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十岁的时候,我哥哥对我说:“现在你不再是孩子,你已经成人,必须好好做一个人了。”
四十岁时,我对自己说:“青年到此为止。”
五十岁生日时,我说:“自己骗自己没有用,我到中年了,我得同意。”
六十岁时,我说:“现在我必须把我的各种事情整理一下,因为我已到老年的门口,必须自己结一笔账。”
——毛姆《青年到此为止》
看了毛姆的文字,十分庆幸还能再混几年才和自己的青年say goodbye。我认为,青年和中年的分隔,在于是否有对时间挥霍的权利。
这个月陆陆续续也看了十几本书。精力实在太分散,只能闲暇时、睡觉前随便看几页,使得阅读的体验也支离破碎。月中出差了几天,反而有机会能抽出时间阅读,啃下了《鱼王》这本大部头。
这个月看的书大部分都是虚拟类文学作品,《洞穴奇案》属于社科类、《夜航西飞》算纪实类文学作品。推荐《鱼王》《日光流年》。
洞穴奇案
《洞穴奇案》是一本基于一个虚构案件讨论法律基础和精神的书。
《洞穴奇案》讲述了一个假想的案件: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借助这个假想公案,十四位法官发表了十四个观点。
根据同样的案件事实和相同的法律设定,每一个法官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得出了不同的判决结论。其中充满着对于法律的根源,伦理和逻辑的思考,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
死亡间歇
近期S书房出版一系列萨拉马戈的作品,年初已经绝版的《失明症漫记》也得以再版,使得这位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在国内可以一睹全貌。
这本书和《失明症漫记》一脉相承,作者将人类群体置诸不可能发生而又确乎发生了的诡异境地,从国家机器和群众集体性来观察整个事件发酵出的连锁反应。当危难已至巅峰,没有更糟糕的可能时,作者又突然撤销这一困境,人类又一次无所适从将恐怖感再度推上高潮。
这本书讲述了死亡突然缺席,既有秩序陷入空前混乱。后期死亡突然“拟人化”,死亡化身为一个女人,走近了一个提琴家的生活,经历了一段奇妙的情缘。
没读过萨拉马戈的作品还是推荐从《失明症漫记》读起,这本《死亡间歇》不如《失明》。萨拉马戈的个人风格非常明显的,大段文字不分段,只用逗号和句号等,初次阅读可能会不大习惯。
夜航西飞
飞机上看完了这本《夜航西飞》,还是蛮应景。
关于非洲的一部散文集。背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非洲,除了非洲生活的一些描写外,还有作者驯马、驾驶飞机的独特经历。
飞机上五小时的旅程,身边只带了这本书,所以读的很慢很仔细。最近流行“有趣的灵魂”,我想,所谓有趣,应该就像作者一样,遗世而独立,才是真真正正的拥有有趣的灵魂。
羞耻
拉什迪(现在翻译都改成了鲁西迪了),一个传奇的作家。英国“移民三杰”之一(另外两个都拿了诺内尔文学奖),被伊斯兰世界追杀,等等。
这本书是拉什迪在大陆首次出版的小说,看封底是计划出版拉什迪全部的作品,因为不可抗拒原因流产了,这本书目前也是绝版。(天下大师系列出版了拉什迪的另外三本书)
《羞耻》是一本政治讽刺小说,影射了动荡不安的巴基斯坦,读上去很有《百年孤独》的魔幻色彩。
不得不说下这本书的翻译,问题很多。有些句子反复看了很多遍还是没看明白意思,排版也有错落。希望有一天能重新翻译再版吧。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本书的故事比作俄国版的“狼牙山五壮士”可能不大准确,不过也有点相似。讲了准尉带领一支由五个姑娘组成的小分队与十六个德寇进行的殊死的故事。
作者在每一个女战士死亡之前都将她的身世有选择性的截取一小段进行描写,5个战士不一样的身世,都被战争侵蚀的残缺不齐的生活,让你除了知道她们是战士以外,更知道了她的生活,她的故事,她的性格,她的期盼。然而当着一切静静展开在你面前的时候,当这个人物越加丰满可爱的时候,她的生命却突然消散了,你的悲伤也就越发到了极限。
读罢,你能从字里行间中深深感到俄罗斯民族那种弄弄的哀声。
魔法师
这本书是《洛丽塔》的原型,看的时候难免和《洛丽塔》做对比。同样是变态大叔对萝莉的畸形情感,《魔法师》的少女清纯,无邪,没有洛丽塔的挑逗和性感。
《魔法师》篇幅原因——几十页纸,大概算个中篇小说吧,结局还是进行了道德审判,结局算是一个高潮——从小说的构造上说更符合短中篇小说的特征。
