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问题
东方犹太国与亚美尼亚国的国王几乎同一时间去世,第一假想敌帕提亚率先行动,已经出手干涉两国内政。奥古斯都本身就不会打仗,最能打的儿子提比略还跟自己闹别扭离家出走,所以他只能选择外交。这等历史事件算等也要等十几年,正巧赶上刚成年的盖乌斯可以去划水一下,老皇帝委派了经验丰富的马库斯·罗利乌斯辅助,让宝贝孙子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风风光光的去了东方。
东方各国一看,来的可是未来的罗马皇帝,纷纷跪舔,19岁的盖乌斯哪里经得起这样的赞誉,一顿使不得之后就留下了,之后还去了家族后院埃及,等再回到东方已经是2年后了。不过罗马这边本来也没指望他发挥,老同志罗利乌斯把事情安排的妥妥滴,就等盖乌斯来签字合影就可以了。
公元前2年,罗马与帕提亚在一小岛上举行峰会,这边是罗马王子盖乌斯,另一边是帕提亚大王子,底下军容齐整的两国仪仗队,浩浩荡荡的一眼望不到边。两位王子非常得体的进行了礼仪,心中问候了对方全家女性同胞后,签字完毕,亚美尼亚国和平解决,两边都不插手。罗马这边接到了消息,如同打了胜仗,帕提亚又一次被罗马挫败了阴谋,解放东方各国已经指日可待,帕提亚那边也一样,西边的罗马帝国主义在我天朝面前俯首称臣,彻底放弃对东方的控制。
不过这事情没有令奥古斯都高兴起来,另一个孙子鲁基乌斯在前往西班牙的路上染病身亡,死在了马赛,年仅19岁。此时提比略也发来请求,希望参加自己亲生儿子的成人礼,奥古斯都知道这是一个台阶,随即答应。
表面和平的两国底下小动作不断,罗马中了帕提亚的反间计,盖乌斯助手罗利乌斯被指控贪污后不堪忍受自杀。这下外交都掉落在年轻的王子身上,盖乌斯平时习惯了表面的成功,事实上都是身边人做完所有步骤再让他盖个章。罗马的团队在东方的下一站是刚恢复安定的亚美尼亚,但盖乌斯不合时宜的演说激怒了当地人,身边禁卫军面对狂怒的暴民拼死救出了盖乌斯,亚美尼亚国也彻底倒向帕提亚这边。盖乌斯终于体验到什么叫做社会,加上刀伤一下子对世界产生了怀疑,写信给奥古斯都,这世界真是乌漆嘛黑,跟我想象中的不一样,奥古斯都回信如同慈祥的祖父,一向刻板,严肃的他安慰外孙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可以吃面缓解下。但最终盖乌斯还是郁闷的死在了东方,奥古斯都失去了最重要的继承人。
提比略归来
安葬盖乌斯后,奥古斯都收提比略为养子,提比略也与奥古斯都重归父子之情。奥古斯都相当于承诺了提比略是自己的接班人,还另外附加了一个10年期的护民官职务,再让他进了自己的内阁。这种明目张胆的帝国接班行为为何元老院没有站出来反对?一是因为奥古斯都在位太久,还守着共和的元老院已经不多,第二提比略是克劳狄乌斯家的,是贵族,也就是元老院这伙的,第三提比略是罗马唯一能打赢外敌的将军,不得不用。不过奥古斯都也断了提比略的后路,让他指定他弟弟杜路苏斯之子日尔曼尼库斯为养子,杜路苏斯的妻子是奥古斯都姐姐的女儿,所以血脉上又回到了他们家。
在得到了奥古斯都无保留的支持后,提比略10年后再次返回日耳曼战场,此时他已经45岁,前方的战士看到老上级归来兴奋异常。同时被提比略带到战场的还有养子日尔曼尼库斯,这个名字的含义就是“征服日耳曼的英雄”,从父亲杜路苏斯的绰号继承,当然提比略让这个养子从基层先做了2年,事实证明,日尔曼尼库斯未来有那么大的成就要感谢提比略的栽培。
家门不幸
这年是公元4年,罗马皇帝的顺位继承人是提比略,珀斯图慕斯(阿格里帕与尤利娅的第三个儿子),日尔曼尼库斯。公元前7年,已经18岁的珀斯图慕斯应该和罗马男儿一样上战场了,但是奥古斯都将他流放,如果不是因为实在无可挽回,相信奥古斯都是不会这么做的,这位最后的直系王孙在国内太过残暴,流放地是之后因拿破仑流放出名的厄尔巴岛。公元前8年,又流放了阿格里帕与尤利娅的大女儿小尤利娅,原因也是通奸罪,他的丈夫是罗马贵族埃米利乌斯家族的族长。阿格里帕的最后一个女儿阿格里皮娜最后嫁给了日尔曼尼库斯,最终他们俩的后代出了三代皇帝卡里古拉和五代皇帝尼禄。
当时有个诗人叫奥维德,虽然罗马没有限制言论自由,但是也要看他说的是谁,如果他的言语激怒了皇帝,那么不用国家来办,皇帝自己就可以弄他。奥维德与小尤莉亚是认识的,他含沙射影的在名为《爱经》的18禁著作里描写了很多生动的情节,并且已经在罗马转发了100万次不止,这在奥古斯都这种古板的人眼里就是小黄书啊,又描写的是自己家的事情还添油加醋,一怒之下,把奥维德流放,仅仅是流放!!??,没有先阉后杀再大卸八块真是跟东方的皇帝不好比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