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48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燥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注解:
这条讲的是二阳并病,就是太阳表病和阳明里病的并病。
初得病时,发汗没发透,病转成了阳明证。为什么会转成阳明的呢?因为人体的自然模式,病不得从表解就从里解,这是人体最主要的两个排解通道。
“微汗出,不恶寒”,说明这个阳明证不重,没有到大汗怕热烦渴的地步。二阳并病,照先表后里原则,解表就好,不可下,下就逆治了。
如果面色发红,这是阳气在表,那就从表解,可以考虑用药解,也可以用熏法。
若是发汗了,却又发得不透,阳气还是郁在里面的,或当汗不汗,这个人就要烦躁了;身上也会痛,因为囤积了很多津液在肌体里出不来,但这个痛没有固定的地方,好像肚子里,又好像四肢,去按又不痛了;病人还会气短,这是表气不通肺不宣的反应,上面这些情况说明津液在四处找出路,好把邪气排出去。这时候只要发汗就会好。
“但坐”,可能是指病人浑身不自在,只想坐着不想动。
怎么知道汗出不透呢?因为“脉涩”就知道了。这里的脉涩似乎不准确,应该是传抄错误,脉浮或脉紧更合理些。
原文:
49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注解:
“脉浮数”,说明有表证且偏热,应该发汗就能治好。若用下法,便会“身重心悸”。“身重”是表证仍在;“心悸”是伤了津血,心脏带血带不上了,就会一下一下的悸动来加速带血。这个时候虽然有表证,不可发汗。可以等着人体自己出汗,病就能好,这是等着人体的津血自己回来。
如何知道伤了津血呢?因为尺脉微弱,尺脉主下亦主里,这说明里虚。“须表里实”,这里的实是指津液实,“津液自和”,就是要等人体的津液自己回来,人体自己出的汗才能治好病,强行发汗只会让病加重。
《伤寒论》最核心的精神不在其独有的辨证体系,也不再其精妙的组方用药,而在其顺应人体自然之良能的治病法门。这一条便极好地阐释了这一原则。能治病的只有人体自身,药物只是顺应和协助人体。逾越人体行事,病是治不好的。
原文:
50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注解:
脉浮紧,身疼痛的,本当以汗解。如果尺脉迟,就不可发汗,因为尺脉迟是荣气不足,血少的表现。
这一条虽短,却体现了三个原则:
第一,津液虚不可发汗;
第二,判断津血之多少,也就是阴阳的问题,脉象比较准确,《伤寒论》里碰到阴阳问题往往会有脉象的描述;
第三,判断津血之多少,尺脉比较准确。
所谓寸脉主上主表主阳,尺脉主下主里主阴,这也是顺应人体运行的很客观的理解方式,因为人体的气化过程是从里从脾胃开始的,气化的阳性能量向上向表走;剩余能量再从表回落,转换成阴性的有形物质向下向里回到肾,完成这样的一个大循环。所以,脉的运行和人体的循环方式是可以互证的。
真正的中医不仅辨证不能故弄玄虚,辨脉也不能故弄玄虚,必须在人体里找到实实在在的依据。后世的脉学玄虚的名词多,虽然有些玄虚的东西不无道理,但不能只谈玄虚的概念,那就犯了空想,以玄说玄的错误,还是必须弄清楚人体里面实实在在是什么,这也是仲景体系和后世体系不同的地方。
判断津液之多少,尺脉沉取也是很准确的,沉取无力而虚则是阴,因为浮为阳为表,沉为阴为里。
迟脉是脉来的迟缓的意思,表示气血不足,运行无力。有人问尺脉迟,难道寸脉就不迟吗?其实迟不仅能形容速度,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迟缓的状态。
“荣气”这个概念,后面会有专门的解释。
原文:
51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注解:
关于麻黄汤,前面的文章解释的很详尽了。此二条行文并不严谨,不能只凭一个“脉浮”和“脉浮数”就说可以发汗。疑有错简,或是后人之加注。
如果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建议参考胡希恕,刘希彦版本《伤寒论》,必会受益匪浅!
人人都可以成中医,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