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反内耗1

反内耗1

作者: 乘风破浪煜 | 来源:发表于2024-03-17 20:55 被阅读0次

《反内耗》

于德志

35个笔记

  格言

>> 我就是去做,不担心结果。如果不成功,我就接受结果。

  序言 内耗——心理痛苦放大器

>> 序言 内耗——心理痛苦放大器

>> 为什么我想控制自己不发脾气,却很容易愤怒?

>> 当我们想要控制他人、环境甚至社会时,我们所做的,就是持续激发内耗的自我战斗。

>> 我们的心理资源,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自控力和判断力等,都是有限的、可被消耗的。

>> 如果说现实刺激诱发心理痛苦,那么自我战斗式的内耗,则是心理痛苦不断放大、加剧的根源!

>> 内耗的根源:文化与大脑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无法停止自我战斗?

答案在于恐惧!

现代生活中,人的恐惧主要源于两点:一是被群体排斥;二是展露真实自我与内心脆弱。为了逃避恐惧体验,我们会伪装自己,迎合他人。

>> 我提供了一套三维立体解决方案:构建全新认知、掌握有效的仪式性技巧、练习并养成全新的习惯。

>> 知道=做到,态度=改变。

>> 错误的期望,会带来持久的沮丧。这是痛苦得以持续的根源。

>> 改变大脑思维的最好方法,就是改变行为。因此,要摆脱自我战斗的无效行为模式,我们需要构建全新的行为习惯。

>> 要想摆脱困境,我们需要走出信息偏差、技能匮乏以及非适应性习惯的迷局,去练习、掌握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形成新的适应性的思维与行为习惯。

>> “我”是主导者,“我”可以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我”可以通过行为改变来掌控、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一章 停止内耗, 掌控人生的权力从未丢失

>> 第一章 停止内耗,掌控人生的权力从未丢失

>> 危机不是在外面,危机实际上是内在的,而我们不愿意面对这一点。

>> 生活里时刻都有挑战。但挑战本身不会带来痛苦,自我战斗引发的内耗才是痛苦的根源。

>> 第一节 一切都失控了吗

>> 在注意力、思维、感受等层面的自我战斗中,他们都强烈地体验到生活的失控感,并饱受焦虑、无助、无力、愤怒、悲伤、绝望等感受的折磨。

>> 第二节 掌控感是所有力量的源泉

>> 对于一个被迫失去自我决策权和控制感的人,如果我们给他一种较强的自我责任感,增强他对生活的控制感,那么他的生活质量会提高,生活态度也会变得更加积极。

>> 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而掌控感,正是安全的基础。

>> 第三节 痛苦是一种自我选择

>> 困境中,人们很容易认为自己别无选择。在这种思维、感受的催化下,焦虑、抑郁等问题会接踵而来。

>> 无论我们遭遇过何种打击,无论个人愿意与否,选择的权力一直都在我们手中。实际上,关于情绪的脑成像研究发现:痛苦是一种自我选择!

>> 痛苦源于个人经验,源于我们的知识建构模式。

>> 如何解读发生的一切,这是个人可选择、可掌控的——在这种选择之后,我们的感受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感受不是天生的,它是我们的选择所制造的。

>> 第四节 性格会决定一生吗

>> 当我们对自己不满,无法接纳真实的自我时,评判、指责、自我惩罚等内耗行为会不断消耗宝贵的身心资源,让我们无力行动,无力做出改变。

>> 与所谓的性格决定论相比,对生活更具影响的因素是个人的期望和对应的行为——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你要如何行动去实现这样的生活?你是否具有足够的行动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 第五节 停止内耗,你只需动力和有效的技巧

>>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心理康复的关键。

>> 如果痛苦的话,就不要努力了!

>> 从小到大,我们习惯了评判世界,也习惯了评判自我。这种自我评判习惯,往往会诱发以“成长”为名的自我压迫:我现在是这样,但我对此不满,我想要变成那样……这种“想要成为”的过程,就是内耗的过程,就是阻碍我们前进的过程。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摆脱心理痛苦并以充沛的活力持续前进的主动权,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练习吧

1.下列表述中,你能区分出哪些会带来内耗吗?

