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月看了12本书。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论童话》《倾诉》《朋友之间》《我的米海尔》《西西里柠檬》《咒语》《时震》都是这两个月内出版的新书。最近新书价格涨疯了,翻了一倍不止。300页的精装书大都涨到50元人民币左右。甲骨文丛书、理想国译丛有些大部头新书价格直奔200,买不起啊买不起。还好假期京东、当当活动不少,这些书都是5折左右买的,尽管如此,还是觉得贵。
这个月最大的惊喜是发现了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以前只听过他的《爱与黑暗的故事》,这个月一口气读了他的《费玛》《朋友之间》《我的米海尔》,感觉只能用四个字形容:相见恨晚。另一个可爱的糟老头冯尼古特近期不断有再版新书,这个月看了他的《时震》和《咒语》,意犹未尽。
推荐阅读——《费玛》、《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咒语》、《10½章世界史》。
费玛

《费玛》这本300多页的书就写了一个老男人的一周的生活,絮絮叨叨无比啰嗦。然而,这个肥胖臃肿乳房下垂喋喋不休一事无成的五十几岁的费玛,却让我如此震撼。简直迷人。
这种作品,年纪越大,越是无法从容看完。
朋友之间

薄薄的一本书,讲了发生在基布兹的几个故事,故事之间没什么关联,偶尔上个故事的主人公出现在下面几个故事的背景中。完全可以当作一本短篇小说集。
读第一遍的时候,我一直和我很喜欢的另一本风格类似的《米格尔街》做比较,觉得很多方面比《米格尔街》差了很多。
第二遍阅读的时候,我把关注点集中到了这本书的背景——基布兹上,才领悟到,这本书真正的主人公,原来是它。
基布兹是什么?集体社区、公有制、供给制、平均分配……如果了解中国那一段历史的话,是不是太熟悉了。这本书偶尔流落出的失落、孤独,还有很多隐秘的欲望,突然让我有了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触。
我的米海尔

《费玛》之后读的第二本奥兹的作品。和《费玛》笔法相近,风格却截然不同的一本书——《我的米海尔》。
作者以女性的视角,讲述了一段平庸无奇的婚姻生活。除了日常的生活还有游离在外的梦呓片段,穿插在一起亦幻亦真。
这本书的第一句——
“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爱的人已经死了。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在年轻的时候时浑身充满着爱的力量,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我不想死。”
堪称经典。
这本书关于婚姻,关于爱情、关于耶路撒冷的“金句”很多,也许是作者24岁写的处女座,深度上不及作者的其他作品,不过也很值得一读。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又有一本绝版书再版了——就是这本著名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13年出版过一次,很早就一书难求了。书腰上说大陆首次授权引进,莫非之前那版绝版的是盗版?
根据《松子》改编的的电影大火,顺便带火了“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和太宰治,其实这本书和太宰治完全是两种不同风格。
原著比电影更精彩,采用了从松子和其侄子笙两个视角交叉叙事,更像悬疑小说的叙事风格。所谓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事情打碎给人看。这就是《松子》的最好的概括吧。
《松子》和《人间失格》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正反两面,松子是积极的,努力向上的,所以在历经一次次抛弃和重创后,仍然没有放弃希望。当松子生命最后的希望被那么细小的人性之恶掐灭时,才如此让人动容。
时震

冯内古特又有两本书再版——《时震》《咒语》,毫不犹豫直接剁手。
《时震》应该是冯内古特的封刀之作,创作于古稀之年。作者打碎了完整的故事情节,真实与虚构的二元化分线性叙事,没接触过冯内古特的读者可能会无所适从。全篇就像一个神采奕奕又不正经的老头子随便抓个人吹一通牛皮,想到什么说什么,再加点科幻元素,形成了这样特别“freestyle“的风格。
我对冯内古特基本上没有什么抵抗力,不夸张的说,这本书我是跪着看完的。
咒语

比起《时震》,这本《咒语》容易阅读多了。一样的支离破碎,一样荒诞离奇,一样的充满冯氏个人风格,但是阅读体验比起《时震》不要好太多——至少讲了一个还算完整的故事。
故事讲了一个越战老兵回忆了越战的荒谬,以及战争结束后更加荒谬的一切。一个严肃的话题却用各种段子组成,全书嬉笑怒骂充满不正经,但是又充满了神秘的忧郁气氛。这就是冯尼古特的独特魅力。
西西里柠檬

短篇小说合集。
内容简介上说是二十一个以“孤独”为主题的经典名家短篇。著名的欧亨利、加缪、福克纳的短篇早就看过,其他几篇良莠不齐。
21篇里面竟然有4篇韩国作家的作品,而且都还有水平之上的水准。很少接触韩国作家的作品,这几篇短篇让我对韩国的“文学荒漠”刮目相看。
倾诉

【短经典】系列新作。
官方标签是“书写形形色色‘生活失控’的都市人”,描写的比较琐碎细腻,不是很对我的胃口。
10½章世界史

不要被标题欺骗了,这本书不是讲历史的。这是一本在形式和内容都十分有新意的短篇小说集。
这本书由10篇短篇和1篇随笔构成,很有趣。作者脑洞很大,也很有野心。很有卡尔维诺的感觉,读着读着有一种被智商碾压的错觉。最喜欢《偷渡客》和《海难》这两篇。后面有几篇比较意识流,不容易读懂。
论童话

看过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或者了解过卡尔维诺,如果他其他作品,才能读得出这本书的味道。
评分偏高,有点“粉丝向”作品。不推荐没看过卡尔维诺的读者阅读。
陌生的经验

这本书是是网络视频节目《局部》的讲稿。
听节目和看讲稿,体验完全不一样。如果只是简单做为“科普向”的读物,这本书其实一般,不如视频节目丰满。
文明之光

理科生写的历史,切入点有一些不一样。我还是挺喜欢这样的切入点,有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的味道。
这套书贯穿着3条理念,认为:
1、认为武力和物质财富对文明的进步没什么价值,文治才是推进人类文明的力量。
2、以一种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写作,不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定论,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3、强调时势造英雄,反英雄史观。
所以这套书更适合初高中的学生阅读。书籍内容大部分都浅显易懂,三观很正。如果我在十几岁的时候能读到这套书,那该有多好。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