国治说敢,于是康熙便封他为云南巡抚,以震慑和监督吴三桂。
老子《道德经》有云,“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意思是如果我们期望得到什么,那么就必须要付出或者给予什么。对于企业管理者和领导者来说,其实也一样,有取有舍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平衡、才能实现管理效能与企业战略达成的双赢局面。
康熙与朱国治临刑前的对话,就是一个典型的“取”与“舍”的场景。康熙的本意是想借朱国治奏折一事了解三藩的具体情况,因此先将朱国治定罪,并以此为由邀请吴三桂,这是康熙的“取”。
正如《老子》所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通过定罪,康熙知道了朱国治并不是一个怕死的人,并且他也没有因为康熙对自己定刑而口出恶言,而是保持自己的言行一致,并且十分镇定。
因而,康熙谋生了重用朱国治的想法(定刑实则试探而已)。而作为一个领导者,在与朱国治沟通中,康熙从诱之以利、许之以名、动之以情到晓之以理都用上了,这是康熙的“舍”。
康熙用“取”与“舍”,让即将赴刑的朱国治答应回到云南做官,为大清争取了两年充足的准备时间,最终平定三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