这本书的翻译有点问题,读的不是很顺。通过译文能理解纳博科夫要表达的东西,但是翻译成中文很多句子读起来很奇怪,算是不小的遗憾。
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
收录了《世界文学》杂志创刊65周年以来刊载的19篇以“爱”为主题的经典名作。
上个月看了另一本关于“孤独”的合集《西西里柠檬》。私以为“爱”与“孤独”本来就是同一回事,可能编辑选了太多作品一本书放不进,就分成了两本。我觉得这本《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作品优于《四四里柠檬》。
青年到此为止
《青年到此为止》从《世界文学》各个时期的散文佳作中遴选出二十九篇经典名家散文。我觉得说随笔会更准确一些。
这本集子分了四个类型的文章:第一部分“青年到此为止”主题是回忆;第二部分“一个诗人的诞生”描绘人间百态;第三部分“不带家具的小说”分享文学创作心得;第四部分“静”侧重自然描写。
作为《世界文学》主编遴选的佳作,水平自然不会差。
鱼王
这个月读到的最惊喜的一本书。
因为王小波,这本书再版的时候就第一时间买来。可能因为这本书的厚度,也许还因为这个并不讨喜的书名,一直没动手翻开。直到有一天无意中翻开读了开头的文字,就陷进去了。有些书读完之后,就有预感肯定还会在读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更多,《鱼王》就是这样的书。
《鱼王》由十三个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组成,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的生活着,既遥远,又仿佛发生在眼前。
推荐《白色群山的梦》。
日光流年
网上有人如此评论阎连科:
因为有《生死晶黄》,所以阎连科高出了刘震云和余华;
因为有《受活》,所以阎连科跟莫言打个平手;
因为有《日光流年》,所以阎连科成为了阎连科。
可见《日光流年》这部作品对阎连科的重要。在我有限阅读的中国当代作品中,《日光流年》能排进Top3。
阎连科另一个头衔是“禁书作家”,因此他的一些好作品市场上都买不到,包括这本《日光流年》。
小说采用的倒放的文体结构,从死到生,从孙辈到祖父辈,处处都充满了绝望的气氛。整部小说显得异常压抑和绝望。
这本小说的主题是”活着“。三姓村从祖祖辈辈都因为“喉哝症”活不过四十岁。从司马笑笑的“把所有庄稼都种油菜”,到蓝百岁“把所有田土翻到地下几尺”,再到司马蓝“从灵隐渠引水”,看似荒谬实则无奈的三代人求生之旅,耗尽了几代人的心血,付出了无尽的血泪,结果一切都是徒劳。
读完《日光流年》反而十分感激作者把结局放在了开头,让后面的所有震惊都有了准备。即使如此,读毕,仿佛过了苦痛的一生。
五个街角
略萨2016年的最新作品。
略萨出生于1936年,这样算来,出版这本书时已经是80岁高龄了。作为拉美文学爆炸的代表作家,也是仅存的一位,能在如此如此高龄能保存创作的激情,仍然保持一流的水准,令人敬佩。
《五个街角》依旧保留了略萨讲故事的风格。多线并进,故事完整,结构构思精巧,技巧炉火纯青,不愧一代大师的手笔。可惜故事性上相较作者其他作品略显单薄。
砰然心动(Flipped)
青春小说,有同名电影《怦然心动》。
英语不好的我把这本《Flipped》作为第一本英语原文书啃下来。看完一遍原文,再看了一遍译文,感觉真不一样。《Flipped》原文还是很适合我这样英语水平一般的读者,没多少复杂词汇,故事也精彩,读着读着就读完了。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爱、家庭、成长的故事,分别用Bryce和Juli的视角叙述。青春是不完美,但是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就像这本书一样。
阳光劫匪倒转地球
绝版的《阳光劫匪》终于得以再版,不过被拆成了两本书。这本《阳光劫匪倒转地球》是老版的上半部分。
阅读伊坂幸太郎的书总是幸福感爆棚。
抢一个银行的话,几个人比较合适呢?
2个人会吵架,3个人会不平衡,5个人汽车坐不下,
所以4个人正好。
整本书的基调就和作者开篇的这个解释一样,联想力充沛,无处不在的抖机灵。
读这本书就好像阅读一本搞笑漫画,或者看一部情景搞笑剧。
四个劫匪,不同职业,不同人生,一起从事一项有危险但是很有趣的事情:抢银行。四个人各司其职,配合默契,还是大话痨,插科打诨热闹极了。
《阳光劫匪》系列还有两本书:《阳光劫匪日常与袭击》《阳光劫匪友情测试》,总体来说,还是推荐第一本《倒转地球》。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