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作为一名中文系研究生,每每听到“文艺”“很文艺”这种词,就觉得有些不舒服。文艺呢,其实是文学和艺术的总称,在文学里,文艺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概念。中文系读研有一个方向,就是文艺学,其实主要是文学理论。
在图书畅销榜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度文学名著或作品占据前列。很多人买书和推荐书也都是这些。别人一看你在看这些书,就说:真是一个文艺青年呀。
这些书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了:《活着》《月亮与六便士》《人间失格》《平凡的世界》《白夜行》《挪威的森林》,还有《百年孤独》等。
这些的确是一些经典的、可读性很强的文学作品,但它们并不代表着文学的顶端,甚至不代表作家个人作品最突出的部分。提到马尔克斯,我们不应只会提《百年孤独》,可以去看看马尔克斯同样精彩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和《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可读性也很强,艺术性也很高。
提到张爱玲,她的代表作,并不是《小团圆》或者《半生缘》,而是二十几岁写的小说集《传奇》,里面最经典的、艺术成就最高的莫过于《金锁记》,还有《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沉香屑第一炉香》等。
提到余华,一本薄薄的《活着》也很难完全代表他,他80年代中后期写的一些中短篇小说,同样很见才气。另外,余华写的和《活着》题材类似的《许三观卖血记》同样值得一看。
一、《博尔赫斯全集》
大家提到拉美的文学大师,总会想到马尔克斯,其实还有另一位举足轻重,影响了20世纪全世界作家的“作家中的作家”:博尔赫斯。他的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和诗歌。他的小说千变万化,对西方叙事进行了革新。最经典的要属《小径交叉的花园》,不过我最喜欢的是他的诗歌,比如下面这首: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博尔赫斯(阿根廷)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我给你我已死去的祖辈,
后人们用大理石祭奠的先魂:
我父亲的父亲,
阵亡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边境,
两颗子弹射穿了他的胸膛,
死的时候蓄着胡子,
尸体被士兵们用牛皮裹起;
我母亲的祖父
——那年才二十四岁
——在秘鲁率领三百人冲锋,
如今都成了消失的马背上的亡魂。
我给你我的书中所能蕴含的一切悟力,
以及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和幽默。
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我给你我设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
——不营字造句,不和梦交易,
不被时间、欢乐和逆境触动的核心。
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
我给你关于你生命的诠释,
关于你自己的理论,
你的真实而惊人的存在。
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
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二、霍桑的《红字》和短篇小说集
霍桑是19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大作家,以篇幅不长的《红字》独步天下,他把一个忍辱负重的母亲和两个男人以及她的儿子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写得非常深刻,读完整个人的灵魂都会得到净化。
不过,当代著名作家格非觉得霍桑写得最好的并不是《红字》,而是他的一系列短篇小说,比如《维克菲尔德》、《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等。
三、纪德的《田园交响曲》《窄门》等中篇小说
纪德是20世纪法国的大作家,这两部中篇小说篇幅不长,可读性很强,是真正能牵动灵魂的好作品,第一部的隐喻性比较强,《窄门》则讲述了一段看似简单、常见,但让读者的灵魂受到震击的神作。当年余华和苏童读了,都深深震撼到了,表示他们如果一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也没有遗憾了。
四、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洋洋洒洒两百多万字,用来装逼的必备神书,如果你没空读完,可以在网上找找普鲁斯特描写爱情的段落,真的很传神。
五、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
福楼拜是19世纪中后期法国文学的高峰,是莫泊桑的老师。《包法利夫人》是他的代表作,描写了一个向往奢侈生活、不甘平凡的女人的堕落史,有很多值得深挖的地方。可读性也很强。
给大家推荐了一些外国大师的作品,因为如今流行的好多商业作品,都是学这些大师的作品而来。他们的高度和艺术性,比这些后来者要高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