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机构不想把品牌做好?
哪个机构不想把口碑建立?
哪个机构不想布点合理占领市场?
这些都是目的,并非核心竞争力!
一家公司,一家培训机构,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团队的天花板!
当创始人和团队的思路(做事逻辑)没有天花板——就不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就不会走弯路——就知道怎么做品牌/口碑/布点
不聊虚的,今天就实实在在聊聊——没有天花板的团队训练的3种必备思路!(今天这篇只讲最重要的一种)
思路1.——机构内部运营逻辑8步循环
思路2.——科学的营销思维5步
思路3.——用户手段的挖掘方式
话不多说,想让自己机构团队破除天花板的培训机构就往下看:
思路1.——机构内部运营逻辑8步循环
目标-策略-任务-障碍-手段-数据复盘-规律应用-计划
目标:收支平衡/机构盈利/营收翻倍/招生/转介绍,,,这些都是目的,而非目标,真正的目标是(收支平衡的具体数字/盈利具体数字/招生的具体数量/转介绍的具体比例)这些才是目标。
所以,那些说今年招生这一块要作为重点,要做好(这是虚的),你可以直接说今年每个月的招生数量必须保持在X个/每月(这是实打实的)举例:我的培训机构每个月要保持20个新增学员报名
策略:策略怎么来的?(从目标来)
每个月30个新增学员/需要100个名单/需要4场体验课——说明必须有稳定渠道+常规有效动作才有可能每个月稳定持续达到这个目标。
所以,如果目前没有稳定渠道+固定手段的,这个时候的策略是——寻找稳定渠道+固定手段
这个策略定下来后,就是——任务
任务哪里来?
1.找渠道拿名单
2.测固定手段
3.测转化效果好的体验课
4.测转化效果好的促成方式
任务下面是——障碍
找渠道会遇到哪些障碍?
1.找渠道的标准
2.渠道的分类纬度
3.每个渠道的麻烦(如:小区渠道的关键障碍是物业/校门口的关键障碍是城管/商场渠道的关键障碍是物业/线上加用户微信渠道的关键障碍是加人如何批量)
测固定手段的障碍有哪些?
1.小区门口蹲点手段的(人流量记录)
2.小区门口蹲点手段的(怎么判断来的人是不是目标)
3.小区门口蹲点手段的(以什么理由吸引家长注意力)
4.小区门口蹲点手段的(以什么理由接触家长)
5.小区门口蹲点手段的(哪几个流程引导家长留下联系方式)
6.小区门口蹲点手段的(怎么安排人员物料成本)
7.小区门口蹲点手段的(应该蹲哪个点合适)
以上是简单例子,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障碍。
障碍后面是——手段
还是上面小区门口蹲点的例子,你用什么手段解决上面的障碍。
1.人流量记录(手段:专门花一星期时间,去小区门口数人流,统计人流量)
2.怎么判断来的人是不是家长(手段:列出判断标准如:预判对方年龄段/是否带小孩/穿着)
3.以什么理由吸引家长(手段:免费体验券/体验券换水果/其他很多)
4.以什么理由接触家长(手段:拿着一张券抛出免费体验券两个字/或者以采访测评为理由拿出小礼品/等等)
5.哪几个流程引导家长留下信息(手段:音乐+海报吸引-人上前接触-引导到桌子前-登记获取礼品+体验券)
6.怎么安排人员物料成本(手段:小点2人,一人接触一人登记,一桌一椅一叠体验券多份小礼品)
7.应该蹲哪个点合适(手段:列出标准如:方便人群站位聚集人群/面向人流/在离出入口多远/其他)
这些都是解决障碍时要考虑到的手段,并且这些手段都得测试,才知道哪种方式适合在哪个环节用。
这里只举了一个例子:小区蹲点,还有商场蹲点/校门口蹲点,一样是按照这样的流程去思考,才能保证每个渠道的拿名单量
障碍解决后就已经进入测试执行完成的下个环节了——数据复盘
1.列关键需要记录的数据纬度分析数据:(如:人流量/接触量/名单登记量/邀约量/到店量/试听量/付费转化量)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层层监控,找到每个环节转化的问题,比如:为何邀约空号这么多?一定是拿名单出问题,为何到店这么少不到10%,一定是邀约出来问题,为何付费转化率这么低1%不到,一定是试听完的促成转化出来问题。
同样为什么到店试听率这么高?90%的人都来了,那一定是邀约的方法做的好,具体方法是什么?以后是否把这些方法变成常规化复制出去。有了数据分析纬度,这些都是可以明确的去改善和规模化
数据复盘后是——规律应用
什么是规律应用,就是把分析复盘中找到的解决某一个环节的方法,标准化复制出去,让结果稳定化,比如:当测试过用天启学堂管理系统的家校互动页面展示给家长看时,由于家长明确可以看到一个和自己孩子一样问题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年前怎么样经过了哪几个变化,现在怎么变好了。导致家长信任机构能解决自己孩子的问题,于是报名率很高,那么以后这种促成方法就应该规模化(遇到每一个家长都要给她看一个榜样孩子的成长记录)
这就是规律应用,规模化标准化有效手段。
规律化应用完了就到了——下一步计划
假如我发现我们现在每个月都能稳定的带来30个新增报名学员,那么我们除了把之前的规律继续应用标准化之外,还需要做的是定下一个核心模块:如口碑转介绍,如果口碑转介绍这块没有稳定的手段就需要去测试出来,
同样道理进入8步循环反复:
目标:你希望每个月有多少个转介绍目标如20个
策略:完成目标必须要有转介绍利益点+列出频率
任务:思考接触理由+列出家长需要的利益点+制作内容展现
障碍:接触障碍(家长反感/阅读方便/拿利益的方式/利益本身的需求程度/其他)转化障碍(自己思考)
手段:自己思考
数据复盘:自己规划纬度思考
规律应用:执行后自己思考
下一步计划:思考后规划
如此循环反复——你作为管理者天花板自然就升高了(后来你会发现,这种流程套路,你可以精准持续的发现机构问题,持续的解决问题,且标准化机构,自动化运转自然产生)
这就是循环套路的意义所在
好了第一步套路就分享到这里,另外两条让机构管理者没有天花板的思路会在我的课程上更新,
同时课程上会有:低成本的批量招生手段/招生工具/微信运营转化最精细的运营方法/机构运营管理方法/薪资体系搭建科学方式,,,,,
有兴趣的去我公众号:天启学堂机构内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