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四种养育风格,你属于哪种?》,得到不少朋友的共鸣。那篇文章中,对四种不同的养育风格分别做了阐述。今天你解决问题了吗?
这四种养育风格分别是:权威法、解释法、建议法和解决问题法。前三种方法非常容易理解,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的方法,而第四种解决问题法,运用的父母相对比较少。
其实,曾经的我在和孩子互动过程中,也经常在前三种方法中来回变换。后来也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慢慢地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走了一些弯路,因为有些时候明明知道该怎么做,可是在做的时候往往呈现出习惯的模式,而不是应该的模式。),才一步步掌握了解决问题法。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过,大宝每次洗完澡不愿意立即洗衣服,一开始我会采用建议法,如果没有效果,我会运用权威法,因为这个方法“管用”。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大宝洗完澡都会立即把衣服洗掉。如果不这么做,她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后来通过不断的学习,我慢慢的知道:那些强调“会有什么后果”的方法是短视的。这种方法只能在此时此地起作用,在将来就不会有效。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做出后果明确的决定,不仅仅是对此时此刻,而且是对以后的每一天,每个星期和每一年。
我来讲述一个六年级小女孩的故事:她喜欢偷同学的文具,父母和老师严厉地告诉她必须停止这种行为,否则她会遇到大麻烦。她确实不偷了,因为她不想“被抓住”。她的父母和老师非常高兴,他们认为他们的警告起了效果。
而实际上,那个女孩的老师和父母只注意的女孩儿问题的一半。虽然现在,她可以不再偷,但她不再偷的原因——她就不会被抓住了——表明这个女孩完全缺乏共情。她根本不关心被偷的人。而且,我想很有可能,如果她能够想出不被抓住的办法,她很可能会继续偷。
记得我刚毕业来北京,当时我刚有自己的第一部手机,所以异常珍贵。有一天我乘坐公交车,到了一站,忽然有很多乘客蜂拥而上,我感觉被挤的脚都要离地了。到了下一站,这部分乘客又都下车了。等我到站时,我忽然一摸手机没有了,不用说,肯定是被偷了,这个小偷考虑过我的感受吗?他是否想过我发现手机没有后会是什么心情?显然,没有。因为他考虑的只是他想要什么,也许还有怎样才能拿到手机而又不被抓住。
能够阻止我们伤害他人——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身体上——唯一持久的动机,就是我们不想伤害他们。这种感觉必须发自于我们的内心深处。那些缺乏这种情感的人 ,那些不能想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痛苦的人,只要他们认为自己能幸运的不被抓住,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们。
所以我说,那些强调“会有什么结果”的方法是短视的。
用在教育中,当孩子们能够依照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来考虑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将自己和别人的感受都考虑在内时,他们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会觉得非常骄傲,因为那些想法是发自他们内心的,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而且,与那些有我们要求、解释甚至建议的办法相比,孩子们也更有可能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
所以,我们不要告诉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或者为什么这样做或那样做,而是让孩子自己慢慢学会思考。
在生活中,我们习惯用要求、解释和建议,怎样才能转而使用“解决问题法”呢?只要记住很简单的一句话,你就会发现让你的孩子自己思考很容易:把陈述句变成问句。
接下来我将以对话的形式,清晰地展示出解决问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下面的对话是我和大宝昨天发生的事情。
事情发生的原因:下周一大宝有一个“小小讲师”栏目的演讲,稿子她已经写完,接下来是要做PPT,这种事情都是她一个人搞定,我也图个省心,我越来越发现:当你给孩子足够的放手并且给孩子足够的信任时,孩子表现出来的能力完全超乎你的想象。
事情就是在做PPT的过程中发生的,大宝从网上下载了和稿子相关内容的图片,结果发现,很多非常漂亮的图片在做PPT的过程中根本无法使用。这个时候她就有些烦躁,和我说话情绪也不好,要知道找这些图片,下载这些图片花费了她不少时间。
对话就这样发生了(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无论孩子的情绪怎样?家长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
大宝:妈妈,我下载了很多漂亮的图片,可是我在做PPT的过程中根本无法使用。
妈妈:宝贝,当你发现你下载了很多漂亮的图片无法用你是什么心情?
大宝:我觉得非常不爽,也有些失落。
妈妈:你此刻的这种心情可以解决眼前的事情吗?
大宝:不能,也许事情会变得更糟。
妈妈:宝贝,当你带着情绪和妈妈说话时你觉得妈妈是什么心情?或者说妈妈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大宝:妈妈也会不开心,甚至有些伤心吧!
妈妈:确实有点,那你可以想出别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事情吗?
大宝:我可以试着再找一些图片,也许会有更漂亮的图片可以用。
妈妈:好吧,那你忙吧。
这次不愉快就这么简单的解决了。
在这次对话过程中,首先引导孩子参与其中,而不是我们说,孩子听。然后一步步引导孩子思考,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对方的感受,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既包括积极的后果,也包括消极的后果),会对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最后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你通过把陈述句变成问句的方式,让孩子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时,你就是在向孩子们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我相信你会做出好的决定,我尊重你对事情的看法和感受。
解决问题法看是比较复杂,它却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今天你解决问题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