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摩尔妈妈读绘本玩感统#《好饿的小蛇》学习 笔记(李丽琼)

#摩尔妈妈读绘本玩感统#《好饿的小蛇》学习 笔记(李丽琼)

作者: 布蕉绿 | 来源:发表于2019-05-16 23:32 被阅读0次

一.专家分享摘要

感统专家胡老师设计了这个的读绘本玩感统活动:

年龄定位:2-4岁的孩子

1.读绘本:

观察封面

提问要素:表情,身体形状、食物 、颜色和形状

培养想象力的提问:小蛇吃了树会怎么样?

培养顺序记忆的提问:小蛇吃了苹果之后,又吃了什么?

集体互动引导:

大家一起读“啊呜,咕嘟!真好吃!”(满足的语调和表情)

用手去摸准备好的水果,感受水果的触感。

2感统游戏:

蛇形行走(曲线不要太弯曲,可以先直线再曲线)

身体变形状(也可以降低难度,用手来摆形状)

二、个人心得感受

1.这个方案融合了感统训练的各个领域,综合发展了孩子的视觉、听觉、本位觉、平衡感、协调力,还能发展全身的肌肉,是一个很综合的活动设计。

2.个人认为如果是在绘本共读方面经验不是很足够的家长,不建议强求马上进行互动式阅读,因为这种方式操作不当的时候,会很容易变成像老师一样的提问,磨灭孩子的阅读兴趣。在绘本阅读的环节,应该是以绘本流畅讲读,孩子能够专注愉快为前提的。

3.如果觉得比较难操作,建议进行分解

(1)直接按照上面的文字读就可以了,但是重点体会小蛇吃到食物的心情,在说“啊呜,咕嘟,真好吃!”的时候,自己投入,满足,可以稍微闭着眼睛,很陶醉的样子。在日常和孩子吃饭的时候,也可以说这句话。

(2)准备真实的水果,香蕉,苹果,让孩子摸一摸,闻一闻,和书中的水果进行配对,在配对的过程中去提问颜色、形状。在日常中看到这些水果,也可以和孩子说,这是好饿的小蛇吃掉的香蕉,日常中尝试回忆小蛇吃了香蕉变成什么样子。

(3)在家中设置障碍进行蛇形行走,如果孩子状态好,再按照方案的计划沿途放入真实的食物,或者是食物的卡片。

4.在做共享育儿活动中的灵活调整。

(1)如果是3岁以下的宝宝,建议可以用来替换书本,不一定要强求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书中,但是可以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内容。也可以用把唱儿歌的方式把绘本故事唱出来,比如用《小老鼠上灯台》的曲调唱:“一条小蛇去散步,看到了红苹果,啊呜啊呜,吃下去,这个苹果真好吃!”

(2)根据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比较理解游戏的规则,可以把水果放在沿途,但是如果孩子不大理解游戏的规则,可以把水果放在一个终点,穿越终点去找水果,摸水果。

(3)可以准备旧袜子和各种形状的积木,让宝宝把各种形状的积木塞到袜子里面,也可以用锡纸去包裹各种形状的积木前后再捏成小蛇的形状,还可以用纸来做小蛇,制造小蛇吃了各种东西变形状的情景,再拿着自己的做的小蛇进行蛇形行走。

(4)地上的曲线可以用美纹胶带,会不容易留下痕迹。

(5)身体摆形状除了自己摆形状,还可以合作摆形状。

(笔记作者:李丽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摩尔妈妈读绘本玩感统#《好饿的小蛇》学习 笔记(李丽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lg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