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行格第638日: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

知行格第638日: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

作者: 松鸦学长山大硕博 | 来源:发表于2020-02-02 20:52 被阅读0次

各位笋鸦深剖群里的老师、同学、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王占彬。王是占山为王的王,占是占山为王的占,彬是彬彬有礼的彬。从这个名字上可以看出,我这个人的性格,既有彬彬有礼的谦逊,又有占山为王的霸气。以后每周将会进行两场的关于心理学、国学知识演讲。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

刚过完春节,大家又一次感受到了家乡的传统文化。在我的家乡,传统习俗是这样的:就是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要跟着长辈。给逝去的亲人,给祖先烧纸磕头,还要跪在院子里给天烧纸磕头,这样一个祭祖祭天的活动。这样的礼乐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大家也在学历史的时候有所耳闻。今天,就具体给大家来讲解一下,关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这三个主题是以礼乐文化为基本特征的。这三个主题分别是天民合一,天德合一和天礼合一。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哲学当中,政治身份是和宗法身份合为一体的,或者说政治身份依赖于宗法身份,而发展出了一套治家与治国融为一体的政治形态和传统。这个礼乐文化就是这个政治哲学的基本特征。咱们都学过一个词,叫做宗法制度。这个宗法制度就是和政治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中国的社会就是一个宗法性的社会,就是以家族、以宗族为核心,进行一种政治活动。宗法性的社会,是以亲属关系为结构,以亲属关系的原理和准则来调节社会的一种类型。

这种综合性的社会是和西方的古代社会不同的,是和西方的政治是不同的。比如说,古希腊是以城邦为基础的政治,它突出的观念就是正义。一切都要以正义为原则,把正义作为追求的目标,作为政治领域的中心问题和最高美德。正义是调整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一种适当的界限和限度,这是古希腊所遵循的原则。而中国古代所遵循的原则就是宗法关系,就是亲属关系,将政治身份和宗法身份合二为一。

首先讲第一个主题是,天民合一。就是天意和民意是合为一体的。这里要说的是五经之一,尚书。尚书里的天命观是古代政治思考的最重要资源。什么意思呢?就是《尚书》当中,有一种天命观,它是生活政治哲学的基础。一切政治制度、政治活动的进行,都要依据这个天命观。殷商的天命观,是"我生不有命在天",就是说天命是恒常不变的,那么,这样的一个天命观就促使统治者能够为所欲为,虐待民众。

周朝的天命观,和商有根本性的区别。周朝的天命观是说,天命的眷顾长久与否,与人们行为的道德属性息息相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的行为属性有道德,天命就眷顾他;没有道德,天命就不眷顾他。而尚书主要记载的是周公的思想。它突出的是,人是历史及命运的主宰,而不是天的主宰。人们的道德属性能够主宰,而不是天的自然属性能够主宰。

总的来说,商朝的世界观,是自然宗教的信仰,它崇尚自然的天;而周代的天命观,是一种伦理宗教的品格。它的天命,是有伦理、有道德意识在里面的。所以,这就是根本性的区别。《尚书》中有泰誓一篇,它突出的是保民思想,表达一种哲学意义的宣称。里面的原话是:"唯天地万物父母,唯人万物之灵,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

尚书的这种保民思想在很多地方也有体现,比如说,"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保护人民就是上天的意志。这就是上书里面所体现的民意论的天命观。具体来说,就是上天的意志有明确的伦理内涵,这个内涵就是保护民众,满足人民的欲求,倾听人们的诉求。所以说,这个民意的终极支持者和最高代表就是天。这种天命观,是使民意有了强大的道德基础和终级的神学基础。这就是民为邦本,本民意大于天。

下面分享第二个主题就是天德合一。有名的一句话叫做:"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顾名思义,就是说,上天和道德是合为一体的。天是以德为其意志,天的意志就是指道德伦理。这就是克勤克慎的天命观。《尧典》有一名言叫做:"克明俊德。"这也是我们山东财经大学的校训,,体现的就是天德合一的思想。按照道德来办事,就是符合天意,就是天道,天理,天意。

