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家路上,看到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推着四个轮子的行李箱,背着双肩包等车。霎那间,一下子被拉回了十几年前我上学的情景。
学校九月六号报道,我是一号中午跟父母坐班车出发。从老家到西安,要穿过308国道翻越秦岭,一路上颠簸的我们都不敢坐直,我和母亲都是相互靠着肩膀。实在难受了,就在对方腿上趴一会儿。第一次坐长途车出远门,虽然外面未知世界充满了惊喜和向往,可对晕车的我来说,绝望的只想早点到目的地。
图片来自网络出来上学的时候,家里人为我准备了个红色大皮箱。皮箱是老爸上半年去汉中出差,给我带回来的,冥冥之中似乎知道我要外出求学。
红色的皮箱,属于那个年代比较惹眼的颜色。说是皮箱,只不过是用红防雨布材料包了一层,脏了用抹布一擦。皮箱的两边分别有两个栓子,东西放好后,合盖,再用两个小锁子锁上。老爸给我皮箱的时候,连同锁和钥匙一起交给我了。
那个皮箱可真大啊,我装了秋季服装、冬天的棉衣,三四双鞋,还带了很多喜欢看的书,还没有装满。皮箱下层还有可以扩容的布再拉伸,那个皮箱真的是可装万物。皮箱下边有六个小轱辘,用唯一的把手可以来回挪动皮箱。
翻过秦岭的途中,司机停了三四次车,让旅客下车方便,吃、喝,短暂休息。我总会跑下车,看看车体放行李的地方,瞧一眼我的小皮箱,才能放心。
红色的小皮箱里,除了日常必备品,还特意带了很多照片。有同学的、家人的。
那时候,离家那么远,离开那些曾经并肩努力的同学,每天要独自应付生活中的事情,我不知道自己一个人能不能适应?想想,心理就有点哽咽,嗓子眼有点堵的慌。
图片来自网络办完报道手续,分了宿舍后,父母们帮着我把行李拉到宿舍。把被褥铺好,衣物放到柜子里,因为箱子太大,竟然没办法安放。还是西安的一个同学,她建议不然把箱子锁好,立起来,推到下铺靠门口和柜子的中间。这样既省了空间,也不碍事。
红色的皮箱就这样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求学几年,每次舍友们都被这个能收纳的皮箱征服。把扩容布一拉,东西再多,都能包容。
图片来自网络这个红色的皮箱,一直伴随我求学的几年。轱辘坏了换,换了再坏。皮箱面,因为时间长,磨损的露出了白色内衬。即使如此,好看的四向转轮的皮箱,也没有在毕业前入我的眼。
我想用自己挣的钱买行李箱。
通过实习拿到了人生第一笔钱的第二天,我转了西安箱包市场整整一天,买了自己喜欢了24寸万向转轮的行李箱。
红色的皮箱再毕业的时候,送给了宿舍管理员阿姨。她用针缝了些小口袋,敞开装各个楼层的信息。
后来,我换过很多行李箱。质量都不如最初的这个红色的皮箱,不如它能装海量的东西,不如它跟我有感情。
网友评论