(1)完美是我的做事准则,一件事如果没有好的结果,我宁愿选择不做。

(2)家庭生活,和睦为先,该忍的我一定要忍住,如果说出来一定会引发冲突、制造矛盾。

(3)我真是没用,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就像个废物一样。

(4)好的,让我仔细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2.生活中,你的幸福感源于什么?

(1)人生成就:当我创业成功/评上教授了,我会感到幸福。

(2)个人特质:如果我变漂亮了/如果我变瘦了/如果我练出了八块腹肌/如果我变得外向了/如果我擅长社交,我会感到幸福。

(3)外部环境:如果我是富二代/官二代/在世界顶级企业工作,我会感到幸福。

(4)内在收获:当我体验到平静/成长/我能行时,我会感到幸福。

3.面对生活中遭遇的心理冲击,你习惯的处理方案是什么?

(1)躲开:通过漠视、否认、回避、逃跑等方式假装问题不存在。

(2)战斗:以自己的理智、意志为武器,与它顽强战斗,重新夺回感受、行为的控制权。

(3)发泄:寻找一个受害者,无论是亲人或他人,用愤怒、攻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受到的伤害。

(4)欢迎:张开怀抱来拥抱冲击,与它成为好朋友,发现它对自己的价值,然后带着它继续做值得做的事情。

>> 4.你习惯解决问题的方式,其现实的效果是什么?

(1)短期痛苦但长期有效:每次遇到问题时,我都能忍受当时的痛苦,我的处理方式也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我一直行走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

(2)短期有效而长期无益:遇到困难,我会迅速躲开,虽然问题持续存在,但我成功避开了当时难受的感觉。

(3)短期痛苦且长期无益:我可不管,当我生气的时候,我就要爆炸,管他是谁在我面前,自己先痛快了再说。

5.在阅读本章后,下列哪些观点你认为是有问题的,为什么?

(1)压力是有害的,我要提高对生活的掌控力,积极地减轻甚至消除压力。

(2)我太内向了,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我只是一个弱小的个体,我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活。

(4)我是理智的,只要自控力够强,我就能按照理智的要求去做事。

相关文章

  • 停止心理内耗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反内耗”体质,只有停止心理内耗,这样才会一步步变强。 心理内耗往往有如下特征: 1. 经常觉得...

  • 反“内耗”

    为什么现在有不少人,工作强度并不高,既不是辛苦的体力活,也不是高强度的脑力活,却总感到累呢? 而有些人从事着高强度...

  • 反内耗

    所谓内耗,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组织内耗,另一种是精神内耗。 今天主要讲精神内耗。 什么是精神内耗?简...

  • 反内耗

    你知道吗? 很多时候你对生活感到的疲倦,是自己在消耗你自己。 在这个时代,比内卷更可怕的是自我内耗,内卷是一群人的...

  • 反内耗

    晚上儿子学习完,一起洗漱时,发现儿子挺开心,哼着小曲,还挺活力十足,反倒是我感觉没太有力气。我还是5点就到家了,虽...

  • 内耗

    说实话,对于内耗,其实不是很理解,只是知道网上总是看到内耗二字,现在又出现反内耗。 于是问一下度娘。 所谓内耗,意...

  • “反内耗”体质

    今天听了一个新名词叫“反内耗”体质。用我的话来解释就是“胡思乱想”体质。 内耗这个词就是说明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内...

  • 反“自我内耗”

    今早闹钟未响,就自然醒来。一眼开眼,想到的还是昨天对领导说出了创业的事和工作上师傅出现的问题。我又在自我内耗了。。...

  • 读《反内耗》

    最近在读这本书,书中的很多观点不但治愈更能开解人,摘了一段关于接纳的阐述 接纳是什么? 说到接纳、很多人会困惑:接...

  • 内耗

    6/5 ~《反内耗》 与传统定义将内耗聚焦于群体视角不同,我将内耗定义为“个人因注意偏差、思维困扰、感受与理智冲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内耗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ha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