这种天德合一的天,不是一个自然之天了,而是代表一种无所不在的自然存在和覆盖万物的宇宙秩序。它指的是一种客观的规律,自然的法则。通过天德合一,天命观使人们认识到人应该为自己负责。人应该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符合自然的法则,这样才能够获得天地眷顾,才能够实现天的意志。所以通过这种平等观,使人们认识到天也是有伦理理性的存在,天不再是有自然意义,而且它是有一种伦理理性在里面。

天命体现为民众的诉求,后来就发展成孟子的仁政于民、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就认为,天意是民意的集中体现。天也是以民众的意愿为基础,两者是合二为一的。孔子又有一种道德方面的学说叫"为政以德",这也是一种政治思想。就是将道德和德行作为政治的基点。把道德和德行融入到政治生活当中去,把道德放在政治的中心。并且让道德借助天的权威来加以实现,天的权威又被道德所规定。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下面分享第三个主题叫做天礼合一。春秋时代的政治思考突出礼仪的。知礼是首要的政治美德。在政治生活当中,礼仪是非常重要的,祭祀、君臣,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都要符合礼仪规范。这个礼仪,就是天经地义,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天地人的普遍法则。礼仪是人类社会仿效自然的客观法则而建立起来的。礼是一种社会规范,这种社会规范的是效仿自然、客观的规律、自然的法则而建立起来的。

礼指根本原则,仪指具体形式。就比如说我们春节的时候,要给长辈磕头,要去向长辈作揖,这个作揖磕头指的就是仪。背后所体现出来的道德伦理,体现出来的忠孝原则就指的是礼。所以天礼合一指的是,礼的建立是合乎自然的本性和秩序的,是模仿自然法则和规律,是仿照自然世界的本性和节律,是依靠自然法的普遍法则的。中国古代政治当中的政治规范、伦理原则,以及各种各样的行为,都是要依据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

天理合一思想的提出,有两点作用。第一点是。让礼有了一种更高的价值基础,有更大的价值,让人们去重视。第二点,是人们的各种各样的行为,要符合自然,要和自然相辅相成,而不是将人和自然对立起来。要用自然来支持人们的行为,要让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为后来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奠定基础。这个天礼合一是主导着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活,作为政治思考的哲学基调。

最后,三个主题都分享完了,咱们来总结一下。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分别是:天民合一、天德合一和天礼合一。中国古代的政治身份和宗法身份是合二为一的,就是政治和宗族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政治和家族的关系是结合在一起的。天民合一,体现的是,民意成了天意,天意是民意的集中体现。只要统治者倾听民众的诉求,满足人们的愿望,倾听民意,那么天就眷顾他。天德合一指的是,天是以德为意志的,符合道德就是符合天意。天礼合一就是,礼仪规范的提出,是效法客观规律,效法自然法则。

相关文章

  • 知行格第638日: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

    各位笋鸦深剖群里的老师、同学、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王占彬。王是占山为王的王,占是占山为王的占,彬是...

  • 知行格第146日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146日 日阅读:读完《周恩来传》,读《中国哲学逝大纲》、《中国哲学简史补二集》等,阅读...

  • 知行格第145日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145日 日阅读:读《周恩来传》、《中国哲学简史下》、《中国哲学简史补二集》等,阅读3小...

  • 知行格第147日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147日 日阅读:读《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哲学简史下》等,阅读2小时半左右。 日锻炼...

  • 日精进第143日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143日 日阅读:读《凡尔登湖》、《拖延心理学》、《中国哲学简史下》、《明朝那些事儿》等...

  • 知行格第144日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144日 日阅读:读《拖延心理学》、《中国哲学简史下》、《明朝那些事儿》等,阅读2小时半...

  • 知行格第354日:知道它,体验它

    每日哲学感悟: 学哲学之目的 附: 知行格-英雄之旅-日精进第354日-考研倒计时110日 吾日三省吾身: 学哲学...

  • 知行格第361日:李翱之“复性之方”

    每日哲学感悟: 附: 知行格-英雄之旅-日精进第361日-考研倒计时104日 吾日三省吾身:

  • 知行格第393日:王阳明心学之本体论、心性论

    每日哲学感悟: 附: 知行格-英雄之旅-日精进第393日-考研倒计时68日 吾日三省吾身:

  • 知行格第363日:小苏格拉底学派

    每日哲学感悟: 附: 知行格-英雄之旅-日精进第363日-考研倒计时101日 吾日三省吾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行格第638日: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xc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