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家长的自我成长

作者: 鸢尾风铃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09:54 被阅读36次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根基,每个孩子的言行举止、志趣情操都折射着家庭教养里的细微末节。作为老师,家庭教育是我们无法绕开的点,但现在关于家长的自我成长,社会可以提供的资源十分有限,有很多家长关于亲子教育的自我提升意识不足,让家校无法观念一致、步调统一,老师找家长谈话由于精力有限,往往只能涉及但现象层面(what),而无法深入到原因分析(why)和解决措施(how)层面,家校沟通滑向低效甚至无效,家校各自为阵,甚至出现了学校教育的作用被抵消的情况。

    当一个家庭无法完成该有的教育任务,就会极大耗损教师的教育生命力和心灵能量,消耗着有限的社会教育资源。让本该节奏轻快的教育,朝着拖沓、滞缓、低效的方向滑去,让教师从宏观的掌控陷落到对各种细节的无效纠正中,比如最基本的写字习惯、听课习惯、卫生习惯等。无法视而不见的部分,本该由家庭教育的部分,都无情地被推到了学校教育的头上,如果家长错过了孩子各种行为习惯与品格塑造的最佳发展期,就会带给社会一个十分不完善的孩子。

家长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三年的班主任工作里,让我感觉最为棘手的,往往是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往。因为一些家长认知的局限与固化,对新理念和新事物的接受、吸纳之困难,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养育孩子,很多依然停留在天然本能的阶段,我将家长分为了以下几种类型:

一、甩包型父母

    “我们每天都凌晨才回家”——总把自己的忙与累挂在嘴边,以推脱监管孩子的职责;“我就读到小学,字都认不得”——总把自己的文化程度低作为无法辅导孩子的借口,在他们看来,家长的教育=辅导孩子的功课;总把家庭的不完整,作为自己人生无奈的叹句,夫妻双方相互指责推诿,忽视对孩子身心的关注和照料。这类父母,认为孩子出问题的理由有千万种,但绝对不是自己这一种,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将教育的责任推给了学校与社会。

    甩包的背后原因,乍一看是家长责任心的缺失,但其实我很反对冒然将归因教条化,责任心缺失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深究之下,我认为家长甩包的最主要原因首先是物质基础的匮乏。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家长为生计奔波,自顾不暇,贫穷限制了家长的带宽,让他们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消耗了相当多的精力。让他们看不到遥远未来的图景,而教育孩子又是最需要目光长远的事,争一时之利弊长短是不明智的。

    其次,父母自省精神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缺乏自省,更缺少在自省中摸索、试验、更正的态度,这是人的素养之一,也是超越物质贫穷之外,匮乏的体现。

责任感乃为人父母第一须具备的条件

二、溺爱型父母

    360度无死角无条件护犊,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错也不会有错。也十分自信自己的教育方法没错。对于孩子已经存在了的问题,选择视而不见,或者向外归因,认为很多问题是学校和社会造就的,对自己的教育问题缺乏反省和觉知。

家长的溺爱,学校惩戒的无力,让孩子逆商不够,欠缺坚毅

    父母面对孩子的要求时,要能延迟满足或适当不满足(参看书籍《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个总被及时满足的孩子,当有一天不能被立马满足时,是无法忍耐的。比如最近新闻中的17岁少年与母亲争吵跳下楼等案例,社会不是你妈,不可能随时惯着你,人成长的过程就是接纳“世界不可能总围着自己转”的不完美的过程。溺爱型父母会丢给社会一个对挫败耐受力极低的孩子。           

三、 责备型父母(沟通技巧欠缺)

  不会正确地表达对孩子的爱,以不断责备、打击、挖苦讽刺的方式对待孩子的不足。不会正面管教(参看书籍《正面管教),无法给予孩子能感知到的正面期待(参看武志红的书籍《为何家会伤人》),与孩子沟通不畅,无法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

四、无能型父母

    对孩子的教育错失了最佳的教育时机和时期,孩子的行为习惯已经趋于固定,而面对一个变化了的孩子,父母由于认知有限而缺乏洞见,缺乏应对的策略,束手无策,甚至任凭孩子自己发展,这样的家长不是不想管,而是有心无力,无计可施。《黔之驴》这篇文章,对教育的启示颇多,我们的孩子就像文中的那头驴,他会不断试探你的底线,当你的能力边界被摸透时,他往往就会漠视教养的权威,开始了“兴风作浪”,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与孩子共同成长,不断提升自我,才可以不做被吃掉的黔之驴。

    家长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示范,你想让孩子上进,首先你自己就要勤勉上进。你想让孩子读书好学,首先你自己就要有求知求真的行为。最好的教育是无声的,家长的权威不被天然地赋予,并不是几句呵斥、责怪、不痛不痒的告诫,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好的教育是好氛围的感染,好的情感的滋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心血培育出来的。

家庭教育——家长的自我成长

  当然,世上最好的教养,就是与武志红的“不含诱惑的深情”,你只是纯粹地真诚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并不因为他不好的表现感觉给自己丢脸,也不因为想让自己有荣光而督促他变得优秀。在养育里。

    世上只有一种伟大的深情,那就是——无我之爱。

      家庭教育常出现以下4种错误,它们导致我们出现分裂状态,我们称之为4个分离:

第一个分离:否定自然。譬如,有的女孩第一次出现月经时,她的母亲会告诉她,这是肮脏的。

第二个分离:否定自我。父母只想“塑造”孩子,而无视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和独立人格。

第三个分离:否定生命。不少父母在指责孩子时会说,“你怎么这么没用”“还不如不生你出来”……

第四个分离:否定领导力。父母要孩子听话,做乖孩子,却忽视了他自身的意志,这一点在女孩子身上尤其明显,结果,多数孩子长大以后就丧失了领导力。

    解决亲子关系问题,一种途径最为有效,那就是家长寻求自我提升,终身学习如何去做父母这门艰深的学问。

相关文章

  • 家长自我成长三部曲(一)

    家庭教育是家长的 自我成长过程 家长的自我成长分为 三部曲 那就是家长的自我觉察 觉醒和觉悟 虽然我们学习生活努力...

  • 做一个成长型的妈妈 | 教育征文

    做一个成长型的妈妈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但我觉得家长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在家庭教育...

  • 教育的本质家庭教育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把家庭教育归位父母教育孩子,实则不然,真正的家庭教育,是家长的觉醒,家长的自我成长,从而去影响孩...

  • 家庭教育——家长的自我成长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根基,每个孩子的言行举止、志趣情操都折射着家庭教养里的细微末节。作为老师,家庭教育是我们无法绕...

  • 与孩子成为闺蜜

    一句“育人先育己,育己先正心”家长的自我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家长的自我成长才是养育孩子的最佳路径。 二句“...

  • 教育感言

    【教育感言】 家庭教育,不是帮助家长,如何说教孩子,而是自我成长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不是看到希望才...

  • 让亲子关系更进一步的策略,亲测有效

    叮当妈妈陪你自我成长,科学育儿。 随着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与孩子进行更多的情感沟...

  • 江瑞:2017年,带着梦想重新启航

    关键词:新家庭教育, 自我成长, 梦想 我,江瑞. 新家庭教育的探索者,崇尚教育简单化,关注学习能力和自我成长...

  • 陆士祯3

    家庭教育是家长的法定责任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承担主体作用: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少年儿童成长规律 家庭教育指...

  • 陆士祯3 - 草稿

    家庭教育是家长的法定责任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承担主体作用: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少年儿童成长规律 家庭教育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教育——家长的自我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sm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