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二货
1。
吃过晚饭后,在路边散步的时候,发现现在的世界真是很奇妙,有越来越多的东西是我们曾经都想不到的,比如共享单车,共享电车。
马路边一排排整齐摆好的小蓝车,小黄车,不需要任何人看管,也不需要投币给钱,只要扫一扫,给个押金,然后就可以享受极低消费的出行,既方便,又实惠。用车过后还可以把押金给原路返回到自己的账户里,十分安全。
且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种小小的共享车,不需要我们费尽心思的去给它找车位,只要不影响马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不妨碍到别人的出行,随时随地都有站台停车。
真是让人不得不感叹,时代的进步,让我们越活越有不一样的体验,越活越觉得这个世界十分有意思。
2。
我记得以前很小的时候,住在村子,有个自行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有个摩托车,那边去土豪家才有的待遇了。
小学的时候,住在外婆家里,从外婆家到学校,大概有四五个公里,那时候小小的个子,走得又很慢,为了上学不迟到,外婆每天五点半就叫我起床煮早餐了,六点左右就可以用餐,等到六点半就要出门了,因为走路半个小时才可以到学校。
那时候走在路上也是一段特别快乐的时光,路边是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一个人去的时候,常会往河中丢一张白纸或者杂物,然后跟着白纸和杂物比赛,看看谁先到达学校。
但大部分时间,都是村子里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出门的,六七个伙伴堆在一起,特别热闹。
清晨的泥沙小路很凉爽,小路边密密麻麻种了许多的竹子,竹子的根盘抓着路边的泥土,其实更像河与路之间的安全屏障,以至于小河涨水的时候让路人不会分不清路和河的位置。
一簇簇的竹子每天早上都积累了一晚上的露水,几个小伙伴喜欢争着跑到最前面,把竹子上的露水摇下来,一边摇,一边大喊:“天下雨啦!天下雨啦!”
有些调皮的男孩子,总是趁人不注意的时候,跑到前面的某一簇竹子下藏起来,等到小伙伴路过的时候,把露水摇到小伙伴的身上去,但结果总是被几个人追着打,好不快活。
那个时候没有车,可从来没觉得从家到学校的距离远,似乎每天都是在谈笑之间就走完了。
那些在路上玩过的游戏,已然变成了一段很珍贵的时光。有嬉闹,有玩乐,还有一些现在我们再也找不回的童趣。
3。
等我初中的时候,出门更远了,从村子到镇上的距离,已然将近十公里了。
父亲心疼我,从入学的时候,他就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如今我依然记得那辆翠绿色的车身,小小轮胎,前面还有个篮子的自行车。
没得到它之前,我总是得借用外公的那辆又黑又旧的“凤凰牌”二十八寸自行车来练习。
外公的车都快比我还高了,更令我难以接受的是,他的自行车还有一道横杠。那道横杠把车头和车座连起来,每次大人们骑的时候,轻轻松松地就把脚跨过去了,而我每次总是老半天才能把脚跨过去,甚至为了开得方便,不得不放弃车座,把脚从下面的空隙中穿过去踩到单车的踏板。
那样的踩车方式,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相当奇葩的,又不舒服,又得费劲。以至于刚得到我的自行车的时候,我简直就是视如珍宝。因为那是属于真真正正属于我自己的东西。
每次开到学校,都会小心翼翼地锁在停车场里。每天路过停车场的时候,都要看看它是否还在,有没有人动过它的位置。
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突然得了一个宝贝放在众目睽睽之下,既兴奋,又紧张。
然而不够两年,它也终究是熬不下去了,车的链子总是脱出转轴,车胎在家里的那种石沙路来来回回爆了许多次,又修了许多次。
4。
后来经济也相对好一些,每家每户开始买摩托车。摩托车的在村子里,既好拉东西,又好载人,更不费劲。而且摩托车不容易坏,更是满足了农村人的物尽所用的心理。于是我的自行车,也就寿终正寝了。
可众所周知,摩托车是需要考驾照的,但村子里谁管呢,年轻人早就出去工作谋生了,留下的就是读书的,以及一些年过半百的老人了。
那个时候外公已经不在了,外婆年纪又大了,我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养家,而我也不过十三四岁,但外婆有支气管炎,心脏也不太好,需要经常要去镇上拿药,她不会开车,只好隔三差五地请邻居帮忙。时间久了,邻居没空的时候她总是拖了好几天才去拿药。
后来母亲大腿一拍,便决定让我学摩托车。
母亲用一个下午教我,离合,油门,刹车,我都掌握下来了。母亲夸我资质好,说等我学会了,以后什么就方便了。
于是后来我便成了一个不足龄的无证驾驶人。
事实上村子里像我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我不是唯一,也不是例外。只不过是那个时候迫于生活的一种解救方式。
尽管后来我与人说起的时候,人家说我,你读书的时候你应该知道法律,这样让我违法的,而且十分危险,发生意外了怎么办?难道你不懂吗?
