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略)
[白话文]
皇上行幸甘泉宫,经过右内史辖境,见道路败坏,皇上怒道:“义纵认为我不会再走这条道了吗!”
皇上既然下了算缗令,又将卜式树立为模范,但是百姓还是觉悟不高,没人老老实实申报财产,分钱捐献给政府。于是皇上派杨可主持告缗令。杨可派出人调查,没收隐瞒财产者的财物。义纵认为这些人是乱民,派人将他们逮捕。天子认为义纵废阻诏书,破坏告缗令,将义纵斩首弃市。
[点评]
对于收税,软的不行来硬的,在真金白银的面前,卜式的“光辉榜样”的作用似乎差了点。
酷吏义纵早就上了汉武帝的“黑名单”,如今不识时务,抗拒圣旨,自讨苦吃,这也是“恶有恶报” 。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
冬季,十一月,张汤因有罪而自杀。
当初,御史中丞李文与张汤不和。张汤所赏识的官吏鲁谒居,暗中唆使人上书汉武帝,告发李文有奸恶之事。汉武帝交张汤处理,张汤将李文判罪处死。张汤明知是鲁谒居所为,但当汉武帝问到:“告发的事是从哪里引起的呢?”张汤假装吃惊道:“这大概是李文的故人对他不满而引起的。”
后来鲁谒居生病,张汤亲自给他按摩脚。赵王刘彭祖一向怨恨张汤,听说此事后,上书汉武帝告发说:“张汤身为大臣,竟给一个小吏按摩脚,我怀疑他们有大阴谋。”
汉武帝将此事交给廷尉处理。鲁谒居病死了,此事又牵连到鲁谒居的弟弟,被囚禁在导官衙门。张汤也因审问别的囚犯到了导官,见到鲁谒居的弟弟,打算暗中救助,表面上却装作不理会。鲁谒居的弟弟不知张汤心意,怨恨张汤,便让人上书朝廷,揭发张汤与鲁谒居同谋告发李文。
汉武帝将此事交给减宣处理,减宣与张汤结怨,及至抓住此事,便穷追到底,但一时还没有结案奏报。就在此时,汉文帝陵园中所埋钱币被人盗挖,丞相庄青翟上朝,与张汤约定一同向汉武帝请罪,可到了汉武帝面前,张汤却独自不谢罪。汉武帝命张汤负责审理庄青翟在此事中的责任,张汤企图给庄青翟加上“丞相已知故纵”的罪名,庄青翟非常害怕。
丞相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以前都曾做过九卿或二千石官,做官都比张汤早。张汤曾几次代行丞相职权,知道这三位长史一向尊贵,就故意欺凌折辱他们,将他们看作低级小吏一般,所以三位长史都对张汤心怀怨恨,想置张汤于死地。于是,他们与庄青翟商议,派官吏逮捕审讯商人田信等,然后散布说:“张汤向皇上奏请政事,田信每每事先知道,囤积居奇赚了大钱,再分给张汤。”
消息传到汉武帝耳中,便问张汤:“我做的事,商人每每事先知道,多屯积货物,好像有人将我的计划告诉了他们。”张汤不谢罪,又做吃惊的样子说:“很可能有这回事。”减宣也将调查鲁谒居一事的结果奏闻。因此,汉武帝认为张汤心怀奸诈且当面欺瞒,派赵禹严厉谴责张汤,张汤只得上书向汉武帝谢罪,并指控:“陷害我的,是三名丞相长史。”然后自杀而死。
张汤死后,所留家产价值不过五百金。张汤的兄弟子侄想要厚葬他,其母说:“张汤身为天子重臣,竟被污言秽语中伤而死,何必要厚葬呢!”便将张汤放在牛车上运到墓地,只有一口棺材,并无外椁。汉武帝听说后,就将三名丞相长史全部处死。十二月壬辰(二十五日),丞相庄青翟被逮捕下狱,自杀。
[点评]
有句话说的好“出来混,账总是要还的”。发明“腹诽”的张汤死于“莫须有”,也是一种报应。得罪的人太多,又总是用不厚道的两面三刀的手段,一句谎话要用一千句谎话来“圆”,总有糊弄不住的时候。张汤有才,不贪钱财,就是替皇帝咬人的“狗”,而且是不顾一切的“疯狗”,终于,别人不敢对皇帝如何,只好算计他了。从他身上,可见出做人的教训很多,唏嘘感叹!
汉武帝的威权时代,掉脑袋是很容易的事情。刑罚越重,法网越密,“犯罪”的几率也越高,攻击的借口也就越多,所以大家都得斗心眼,活得都很累,远不如 “文景之治”那样轻松。
[华杉先生评论]
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关键是害人之心不可有,甚至报复之心不可有。要和平,不要公平。你吃了他的亏,想找回来。他又吃了你的亏,想找回来。最后就只有同归于尽才能扯平。如果知道结局是同归于尽,他们还会斗智斗勇吗?历史已经无数次重复了这结局,但每个人都以为自己会例外,这就是以喜怒好恶行事,而不遵循天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