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是一件仪器,可以测量精神的天体。身体是自我2,是一系列条件反射的回路,包含感觉,情绪,行为。思维是自我1,是意识和潜意识,也是观念和信念.通过身体,我们来了解思维是如何形成的。心理学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具身认知,人的生理塑造了人的心理。身体感觉-情绪-行为-思维。这是环境影响人思维形成的一个标准流程。
身体的感觉影响思维。思维的意识的形成,是对感觉的解释。举个栗子,心理学有吊桥实验。你认为是在大马路上遇到女孩有吸引力还是在高空吊桥上?答案是在吊桥上,同样一个女孩和你,环境变了,思维认知也发生变化。因为在吊桥上,你分泌了肾上腺素,制造了心动感觉。
身体感觉触发情绪产生身体行为。正常人都难控制自己情绪,有什么样情绪,马上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
身体的行为影响思维。思维的意识的形成是对行为的解释。有个丝袜实验。实验任务是挑选桌面不同的长筒丝袜。你在仔细观察丝袜,认真比较差异。但我知道你一定是选那黑丝长筒袜,因为你是左利手,黑丝在你的身体左侧。你的思维解释为你喜欢黑丝长筒袜,思维只是为行为找一个合理理由,虽然它是错的。但形成了这个理由,你以后就真喜欢黑丝袜了。
情绪是身体行为和感觉的强关联器,双方都是强互相影响。
身体姿态影响人的情绪状态。举个栗子,一个人张开手臂,抬头挺胸,能让它们精神状态变好。神奇女侠的跨立姿势让人增强自信。
人的脸部表情影响人的情绪。有个卡通实验。给两组人看卡通图片并给搞笑程度打分。一组用嘴咬住一只笔看,另一组用嘴含住笔看。结果显示,用牙齿咬住笔的人,普遍认为卡通图片好笑。而用嘴含住笔的人,认为图片完全没有笑点。图片的搞笑程度只取决他们面部表情是什么状态。
人的思维形成的过程,其实只是对人身体的解释,情绪是连接身体感觉和身体行为连接器。
还是举双手要发言。继续胡言乱语,所答非所问。离题万里不算远,絮叨不停惹人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