懂。我怎么会不懂呢,我相信我的母亲,她也一样懂得这样的道理。
但是能怎么办呢?当生活都生活不下去的时候,谁还顾及危险,顾及一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棱角呢?要是换做今天,我一定不会在马路上无证驾驶啊。可那个时候,举目四望都是困难的时候,只有选择一条危险系数不高,又护得生活周全得办法去维持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从我学会摩托车开始,接送外婆去镇上买药,把谷子运出去给人家碾成大米,以及在丰收的时候来回奔走,都成为我肩上不可抗拒的任务。
虽然未曾遇过大的意外,但自己却摔到过,撞墙过,也曾因为摩托车而头破血流过,大年夜还和哥哥撞到左手脱臼。
那段时间,走在路上,便成了一种需要小心翼翼的,十分谨慎的举动,整个人也开始从内而外地变得稳重起来。
直至我初中毕业。
5。
毕业以后去到隔壁的城市读书,离家更远了,只能辗转好几回的大巴换乘,才能到达目的地。
其实路途并不算太远,现在自己开车也不过这两三个小时,但那个时候却常常用足了六个多小时,才可以从学校回一趟家里。
大巴车总是停停落落,乘客上了又下,下了又上。
每次一个人坐大巴车的时候,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且都会变得分外的安静。
喜欢看着车窗外的风景缓缓而至,又缓缓离去,仿佛我走过的一路,遇见了很多人的风景。
我把那些我路过的曾不知道的名字的地方名字一一记了下来。到后来,我再走过那条路的时候,我终于知道,从家里到学校原来还有无数个村庄,以及许多的小镇。
那些地方,熙熙攘攘,皆是为生活所劳动奔波的人。有人笑,有人愁,像是一种规律,却又毫无章法可言。
只不过每次我从车窗匆匆一眼,就看到了无数人不同的喜怒哀乐,便偷偷会猜测他们的人生。
或者只是我多想,但一路走来,总归看见了许多场景,令我不得对这个世界抱有希望,又不敢多加奢想。
然而坐在大巴车上,更多的想法是,为什么不能快一点,再快一点呢?
看着一路上的人都走到自己的下车站台,而自己,永远在最迟的那一个终点站,才是自己下车的地方。
更希望自己下车的地方能早一些,再早一些,离家久了,常常归途不知归期,连路也变得漫长起来。
6。
工作以后,高铁开始陆陆续续地再全国各地铺展开来,即使是从千里之外回家,也不过是几个小时的事情罢了。
可外婆也不在了,家,就真的变成了一座房子而已了。
假期的时候,坐高铁回家,依旧是靠窗的位置,可惜窗外的风景掠过得飞快,我还来不及看清,就已经飞过去了。
好在我的心里却不慌。
大抵是我知道自己会很安全,知道自己已经不需要记住我会经过什么地方,也不知道究竟在列车下车站的那一端里,有什么是值得自己归心似箭的理由吧。
也许时间也一直走得很快,快得我还没有来得及留住一些我想留住的东西,它就变成回忆了,伸出手,不过抓了一缕清风,一切皆因我还不自知罢了。
现在想想,共享单车也挺好,既环保,又让行走的过程变得缓慢一些,这样还能来得及看清楚我们所路过的风景,是鲜花,抑或是野马,至少还看得一清二楚。
尽管有很多的东西留不住,但慢一些吧,一切都慢一些挺好的。慢慢走,慢慢遇见,慢慢爱,再慢慢地收获回忆。
像那年和小伙伴在路上谈笑风生的日子一样,慢慢地让我不再觉得计算时间,让我想起的不再是时间,而想起的不再是时间,而是身边的人与风景,就足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