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未见,很是想念。给你惊喜,学校现身!教室外静静等待五十分钟之久。开始思考,写下文字。
妈妈,语文考砸了。见面第一句。
认识到再分析原因,迎头赶上。妈妈相信你。
丁俞之本周总分班级第一,老师随即说。
老母亲的心终究是释然了一些。
和你并肩回宿舍。
啊,谁家姐姐来了呀?
哇,有好吃的!
哎,再次证明我是捡来的!
……一群戏精娃娃,可你这一次不用做柠檬精了。宠你就用你喜欢的方式。
总担心自己为人母做的还不够。回家的路上总想着再送你点什么。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是孩子的老师。学习基本上已插不话、帮不上忙了。但我善于总结,可以曲线救国。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来聊聊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列物料和规矩。
1、 要有称心的文具。好看的文具,或者是实用的文具会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书包简单简洁。手拎袋多备几个。笔袋也是几个。好笔真的超级好用!书写流畅清晰,出墨也十分流畅。好笔基本都是一盒一盒的买,因为实在是太好用了,也就不必纠结,买够。书,那更是有求必应。我们的原则是我就不信买了你不看,所以买够。
2、 要有一个错题本。建立错题本可以有效地杜绝丢分。往往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总会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重复,得不到及时的克服,而如此不断的知识盲点堆积,使后续的学习受到了影响。错题本是对自身各类错误的系统汇总,翻开它,你的各种类型的错误就非常直观的呈现在你面前,一览无遗。这样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着手改正错误,解决问题,尽力做到“不二错”。“错题本” 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办法,通过“错题本”的使用,可以提高思路质量,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点及概念点,可以极大地改善粗心的现象,可以迅速地提高学习成绩。
3、要有一个好题本。“好题”“难点题”“典型题”等,是对知识的梳理,是重点尤其是难点、精点的集合,是系统学习基础上的重点解析,使得学习重点更突出、复习更具针对性、学习更有高效性。
4、要有一个随手记。有的时候灵光一闪,思维跳跃会有火花,及时记下来。更重要随手记上写下了一月,一周,或是一天的计划。有计划才有条理性,才能高效地统筹时间,严格自律,从而达成自主自由。
5、课前一定先预习。不预习,上课可能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上课没听懂,对老师讲的内容一知半解,课后写作业就会写得慢、错误率高。预习能抓重点、提高效率。课前做了预习,对老师课上要讲的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知道哪些地方比较简单,哪些地方是自己有疑惑的、课上需要格外仔细去听的,这样听课会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预习能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6、先复习后做作业。“磨刀不误砍柴工”,先复习后做作业是很有必要的。这个理论并不新鲜,可以说已经看到过无数次了。之前一直没有重视它,也一直没有这样去做,也许就是因为以前小学学的内容少,而且学得还好,成绩还不错,所以我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她在课堂上消化吸收得很好,复不复习都一样,不如直接做题节省时间。初中不一样,复习更能把握重点。搞懂理清更有利于快速完成作业。
7、做作业必须限时。限时的话有利于提高速度,训练自己做题时能又准又快。限时同时还能提高专注力,激发活跃思维。
8、轻易不寻求帮助。学习不轻易寻求别人的帮助是一种本能,一种良好的习惯。学习是你的主要任。做作业遇到困难,不认真思考,只是急于写出答案,上网查,打电话问同学怎么做,作业本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结果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越到后面,问题越多,困难越大,迈不过去的坎到处都是。所以写作业,遇到难题,先回忆上课老师是怎么讲的,再仔细阅题,问什么,怎么答,思考有痕迹,写写划划,多用草稿纸,相信你很快就会搞明白。包括写作文也是,先下笔,先写下想到的,再去完善。
9、做事要条理清晰。做事情总是条理清晰,知道把事情分成轻重缓急。明白自己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并懂得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地井井有条。
10、主动给自己“加餐”。很多老师都会布置额外的作业,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其实老师布置这些作业别有用心,是为了让学生们循序渐进地适应试题的难度。如果长期视而不见的话,就会觉得题目的难度突然陡然增加,做题越来越吃力。知道真相的你现在还敢不做额外的作业吗?!
11、不懂就问为什么。不要不懂装懂,而是勇于承认自己也不是什么都懂的。更重要的是,不要害怕老师,知道在需要老师帮助的时候及时提出来。这样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你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对症下药。还可以让自己对问题理解得更透彻,也会改变老师对你的看法,对你的成绩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12、明白学习的目的。学霸们之所以学习好,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是持之以恒的。不管有没有考试,他们都会很认真的学习。当临近考试的时候,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对于他们而言,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考试,考试只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而已。
13、不给自己任何设限。阅读面非常地广泛,不止局限于老师的阅读清单,还有可能来自于书中的某一个知识点,甚至是老师在课上讲的一句话。确实,很多时候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目光局限于课本的知识上,很多的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有可能你在某本书上看到的东西刚好解决了一个困惑你已久的问题。
14、善于记录自己不懂的东西。每当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地记录下来。不管是课内的问题,还是课外读物中的问题,无一例外,都整整齐齐地记录在一本专门的笔记本上。并且及时记录,及时解决,并把问题的答案也写在一旁,以便以后查阅。这样久而久之,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
15、明白应该在哪学习。需要找一个你认为舒适的地方,一个安静、有私人空间、有安全感并且能摆得下你的学习用品的地方就足够了。也许是一张书桌,也许是你的卧室,也许是吃饭的大餐桌。认识到学习地点的重要,不易你分心。
16、善于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好学生通常都有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他们深知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用于所有人,所以他们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不管是自己做错题本还是和朋友一起学习,又或者是大声把要记忆的内容念出来。只要是能帮助到你的方法,你就应该坚持使用。
17、无法改变规则,就改变自己。很多时候,会听到听到抱怨。要适应这个环境,那就尝试改变;如果改变不了,就改变自己。有时候,与环境、规则抗争,伤得往往是我们自己。我们能让高考题目变得非常简单吗?如果不能,那就改变自己,把自己变得更强。当我们发现自己的一些习惯与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时,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环境时,最好乖乖地改变自己,这不是打压你的个性,这是在为你以后的目标做铺垫。
18、学好不喜欢的科目才是王道。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比较拉分的科目,即使是学霸们也不例外。一方面,我们要保持住自己的优势科目;另一方面,我们要在自己的拉分科目上付出更多。不然的话,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好的科目越来越好,差的科目越来越差。不管你最喜欢的科目考得有多好,它带给你的满足感永远都比不上你的短板科目的进步。其实,真正快乐的,不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而是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好。
19、夯实基础,坚定方向。虽然说这些方法不可能适合每个人,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逐渐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夯实基础,努力对方向,长此以往,你就离自己理想的大学不远了!分数,只垂青那些勤于努力的人。你流过的每一滴汗水,都会折射出你的光芒!
20、相信自己足够的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